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典”编纂的原因、原则和特点_十三经论文

“十三典”编纂的原因、原则和特点_十三经论文

《十三经辞典》编写的缘由、原则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缘由论文,辞典论文,原则论文,十三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编写缘由

在我国的传世文献中,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十三经》,是现存古籍的始祖,它保存了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囊括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德操的修身境界等等,涉及到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这些思想、精神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有强大的凝聚力,历久弥新,至今仍有积极影响。自汉以降,历代学人学习它,研究它,从未间断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研究、发掘这一思想资源,对于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世界不少国家尤其亚洲国家,影响极大,韩国、日本、新加坡对儒家文化研究历时久远,并将其应用于国民教育及企业管理之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上对儒家文化的研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这说明儒家文化历经了国人自身的批判、再批判,西方文化猛烈的撞击等种种磨难,尽管处境维艰,但她没有消亡,儒家文化中那熠熠闪光的跨越时空的人类社会普遍准则,那构建人类文明的特质,独具魅力,已被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学者所承认。正如澳大利亚学者在《儒家的复兴》一书中指出的:“它(儒家文化)将在世界文明的核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将带领世界进入21世纪。”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要宏扬儒家文化的精华,重要的是认识它的本源。儒家文化的本源,就是春秋时孔子“述而不作”,纂集、整理的“六经”(《乐经》已佚)。此后从汉代至明清,有《五经》、《九经》、《十二经》以至《十三经》,这些文献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基于这种认识,再加上陕西作为周、秦、汉、唐等11个朝代都城所在地以及经学的发祥地,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开始酝酿编写《十三经辞典》(以下简作《辞典》)及《十三经词语索引》两部大型工具书,希望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出贡献。后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陕西人民出版社组织专家论证,认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人的伟大事业,理应支持这项工程上马,并决定由陕西师大辞书编纂研究所负责日常编写工作。随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将此项目列入《1988—2000年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1988年12月编写工作正式开始。

二、编写原则

本辞典以《十三经》为反映对象,是为读者阅读和研究《十三经》而编纂的大型专书辞典。从其性质来看,它有三个特点:

(一)有定性。所谓有定性,是指本辞典各卷的收词范围严格限制在各部经书的范围之内,各词条分列音项、义项以及释义也是根据各部经书含有该词条的全部书证归纳出来的。因此其词目、音项、义项、书证统统是有定的,不收录、使用各部经书以外的语言材料。

(二)百科性。所谓百科性,是指收词的类别和标准不受任何学科的约束,凡属各部经书所有,均在当收之列,包括哲学、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基本概念的词语,历史事件、人名、地名、官职制度名、天文历法名、草木虫鱼鸟兽名等专有词语及一般语词、成语、典故、谚语、格言等词语,所以具有百科性。

(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翻检本辞典的人,一般都是对《十三经》有浓厚兴趣的人或初学者,因此,在编写时,要考虑和满足他们的需要。

根据这些特点,要求编写人员在编纂时,努力对十三部经书以及汉、唐、清人的注疏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每一词目的所有书证,作认真分析和归纳,并运用恰当的文字表述。整个编纂过程,要求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思想性。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每一词目在经书中的确切含义,努力做到古为今用。

(二)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倡严谨的学风,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既做文化知识积累工作,又反映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要注意语言规范化,避免生造词汇和使用方言。

(三)稳定性。要采用有定评的结论。语言表达稳妥,不偏颇。

(四)简明性。突出辞书的特点,简明、概括、准确,废弃空论。

三、特点

《辞典》是专书词典。该书所收的词语,都在《十三经》中活动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动态和时态,就是说,是每部经书编著时代使用状态的词语。这一基本认识,造就了《辞典》的以下特点:

一、穷尽式地收录各部经书的词语,并显现频数。这就意味着穷尽式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描写,为每一个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范畴内找到位置,同时显现其字频、音频、词频、义频;其音项及义项按频数多少排列。不可以回避或遗漏这部书中的任何语言现象。这样,一部经书辞典完成后,其语言使用的全部状况,通过排序、释义等,就活现在读者面前。它为断代语言研究提供了直接、实在的信息,为系统的汉语史研究,为大型汉语词典等的编纂提供了完备、可靠的资料。

二、标注词性。标注词性主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词汇意义。《辞典》标注词性的特点是:它根据经书中词语使用状态进行标注,这样就原原本本地将该书中词的组合能力以及在句子中的位置,通过标注词性表现出来了。对于现当代语言研究者所说的活用现象,我们仍依该词使用中的状态标注词性,因为在经书的时代就是这样使用的。至于这种用法是临时用法还是一般用法,是活用还是正常使用,语言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大量语料(包括《十三经》的语料)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按照该词使用中的状态标注词性,可以充分显现经书及经书所处时代学人组词造句的习惯及特点,这同我们穷尽式地反映专书的各种语言现象的初衷是相一致的。

三、突出表现经书特点词语(亦称含经义的词语)的释义。这是同一般语文词典的不同之处。本辞典除进行经书的语言研究之外,读者群中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文献专书爱好者,本辞典肩负着帮助这部分人阅读经书的重任。所以,对表现经书固有特性的关键词语,如《论语》、《孟子》中表现儒家思想文化的仁、义、礼、智等词语,“三礼”中表现各种礼仪及官职的词语,“三传”中涉及对《春秋》的解释以及人物、地名、战役、会盟等词语,应进行较有深度的解释。譬如“仁”,文化意蕴十分丰富,一般语文词典释义,大约用三四十字,说明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等等。但《论语辞典》、《孟子辞典》这样解释,就显不足。因为在《论语》中,孔子对“仁”作了全面阐释,对于“仁”的核心,“仁”产生的前提,“仁”的内在表现和外在形式,实现“仁”的方法及途径,以及“仁”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体现等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撰写词条时对这诸多方面,均应有所涉及。在《孟子辞典》中,重点放在孟子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上。譬如,孟子认为“仁”是由人们的“恻隐之心”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固有的道德意识,但要保持它,还必须“尽心”、“知性”、“反求诸己”,加强后天的修养。孟子还将“义”与“仁”并提,把政治领域的“德治”发展为“仁政”等等,在撰写词条释文时这类意思亦应包括。这些词条释文的编写主要通过认真研究这个词所在的每个句子的内涵,进行归纳概括,当然还要涉及到政治史、思想史、哲学史、伦理学史诸多专门学科,所以操作中困难重重,需花大力气进行学习和研究。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这部辞典就要出版了。在《辞典》即将面世之时,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从无到有终于有了结果,完成了任务,可以交差了。当然,这部辞典肯定有不足之处,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使读者感到真正好用,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努力。

十余年来,各级领导的支持,各界同仁的关怀,自不待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辞书编纂者,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辞典》的面世,他们十余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辞典》编纂工作中,兢兢业业地埋头读书,认认真真地逐条编写,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提职称,分房子,加薪都无暇顾及。辞书编纂工作就应该这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读书、实践,这些同志也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大都以自己编纂的经书辞典为起点,在不同学术领域作出了贡献。

《辞典》面世后,我们热切盼望同行专家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得《辞典》日臻完善!

标签:;  ;  ;  ;  ;  

“十三典”编纂的原因、原则和特点_十三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