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市政道路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和全面进步,在城乡建设和广大群众的生活中也得以发展。作为建设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之一的市政道路行业,市政道路业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保证和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发挥道路工程对城市快速发展的促进性作用,必须重点把握和分析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把道路工程技术的管理工作做好。本文浅析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现状及措施
1.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概述
1.1常见的交通道路工程检测技术种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我国在公路、桥梁以及隧道的交通工程也随之增多,超载的车辆和高速度行驶的车辆对于公路、桥梁以及隧道的损伤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交通工程检测技术对于稳定的运营而言是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与价值,它是我国交通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交通工程的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它的检测技术,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得到广泛普及应用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是混凝土缺陷检测技术。当前,我们可以利用射线法和超声脉冲法两种方法对混凝土内部存在的大小、位置以及性质的缺陷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技术可以直接用肉眼惊醒观察混凝土存在的缺陷:然而对于混凝土内部无法用肉眼进行检测的,检测人员可以利用非接触系统检测,非接触系统检测是在摄影的基础上检测内部缺陷。第二是钢筋锈蚀程度检测技术,钢筋的混凝土在其表面会形成的一层保护层,如果是在混凝土中出现裂缝使得水和氧气侵入,变为氧化铁,就会出现钢筋锈蚀的现象。对钢筋锈蚀的检测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然而钢筋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材料,因此检测人员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检测。第三是裂缝检测技术,测量公路的裂缝程度,一般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冲击弹性波技术、摄影检测技术、传感仪器监测技术以及光纤传感网络监测技术等检测技术,根据混凝提裂缝程度,利用相应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裂缝的程度以及位置,找准混凝土裂缝的位置对于公路的维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交通道路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升,它的建设规模与质量都在与日俱增,各个城市也都在热衷于修建公路,而对这一现象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就是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由此可见,它对于整个过程建设项目的全面管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的精准与否直接关乎着交通工程的综合质量,它有利于促进交通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而且检测机构通过研究法规与政策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与正规化,各类新型的检测技术层出不穷,他们能够良好的反映出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这有利于为实际的交通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客观可行的理论指导,更好的应对检测市场管理方式的创新升级,使自身更具有竞争力与优势,推动公路在交通运输中实现自身价值。
1.3交通道路工程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对公路等工程的检测技术,在交通路桥工程检测市场之中存在着技术良莠不齐更甚至是鱼龙混杂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期公路的建设工程检测技术带来严重的挑战与威胁,如果对我国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的现状有了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就可以凭借进一步的整改来加强目的与效果。总之,对目前公路的状况的认识是一个基础性环节,我国当前的交通规模在不断的持续壮大,而真正拥有对公路检测甲级专业资质的部门机构却在市场份额中占有很小的比例,这就是我国交通道路工程检测技术所面临的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交通道路工程检测技术在未来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要相继进行健全与完善。
2浅析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保证工程的质量是任何一种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根本前提。由于堆石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要想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高质量,必须在合格的原材料的基础上,对下面的几个方面研究分析:
(1)水量。砂石中水的含量必须符合常规要求,尽最大可能均匀融合砂石,使得砂石中水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然后在砂石中水的含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调整水量。
(2)温度。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对温度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十分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中,工作性能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因此要以现场温度为根本据点,合理有效调整混凝土状态。
(3)搅拌时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搅拌时间联系十分密切。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来讲,其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现场温度和原材料温度,对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合理控制,进而生产出满足施工工作性能条件的自密实混凝土。
除此之外,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自密实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变工作性能。某道路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混合砂石进行充分的搅拌,就很可能会出现生产性能突变的情况。
3.针对市政府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1道路施工混凝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升
实现市政道路工程在混凝土技术方面人员的大力培养与储备,凭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与一系列配套的课程来从整体上提升市政道路混凝土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在丰富市政道路技术人员课外生活的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技能。另外,也可以从全国的知名高校中去吸收接纳有潜力的技术人才来壮大自身的队伍,加强对高精尖人才的引进。
3.2完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技术的质量监管,坚决避免出现人为改动的行为,如果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就要想方设法去弥补,对于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要扼杀在萌芽状态。总之,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混凝土技术人员要严格实施工程材料的抽查工作,把完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市政道路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和全面进步,在城乡建设和广大群众的生活中也得以发展。作为建设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之一的市政道路行业,市政道路业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高度重视,道路是每一个城市建设的先行军,熟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城市的发展生产依赖于城市的基础设施,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黄金麟,陈义韬.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12):22-24
[2]徐皓,倪富健等.《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6(2):27-31.
[3]葛胜兰,史新亚,张少波.浅析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现状与对策[J].环球市场,2012,(23):213-214
论文作者:郑王文,林巧,潘雪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交通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密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