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世界大趋势与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趋势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世界正处在一个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大转折、大调整的特殊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根据国际风云的变幻,制订21世纪的国际战略,力争在新的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调整的基础上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实行正确的对外战略和策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以便尽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争取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
关于21世纪世界大趋势的基本判断和我国应对的基本方针
客观地判断国际局势是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的基础。本世纪末爆发的科索沃战争震惊了世界,同时也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局势判断的争论。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否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局势将走向动荡,还是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是否存在?国际力量对比是更加失衡,还是逐步走向平衡?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回答和看待这些问题成为我们科学地制定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前提。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但形成的机遇和挑战有新的内涵。对时代主题问题的认识是最高层次上的战略判断。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深刻观察了世界大局的变化之后,所作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后来,党的十三大报告又进一步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称之为“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这些科学的论断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认清世界大局的基本依据。
当前霸权主义有所抬头,但国际形势从总体上看仍然趋向缓和,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这样一场局部热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是针对“战争与革命”,即世界大战和世界范围的革命形势而言的,它并不排除局部热战。尽管“小的战争不可避免”,但与冷战结束前相比,现在的局部热战,其规模和烈度及对世界和平的影响,要比冷战期间某些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小得多。而且其引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因为世界大战“不是小打小闹”,邓小平说过:“打世界大战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别人没有资格”。(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现在,分别以美、 苏为首的尖锐对立的军事集团已不存在,从总体上看,世界局势要比冷战期间缓和得多。
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还表明它们是世界人民所追求的目标和世界潮流。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在增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引起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和抵制。他们作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最大受害者,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前,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系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经济的确越来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首要的、关键的因素。”(注: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11月16日。)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尽快发展本国的经济,并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各种矛盾和争端,尽可能地寻求合作,避免对抗。因此“走向缓和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世界和平机遇继续扩大。”(注:江泽民:《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人民日报》1994年9月4日。)
当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还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出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改变,发展中国家仍有亿万人民处于贫困状态。”(注:江泽民:《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10月25日。)因而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切不可盲目乐观。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失去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制衡后有所发展,它倚仗自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极力鼓吹“新干涉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推行新的“炮舰政策”,甚至发动了像北约袭击南联盟这样的局部热战,导致某些地区的局势长期动荡,各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但是,由于各国特别是各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战略重点放在振兴经济之上,因此,大国之间严重对抗的局面不会重现。
2.多极化的进程比预想的复杂,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当前世界格局的主要态势是,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正在推进,但其没有,也不可能阻断世界多极化的总体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其特点是出现了一超和多强并立的局面,大国关系在不断变化与调整,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在不断进行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一超”与“多强”的矛盾和斗争也在所难免。科索沃危机和北约新战略表明美国正在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订的21世纪全球战略也明确提出:“必须准备并愿意使用所有适当的国家力量手段,以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角色的行为,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注:罗恩·斯卡伯勒:《白宫制订21世纪的防务战略》,1999年8月24日(美)《华盛顿邮报》。)
由于目前美国经济发展依然强劲,在10~20年内美国外交会趋于强硬,并极力阻止任何潜在的战略对手的崛起。但从长远角度看,美国的霸权战略和单极目标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得逞。多极化的趋势是阻挡不住的。这是因为,除了美国(“一超”)之外,当今世界上的几大力量(“多强”)都主张多极化(就是在美国内部,也有相当多的人反对单极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支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赞成由一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事务,这是大势所趋。此外,虽然与多强之中任何一者的单独力量对比起来,美国的力量明显地高出一筹,而且这种势头还将保持一段时间,有可能是10~20年。但是与多强的整体力量对比起来,美国的力量则呈下降趋势。以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例,1970年美国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8%,而现在则是28%左右。现在欧盟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是29%(由于欧盟目前是由15个主权国家组成,因此冲淡了与美国的竞争力,但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盟的实力和影响会日益扩大),日本是18%。而且中国的总体实力正处在上升阶段。印度、巴西等国也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加入到多强的行列。
所以,对美国的实力和能量不应估计过高,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不能顺利实现目标就表明了美国力量的有限性。美国现在虽然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却不能“想干什么就干成什么”。美国单极世界的梦想与其实际能力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它到处插手,顾此失彼,已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西方大国之间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美欧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一致是暂时的。美国利用北约称霸世界只是一方面,实际上北约中,欧美是互相利用,各有所求。近年来,欧盟一体化进程有了实质性进展,势必同与美国力图主导欧洲事务发生矛盾和冲突。日本虽然在政治、外交、军事上有求于美国,但在经济贸易方面与美国的利益之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而且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其必将加快走上政治大国的步伐。此外,俄罗斯迟早总会摆脱经济长期在低谷中徘徊的状态,逐步走上振兴之路。到21世纪初期,中国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那时,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都将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因此,“一超多强”格局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多极。当然,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自然的过程。现在的形势可以说是多极与单极两种趋势同时都在发展,并将进行持续的抗争,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几十年,其间可能会出现种种复杂的局面,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多极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伴随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技术、金融、信息三大要素的高度普及,现在已出现了一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其显著特征是,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和经济联合的程度日益加深,整个经济呈现一种全球化的趋势,相互渗透,交往、联系更加密切。此外,国际经济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经济发展突破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企业购并浪潮的出现,跨国公司增多及其作用越来越大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占有优势,因而他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技术水平落后,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安全问题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注意。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工作,切实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并不是对立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我国不应该也不可能置身于其外,但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注:江泽民:《在接见使节会议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8月29日。)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要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值得指出的是,经济的全球化并不等于整个世界的一体化,更不等于世界政治体系都融为一体。尽管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世界上各种矛盾仍然很多,并且很尖锐。在经济贸易方面,美国与日欧等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很尖锐。工会集团、环保集团、贸易保护主义等各种利益集团也有各种要求。在政治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自身的强势,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它们经常借用全球化的口号,去损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常以强调国际游戏规则为名,去干涉别国的内政。在这种情况下,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地区之间的冲突、大国之间的对抗也将继续存在。
4.我国应对的基本方针。从上述国际局势的分析来看,“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5年10月25日。)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但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努力推动它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有利也有弊,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防范工作,以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今后,中国的外交工作的目标是要积极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要准备应对国际上的各种挑战。中国目前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与美、欧、日、俄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在外交上应把自己定位于亚洲发展中的大国(正在向世界大国过渡),外交战略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为发展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不结盟、不当头、不称霸的既定方针,不因突发事件而动摇。对与自己国家利益关系较小的国际事务应超脱一些。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以联合国为舞台发挥作用,争取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现在天下仍不太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会面临来自国际上的各种干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活动没有停止。对此,我们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因此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西方国家将它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给中国。我国的基本主张是:“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一切分歧和争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注: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的演讲》,《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 )我们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推动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抓住关键环节,实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在确定中国的对外战略策略之时,我们既要考虑世界的现状,又要考虑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需要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世界也需要中国。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的稳定与繁荣。”(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5年10月25日。)由此出发,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战略策略思想,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性的环节。
1.处理好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美国是有全球影响的大国,是西方世界的盟主,我们要开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抓住美国这个重点进行突破。21世纪中国的根本利益一是实现现代化,二是解决台湾问题。这两个问题不可能绕开美国。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存在着两面性,既有接触的一面,也有遏制的一面,这是同两国利益关系的矛盾性相关,也和美国国内存在着对华政策的两派,即接触派和遏制派有关。所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的,但也不会脱轨。两国间的摩擦与波折是会经常发生的。因此,对美国,我们要坚持“两手对两手”的策略,又斗争又合作,以斗争促合作,争取做到斗而不破,争而不裂。
美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早就存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冷战结束后,中国被美国看成是其潜在的战略对手,但目前还不是现实的战略对手,美国目前的全球战略的重点是在欧洲,而不是远东,从北约东扩和美国对南联盟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一点。在10~20年之内,美国不会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虽然美国确实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但还远未到要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程度。在“一超多强”的格局下,任何两国的对抗都只能使其他几强得渔人之利,因此,美国也会尽量避免同中国过于对抗。在亚太地区,美国主要是采取均衡战略,利用台湾、日本等力量制约中国。对中国来说危险性最大的是,美国利用我国内部发生动乱之机,插手其中,混水摸鱼。因此我国维持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从长期来看,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有:(1)台湾问题。 这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最大的不利因素。不过中美两国之间有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三不”的承诺,我们可以据理力争,制约美国不要走得太远。(2)经贸问题。中美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合作潜力很大。而且我国在双边贸易中是顺差,受益更大。目前的问题是,不要让美国的逆差问题影响双方经贸关系的大局。(3 )反核武器及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有求于我国,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4)人权问题。我国虽处于被动地位, 但形势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对美国来说,这张牌的作用已呈下降趋势。
由于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双边关系是互动的,我国的对美态度和政策,直接影响美国决策层对我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也影响美国内部接触派和遏制派力量对比的消长。因此,对美国,不应明确将它树为敌人。我们和美国的关系还是要维持“战略伙伴关系”,既在可合作的方面要合作,该斗争的地方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目的是以斗争求合作。我们决不能当国际反美统一战线的头。况且反美统一战线不可能建立起来。美国对欧洲、东亚、拉美、阿拉伯世界、非洲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目前,不少的美国政客仍然坚持冷战思维,由于我国处于弱势,我们不能用冷战思维对付美方的冷战思维。我们仍要坚持江泽民主席1993年在西雅图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时提出的,中美应遵循“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方针。因此我们在对外宣传上要注意把握分寸,尽可能不过于伤害美国广大公众的情感。对外要努力树立我国改革开放、和平外交的形象。
2.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已先后同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各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框架,这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这种关系,以便在国际上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处理好中日关系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同日本保持良好的关系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我们就是首先突破了日本,然后是欧洲,孤立了美国,才最终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现在美日同盟得到巩固和发展,大有美日联手对付中国的倾向。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注意利用美日矛盾,改善我在中美日三角中的处境。我国与日本虽然有历史问题等诸多矛盾,但两国也有许多共同利益,中日之间的贸易额甚至高于中美。从长远角度看问题,我们不应将日本树为敌手,如果那样,不仅中国安全会受到很大威胁,而且中国在经济上也会蒙受损失。我们对日本外交的近期走向和远期走向要有正确认识。对日外交应尽量缩小打击面,目标应指向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极右势力。尽量不要刺激日本政府,不要伤害那些对我友好人士的感情,不要鼓动仇日的民族主义情绪。在适当的时机,我国应进一步提升中日关系。
俄罗斯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斗争中可以借用的重要力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俄罗斯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对外战略目标。由于中国和俄罗斯都主张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因此,双方在促进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发展经济贸易合作和民间交往等方面的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因此要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真正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以维护世界局势的稳定与发展,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不能走同俄罗斯结盟的老路,以免束缚我们自己的手脚。
要继续发展同法、德、英等欧盟国家的关系。欧洲国家与美国有相同的价值观,在“西化”中国的问题上与美国有一致性。但欧盟在经济、全球战略等方面与美国也存在矛盾,不同意由美国主导欧洲事务。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矛盾。欧美在科索沃问题上与美国合作是暂时的。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就只有英国支持美国。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进行纵横捭阖的斗争。
3.要实行稳定周边的战略,进一步改善我国现代化的外部条件。在地缘关系上看,中国同周边国家有着漫长边界线,其中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要稳定周边环境,首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近年来,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主持下,通过多方面的外交努力,困扰中俄已久的两国边境东段国界的勘界工作终于完成。中、俄、哈、吉、塔五国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边境裁军协定,并建立五国元首会晤机制,这是“合作安全的典范”,“充分体现出不同于冷战思维的一种新的安全观,对于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与信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注: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的演讲》,《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 )提供了有益的范例。在南沙等问题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端,共同开发”和“稳南保北”的方针,妥善处理领海争端,以维护和改善我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保持南海局势的稳定。这对于改善我国的战略安全态势,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还要继续促进和发展同越南、朝鲜、老挝和韩国、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同巴基斯坦等国的传统友好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谋求改善同印度这个地区大国的关系,在印巴纠纷中,我们应注意搞平衡,争取两方都不得罪。目前,印度已成为核大国并有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同印度缓和关系,既可对美形成牵制,又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当然,对于印度搞地区霸权主义针对我国的一面,也要进行必要的外交斗争。
我们要以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为主要舞台,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东亚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等多边外交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逐步扩大我国的影响,有力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和正当权益,争取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