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21世纪前行的脚步,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以新课程为载体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校园,走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之中。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因此,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加的困难。对于学生来说大量的公式、定理、公理、函数等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以及学习意识也是需要加强和转变的,因此实际的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和完备。这就需要所有教育教学以及教研工作者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方法,以便于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数学基础较好的人才。
1、学生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阶段的难点,从内容本身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内容如算法、统计、模型的思想等也被纳入到双基的范畴;同时对一些传统内容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如对于函数内容,强调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变化的模型,淡化了单纯作为计算的定义域等的要求。另外,大量的数学公式、概念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并且数学学习的课堂向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比较枯燥的,这种靠记忆学习的方法无法真正的体现出高中数学教育的意义,并且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较差的。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它作为一门高考必考课程对于学生心态的影响也是较大的,这仍然无法甩掉应试教育的包袱,更加无法谈论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问题。
2、教师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教学本质、责任以及特点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淡泊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然而,部分老师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教法以及态度上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并且没有在当前的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因而使得新课程的推进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发展的比较缓慢。
二、新课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对于我们的老师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以教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强调以学生为本位并不否认教师的主体性,而是要摆正两个主体的位置和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是归宿,是核心,教师主体是为其服务并受其制约的,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在成全学生的主体性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和探讨,从而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提高学生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的。教师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才能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初始阶段,利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新课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的现象,来生动的体现指数函数的定义。例如细胞在分裂时,先由1个细胞分裂为2个细胞,然后由2个分裂为4个,再由4个分裂为8个,以此类推,细胞在第X次分裂时,可以得到Y个细胞,那么X与Y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一形象的展示,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有助于打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大门,促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了解指数函数。可见,好的课堂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尊重感、敬佩感,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老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使得他们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之前,学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相关知识,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公式的形式以及公式的应用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之前进行自主探究新知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来学习新课程。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国王赏麦”的故事引出利用错位相减法求 的和的方法,从而提出一般情况下如何求等比数列前n个数的和的方法,然后再研究前n项和的公式以及公式的应用。这种让学生遵循之前的学习步骤来学习新知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启发和进步。同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这样就构成了学生对数列知识进行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探究知识、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发生经过,以形成较好的知识体系,顺利完成了数学思维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又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以及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转化方法,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的复习,提出“怎样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明确相应的探究方法,促使他们根据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提出采取空间问题平面化的解决办法。
4、贴近生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生会应付书面考试,而不会创造和动手做事,没有表现出因为学了前人和他人的知识经验,而变得更会工作和生活,具有更高的行为或活动的素质和本领。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因此,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进行课题的设计时有必要适当的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比如在进行数学的概率知识的讲解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进行讲述,抛硬币、掷骰子、密码锁等都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的,这样可以实现将一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在动手实验中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
总结:普通高中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各种新要求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行业对数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这就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契机,需要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进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增加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河南.探讨高中数学教学[J].成功(教育).2011(03)
[2]张培岭.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3]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数学课程标准研修. 2004.5
[4]陈旭远.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 .2004.7
[5]施晓光 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论文作者:常秀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新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公式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