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止境——《图形中的规律》研课记论文_方晓晗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321000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年级组选定一个课题上研究课,确定主题后,基本采用“实践——探讨——再实践——反思”的活动模式。在去年4月份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确定了“图形中的规律”这节课,由施老师执教,全体数学老师参与磨课与探讨。

第一次尝试

1.引入:

2.表格中尝试找规律。

3.全班交流。

(1)通过刚才的摆放、画,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的发现:每多一个三角形就多2根小棒;三角形的个数x2+1=小棒的根数;三角形的个数x3-重复的根数=小棒的根数。(3)接着教师逐一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上述三种规律,并配合ppt补充说明。

4.规律的应用。师:10个三角形是这样,2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100个呢?

5.规律的迁移与提升。师:在三角形中有这样的规律,正方形、五边形中有这样的规律吗?教师组织学生对四边形的规律进行简单的探索,一节课就接近尾声了。

听课思考:从上面的教学流程中我们明显发现,执教老师比较注重对规律的理解、沟通以及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从三角形到四边形、五边形,看上去很有系统性;而对于找规律的过程,只是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说完后就由教师自己进行了概括,其他的听课老师也普遍反映了以上这一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基本参与了找规律的过程,但是积极性不高,可以说只是学会了什么规律,至于怎么找规律不求甚解。

第二次尝试

1.引入:

2.表格中尝试。

3.全班交流:展示几种不同的素材,让学生交流、对比。

几分钟后教师同时拿出3副作品,全班进行交流反馈。(1)师:你看明白了吗?(2)师:看着三位同学做的,你想说什么?你最欣赏谁的表示方式?比较1和2的作业纸有什么不一样?(3)再比较2和3的方法,你更欣赏谁的算法?为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3+2x(三角形的个数-1)=小棒根数。

4.发现别的规律。

5.沟通各种规律。

6.简单运用规律解决20个、100个、2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的问题。

听课思考:第二次尝试中由重规律的运用到重视找规律的过程,课堂效果已经有显著提高。但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却又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完成表格的环节有些学生不情愿画图,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课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需要画图,因为老师一定要他们画,所以他们只能画。换而言之,下次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它。当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体验到找规律带来的优势的,更不可能感受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第三次尝试

1.在小游戏中酝酿转化的策略。

2.自我生成转化的策略,自然地想到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经历讨论如何发现规律的过程。

4.发现别的规律。

5.沟通各种规律。

6.简单运用规律解决20个、100个、2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的问题,四边形、五边形不再作拓展延伸。

本节课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了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找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体验到了发现图形规律的方法,积累了解决这类较为复杂问题的经验,具体表现为,遇到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简单情形来分析,然后试着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寻找规律时可以借助表格、算式、图形等方法。这就是本节课学生最重要的收获,它是比学生知道了什么规律更为重要的收获!

真可谓教无止境。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课,比如“商不变规律”、“搭配中的学问”、“植树问题”等,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加以研究,把它当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应该清醒地知道它的目的不是就解决某个知识点本身,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

论文作者:方晓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教无止境——《图形中的规律》研课记论文_方晓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