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高作中心卫生院 江苏 盐城 224752)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ASAR)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SA)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路径组(24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常规组(24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护理质量。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路径组的围术期并发症率更低、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ASAR围术期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ASAR;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72-02
ASA是急腹症中较为严重的病型,若不能及时切除阑尾,患者的病情将进一步恶化。相关研究指出,临床护理路径可规范护理操作、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1],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ASAR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特作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ASA患者4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分为两组,路径组24例围术期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男14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7.2±2.8)岁;病程4h~27h。常规组24例围术期行常规护理,男13例,女11例;年龄17~63岁,平均(36.9±2.4)岁;病程3h~28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均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阑尾切除术标准术式要求[2]实施手术,在围术期间,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如下护理措施。
(1)常规组: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并做好皮肤准备、术前禁饮食等准备工作,麻醉时应根据麻醉要求调节患者卧位,手术时应密切监控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并及时予以止血处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状态、做好饮食护理。
(2)路径组:本组制定了生命体征监测频次、护理操作标准、制定了个性化术后进食(在术后1~2d进流质食物,排气后可恢复饮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36h内指导下床活动)等计划,另外还针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及预案,并由检查小组监督落实。检查小组由护士长、各科室主任、院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在术前调查患者对于手术和护理的需求、制定和修改围手术期不同阶段的护理计划、对护理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并对护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则负责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做好心理干预、查房监护、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工作。
1.3 观察指标
(1)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由家属协助护士精确记录患者自手术结束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越短,则术后恢复越快。
(2)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由患者或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内容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护理态度(沟通技巧语气语调)、切口状况(愈合情况、是否出现感染)、护理操作(输液、置引流管)、并发症预防、处理五项,每项满分20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两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分别作卡方检验、t检验,P<0.05说明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术期并发症
在围术期内,路径组24例中出现腹痛腹胀1例,并发症率4.2%(1/24),常规组24例出现腹痛腹胀4例、切口感染1例、肠粘连1例,并发症率25.0%(6/24),路径组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常规组(χ2=4.181,P=0.041),P<0.05。
2.2 手术指标、护理质量评分
与常规组相比,路径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对比(x-±s)
3.讨论
当前,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于规范护理操作、优化护理流程、满足患者需求、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势在于其明确了护理内容及相应执行时机、建立了护理操作标准、以时间轴的方式优化了护理流程,并因此促使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的提升[3]。除上述因素外,在ASAR围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中还规定了常见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腹胀腹痛、肠粘连的预防及处理具体措施,如在术后若发现病患体温不稳、切口出现轻微红肿情况,则应及时拆线、置引流管、更换药物、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又如为预防术后肠道粘连,应在术后24~36h内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这些规定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护理的围术期并发症率、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0.05)。因此,护理人员如能按照临床路径中设定的护理方案、实施时间、注意事项实施有效护理,则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新芳.优质护理服务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大肠息肉行电凝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2):318-320.
[2]叶桦,王虹,陈超.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2):5623-5625.
[3]袁聿清.脑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B22):307-308.
[4]詹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3):239-240.
论文作者:徐昌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路径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质量论文; 常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