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哲学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唯物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它是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契机,人在自然和社会中居于主导和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人遵循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外在尺度两个标准,从外部世界获取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人通过实践活动方式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一方面,使自然日益成为符合主体价值需要的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主体作为社会的人,在吸收实践价值基础上,又进一步强化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因此,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建构主体性哲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旧哲学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哲学,它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突出实践的物质性,二是突出主体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把主体确定为某种精神实体,把主体性归结为精神实体所具有的抽象能动性。在宗教领域中,上帝和神是世界的主体,它具有创造一切、支配一切和决定一切的能力。宗教哲学实际上否认了现实的主体和主体性,是在虚幻的世界中构想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康德以人的理性为核心建构起批判哲学体系,他主张人的理性是世界的主体,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人的思维的表象。他说:“这些外部表象也和一切其他思维一样,都只是属于思维主体”〔1〕。康德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 但他却夸大了人的主体作用,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观点。黑格尔是以极端理性主义的形式建构起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在他那里,作为世界本体的绝对观念又是世界的主体,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和目的性等性质,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是绝对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外化。黑格尔比他前人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的绝对观念的主体论中,引进了劳动实践的概念,构造出了主体的实践对象,使主体的能动作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黑格尔的劳动实践却被淹没在主体自我发展的概念体系之中。唯心主义对主体及主体性的理解虽各不相同,但共同点都是在精神领域中确定主体和主体性,从而抹煞了主体及主体性的客观性质。
旧唯物主义对主体的理解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主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他反对黑格尔的精神主体论,把主体视为“实在的和完整的人”。在费尔巴哈看来,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主体,不过是把人的理性和观念独立化、抽象化,变成脱离了人的绝对,完全颠倒了主宾词的关系。他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就是存在,思维是主体,存在是宾词。费尔巴哈把这种颠倒了的关系又颠倒过来,指出真正的关系应该是“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实践及其重要作用,他对这种关系作了直观的理解,在批判黑格尔主体性理论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能动的主体性及其合理的实践论思想。因此,费尔巴哈虽然把主体理解为人,但他所讲的人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或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实体,而认识不到人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通过社会实践得到表现和确证的感性主体。他所理解的主体性也只不过是感性实体消极被动地接受自然物刺激的一种直观性。显然,这是以自然主义、机械主义为特征的主体性哲学。
由上可见,唯心主义把主体归结为精神实体,旧唯物主义把主体归结为机械的物质实体,因而都未正确地说明和解决人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体性理论的过程中,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原则上来揭示和说明人及主体性问题,既把主体人看作是感性的物质存在,又看作是能动性的社会存在。
首先,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指出对世界和事物应从“客体的形式”即物质的客观性这一形式去理解。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作为物质实体而存在的,主观性或主观能动性只是人的一种特殊属性。唯心主义把这种能动性夸大为世界的本体、实体,并决定物质实体,是一种颠倒的理论。马克思在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敏锐地抓住了黑格尔关于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保留了黑格尔关于实践的能动性、合目的性等合理观点,并对实践作了科学的阐释,从而摒弃了黑格尔实践理论的唯心主义基础,把实践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其次,马克思批评了旧唯物主义机械地理解主体及主体性的不正确观点,指出费尔巴哈“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张应当从实践唯物主义去理解主体及主体性,这样,人就不是被动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一个能动性的存在,这种能动性的存在就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力量表现出来的主体社会性,由此,马克思把主体人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进行考察。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及现实世界是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的人化,是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因此,离开主体的实践活动和主体实践活动的现实对象,都不能正确理解主体及主体性问题。
马克思在建构其主体性哲学时,一方面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缺陷,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能动的实践观,确立了实践思想的唯物主义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赋予主体以社会实践的本性,把唯物主义升华到实践唯物主义这一崭新的阶段,实现了主体性哲学中的伟大变革。由此可见,马克思是通过实践唯物主义来说明和建构主体性哲学的。
二、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和非对象性活动是确立主体性的基础
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把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主体性就是在主客体的实践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中物质实体——人所形成、确立和发挥出来的特性。马克思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3 〕唯心主义把主体性归结为精神的能动性,否认了主体性的现实基础,旧唯物主义看不到主体的能动性都是片面的。马克思克服了二者的片面性,认为主体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人所体现的特性,即是使用着实践力量的人的特性,主体性就是实践的特性,这就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所规定的主体性原则。因此,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主体的特性只有在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和非对象性活动中才能获得规定和理解。
首先,实践是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确证和显示出主体性。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人“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4〕实践作为对象性的活动, 必须把外在于主体的存在物作为活动的对象,没有任何对象的主体活动不成其为实践活动。人只有把自身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对象作为改造的客体才实现为主体,才具有主体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体性是以唯物主义的物质论为前提的。马克思确定了这一前提,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一再强调“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6 〕外部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不仅同外部自然界发生对象性的关系,而且把这种关系即把自身及其活动转化为自己的对象,同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自身发生关系,人只有作为这种关系活动的产物和客体,才实现为主体,才具有主体性。
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就是主体对客体实施改造——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主体在这一动态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以静态的形式凝聚、物化在活动产品的对象身上。因此,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就是主体将本身的本质力量外化或释放在客体身上而表现出的一种能动的属性,这种能动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自由自觉性。主体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这种活动首先以主体在观念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的活动表现出来。主体总是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为了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有目的的选择对象客体,并制定出实施和改造客体的规划。主体的这种自觉活动是以对客体必然性和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为基础的,主体愈是自觉深刻地认识把握了客观必然性,获得的行动自由就愈大,主体性就愈能得到充分发挥,就愈有利于实现主体的价值目标。因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7〕
第二,自主为我性。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即是主体的自主为我性。自主为我性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在显现,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标志。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8〕“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9〕主体正是依靠自主性确立起与客体的为我关系, 并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实践行为,以最佳的方式改造客体,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成为我之物。
第三,主动创造性。这是主体能动特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0〕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并不是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自然也不会自动地把本质和规律呈现在人们面前,主体的自主为我性始终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积极地发挥其创造性精神将受动转化为能动的能力,即将客体对自身的制约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创造出属人的世界以及新的主客结构,从而超越主体自身原来的能力,使主体的自由自觉性和自主为我性达到更高的层次。
以上说明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主体积极改变创造客体,主体才得到确证,主体性才得到充分显示和发挥。因此对象性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实现了主体性,并赋予自然物以社会性。作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主体进一步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而主体在对象性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是一种能动的社会主体性。
其次,实践是非对象性活动。在非对象性活动中,主体通过对客体即活动产品的积极占有和吸收而获得现实的主体性,并进一步增强主体性,即进一步扩大和增长主体的本质力量。实践的非对象性活动的必然性在于主体所指向的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定性。客体的客观先在性是主体活动的物质条件,无论主体怎样变化,客体的客观先在性是不变的。精神客体作为主体观念物化的产物,相对于主体的活动仍然是客观的存在。作为客体本质属性的对象性是指任何一种客体只有同主体发生对象性的关系,即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事物或现象,才是现实的客体,所以客体不是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主客体相互规定相互作用。
在实践活动的非对象性过程中,由于对象客体受主体活动的作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品又可为主体所占有和吸收,主体通过对客体的占有和吸收,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进一步改造和发展主体自身,由此建构、提高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增强了主体的相关性。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在对客体的关系上才获得主体性的规定。活动中的客体怎样,它的主体也就怎样。主体凭借客体给自己提供各种能源,主体及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客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及发挥的程度就必须自觉地与客体的状况、客体的运动规律及客体所提供的条件相一致。因此主体自觉地相关于客体,才能增强主体的活动能力。
第二,提高了主体的自我性。通过非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客体不仅内化为主体的物质力量,而且内化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前者在主体面前形成了一个属人的感性世界,后者在主体面前形成了一个属人的文化世界。在感性世界和文化世界中,主体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由此提高了主体的自我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改造、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
第三,建构了主体的自调性。主体通过对客体属性、规律的占有和吸收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主体根据对客体的认识和把握重新建构或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认识态势和认识内容,从而选择更高更新层次的客体,获得更高更新的主客结构和更深层次的认识,使主体能力及主体性不断得到新的建构和完善。
实践活动的非对象性过程的实质同对象性过程一样,仍然是主体能动属性的充分发挥和显示。它不仅使个体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强化,也使社会的主体性得到重建和完善。
由上可见,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和非对象性活动,是主体及主体性得以确证和发挥的基本途径。马克思通过考察主体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把主体性哲学建构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而实现了哲学主体观上的新的飞跃。
三、实践活动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双重统一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和非对象性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流转过程。对象性的过程是主体改造客体、主体客体化或人化自然的流转过程;非对象性的过程是主体吸收客体、客体主体化或自然人化的流转过程。在这种双向的流转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总体上表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11〕
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主动地发挥自己所固有的本质力量,积极地改造认识客体,并把人的主观条件和所处的客观条件,作为人的能动主体性发挥的现实根据。然而这些条件又限制着人的主体能动性所能达到的程度。因而主体“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表明主体的能动性是受动的能动性,即要以客观条件、尊重客体的运动规律为前提;而主体的受动性又是能动的受动性,主体不是消极地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而是积极自觉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客体,使之为我服务。在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双重关系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失偏颇。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人受动的方面,只看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而忽视了主体的实践力量,抹煞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唯心主义则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看不到客体对主体的客观制约性,将人的主体性抽象地加以夸大膨胀为脱离了物质的绝对性。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入手,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主体性。实践既证明了人的能动创造性和主体的本质力量,以最高的权威确证了人的主体性,同时又证明了物的先在性、客观性,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是以物的先在性、客观性为前提的,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人的主体性问题,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互相作用、互相消融,为主体性的提高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307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8、50页。
〔3〕〔4〕〔5〕〔7〕〔8〕〔9〕〔1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8、167、92、96、169、97、169、167—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