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网络银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论文,世纪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今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化的潮流随着信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21世纪将迎来国际互联网银行业的黄金时期,它的到来必将促使我国银行界不断开拓新领域、新空间、新市场,朝着“经营集约化、业务国际化、手段电子化”的目标迈进。网络银行离我们还远吗?
(一)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
——网络银行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日益普及,全球目前已经拥有6000万以上的网民,同时还有数百万人每日在使用企业内部网(INTRANET),预计2000年以后,全球网民的数目将会达到数亿甚至十亿之众。因特网的出现及其高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网络风潮的强烈冲击之下,利用因特网技术的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全球众多银行都在着手进行网上银行的规划与建设。所以,网络银行已经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
网络银行作为高科技的银行服务手段,与传统的银行服务体系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1.银行业的服务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网上客户与银行间进行银行服务,每一笔业务的操作均通过客户的计算机与银行之间自动进行。客户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操作简便易行。网络银行的建立分流了一批拥有计算机的客户,缓解了现有营业网点的压力,减少了银行服务的中间环节。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全天候、大范围、跨地区、跨国界的实时金融交易服务,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
2.银行经营成本大大减少
网络银行系统通过因特网与大量客户同时进行银行服务,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建立一套网上银行系统的投资比新建同样业务量的营业网点少很多,而收益却大很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美国客户通过柜台服务,交易成本是1.08美元;通过电话服务是0.54美元;而通过网上银行只有0.13美元。网上银行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并且对银行组织机构、网点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3.提供了银行拓展业务的良好基础
网上银行系统不仅是现有银行服务的重要手段,而且为银行在产品、服务等方面拓展新兴业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许多新兴的金融产品,例如:网上购物、网络缴费、电子钱包、网络证券交易等。预计在2000年以后,网上银行将会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网民对交互式的金融服务产生了兴趣,有数据表明,网民中,有53%对查询帐户感兴趣,52%对贸易投资感兴趣。随着客户观念的改变,就如同对自动柜员机(ATM)从陌生到熟悉一样,人们会在银行外接受更多的银行业服务。
(二)国外银行现状
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中,70%已经建立了Web站点,截止1998年3月,因特网上共有240个以上的金融Web站点为用户服务。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可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帐户信息和在线交易。目前,全球金融机构中已有1000家左右进入了因特网,其中约有120家左右提供在线交易服务。
美国和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和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和约占世界市场的90%以上。1997年底,美国有近2500家银行、储蓄、信贷机构在INTERNET上设置了网点,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估计,到2000年将达到7500家。INTERNET在蓬勃发展,给美国金融界带来了无限商机。1995年10月,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INTERNET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银行总部设在亚特兰大市,借助INTERNET每天24小时提供全球范围的金融业服务,客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个网络帐号即可享受服务。另外美国的第二大银行——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n)在利用INTERNET的家庭银行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我国银行业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整体还处于欧美发达国家80年代水平。发展网络银行对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不过建设网络银行的趋势已是无法改变的。在承认差距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
1.我国INTERNET及其它网络发展迅速
截止1998年6月30日,我国使用INTERNET的用户已达117.530万。据世界数据中心(IDC)的报告预测说:中国的INTERNET的用户在2000年将达273万,比1997年初的20万增长12倍以上。随着1994年8月30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面向全国用户开通和1995年10月中国教育科技计算机网络(CERNET)全面开通,我国INTERNET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及MRPII的应用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建设取得巨大进步。随着国内知名企业的逐步上网,国内的电子商务也将稳步发展,促进了网络银行的加速发展。
2.我国金融电子化事业稳步发展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金融服务的手工处理已全部由计算机所取代,大中城市商业银行电子化经历了单用户、多用户分布式处理的历程,正向数据集中方式迈进。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卫星电子联行系统已建成远端小站650个,覆盖了全国所有二级分行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县支行,日均业务2万多笔,金额280亿元。此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也部分或全部建成了全国性的电子汇兑系统,用于系统内资金的汇划,在许多大中城市,同城清算系统、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对公业务处理系统、信用卡自动处理系统都以计算机网络方式投入运行。多年的金融电子化建设工作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硬件方面的物质基础。
(四)发展网络银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网上“黑客”(Hacker)的入侵
在建设网络银行中,首先必须解决安全问题,网络银行的客户最担心的问题往往是:机密的交易资料被盗用或改变,帐户资金被挪用,甚至被非法侵入网络系统的“黑客”窜改帐户。如何建立一套网络安全系统,切实保障网络的安全,是发展网络银行需解决的难题。
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又被形象称为“防火墙”(Fire Wall)系统,该系统能将银行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隔离开来,防止非法入侵。除此而外,一种网上通讯协议(SSL)也能确保网上交易万无一失。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网络病毒是指计算机病毒穿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机制,侵入网络服务器,从而传染整个计算机网络,使网络工作效率降低或使网络系统瘫痪,具有严重的危害。据有关资料介绍,1998年7月26日,一种起源于台湾校园网的"CIH"病毒侵入INTERNET,几个小时后,病毒在网上四处传播,使与该网连结的6000多台工作站和主机停止运行,其恶迹遍及美、日、德、法等许多国家,经济损失近亿美元。
网络银行的建设和使用中,对于网络病毒的防治,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提高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技术措施,增大防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