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态特点及其调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心态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独生子女是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今,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中的比例逐年增加,步入青年期。可以预见,中国本世纪末到下世纪的现代化建设将以独生子女作为主体。当代是各国经济实力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将以什么姿态跨入21世纪,关键取决于对这一代青年的素质教育。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将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可是,长期以来我国对独生子女教育规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再加上传统认识的误解。舆论宣传的偏差,严重影响着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尽管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大力呼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实际上独生子女群体却仍然在过多的宠爱和呵护里长大,被社会矛盾地形容成“被抱大的一代”、“不愿长大的一代”。
本世纪末的中国高校正处于社会转型急剧变革的时期。高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进行着自身教育体制的改革。面对着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的大学生,高校教育者们只有顺应变革,依据受教 育主体的新特点“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良好效果。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必须从理论上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态特点,在实践中把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因而,本文拟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的角度,对这一新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特点及形成的分析
“独生子女群体”的成长有其特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即指社会与历史交织形成的大环境。“独生子女群体”伴随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思想开放新时代而长大,他们吮吸的文化营养不单纯是前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还夹杂着西方各种汹涌而来的文明思潮。内部环境即指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不一味地遵循上几代人的教育方式,而是不自主地顺应时代潮流,不自主地掺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内部环境。在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可以说是影响他们成长的主要因素。独生子女家庭的与众不同,突出表现在一个“独”字上。不容否认,“独”的环境给独生子女们带来许多有利条件:第一,经济条件普遍优越:第二,享有充分的父爱和母爱;第三,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以促进智力发展;第四,与成人接触机会较多,知识面较广等。但是,“独”的特点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父母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使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方面显得相对薄弱;父母期望过高,也使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地发展。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他们赋予了独特的心理个性。这些心理潜质在他们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崭新环境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心态。
(一)过分优越形成的高傲孤僻心态。独生子女大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裕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自己的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18.3%,而非独生子女占5.8%;认为“自己的成绩中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39.3%,非独生子女占23.25%。可见,独生子女在学习成绩方面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他们在学有余力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课外知识,因而视野宽广,思路活跃。同一份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父母在请人辅导孩子学习音乐、绘画等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所占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1.31%和5.88%。较为扎实的功底使他们顺利地挤过“独木桥”跨入了大学的门槛,较强的领悟力使他们在大学生活各方面都敢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自然而然地,他们容易由此而滋生出处处高人一筹的优越感。但是,过分的自信就会使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必须与同辈群体相处,如果他们不懂得与他人平等相处,不学会取长补短,而是一味地沉缅于崇尚自我的极端自负中,老是看不起别人,把自己囿于不合群的状态,就会形成高傲孤僻的心态。另外,缺乏同龄伙伴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因而更是助长了高傲孤僻的心态。我们不难从独生子女学生的日常行为倾向中找出与此种心态相对应的现象: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言谈中注重个人感受,过分强调个人建议;对新集体,新环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一定距离,冷眼旁观;不喜欢与人分享快乐,独自一人承受忧伤……这一切无疑都不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家庭温室”顺利过渡到大学集体生活环境。
(二)失去依赖后产生的恐慌感。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就得到过分周到的关心和照料,普遍存在劳动观念薄弱、娇气等缺点。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来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信心,二来在情感上舍不得孩子离开家门。所以,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也没有因时空距离而减少对孩子的宠爱,而是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广西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新生调查问卷表明,在来校方式中选择。“要求父母同来报到”的占19%选择“想自己来,但父母坚持陪同”的60%,选择“自己一人来”或其他方式的寥寥无几。厦门大学的一份有关调查还表明,当问及父母是否愿意让孩子报考外省大学时,尽管大部分的父母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少13.79%。当记者采访中山大学96级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时,问及这位母亲是否愿意孩子参加新生军训,她明确表示不愿意让孩子“受那份罪”。在父母隔不断的绵绵宠爱里,独生子女大学生也宁愿停留在总是被关怀,被照顾的角色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而形成心理上的依赖惯性。当远离家门,异地求学一朝成为现实,他们的心境并没有来得及与环境的改变取得同步转变,自然产生了对新集体生活的恐慌逃避心态。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常在书信间,言谈中透露出“害怕长大”,“不愿长大”的幼稚想法,极具代表性地概括了他们对失去依赖的恐慌心态。面对独立生活,独生子女大学生暴露出了与他们考场得意相反的一面——以新生军训为例,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93、94级大学生对军训的反应是振奋,欢欣,敢于吃苦,而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95、96级大学生的反应却是厌烦,恐慌,怕苦怕累。这样的心态不利于他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全部含义,也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入学后角色转换的严重障碍。
(三)从顺境中滋养出来软弱心态。纵观历史,我国“独生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生活在具有数千年文明之邦经济最发达,物质生活最优裕的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所受的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和家庭对这一代人所投入的“孩子成本”更是以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全家宠爱的焦点“小皇帝”到今天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天之骄子”,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经历是相对顺利的。他们在应试教育未改革之前,实际运作是以考分为标准的教育体制下,凭借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较高的智力考上了高等学府,是同辈群体的精英,未来社会的栋梁。然而,智育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在顺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缺乏像上几代人那样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常常表现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的一面:遇到难题畏缩不前,遇到打击一蹶不振。被老师批评、考试失利、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被他人误解等等都会成为他们产生低沉、悲观、颓废、沉沦等消极心态的直接原因。更有自尊心强、感情敏感的偏激者,甚至产生想退学、想自杀的念头。第三届全国“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提供材料表明,大学校园中的自杀现象在新生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多。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软弱心态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四)表现欲望落空造成的压抑心态。独生子女大学生一样步入了人生的青春期,在自我实现意识的需求的归属上明显增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要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加迫切。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和优越感,养成不甘心受到冷落、受到轻视的习惯。如果说,多年缺乏同龄伙伴的成长环境没有给予他们太多在同辈群体中表现自我的机会,那么进入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是全面而多层次,从表面的装着打扮到发表个人意见、表现个人特长、参与班级管理等等,都是他们表现欲外露的方式。有一项从服饰心理的角度进行调查的资料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显得比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更注重自我仪态和自我形象。低年级学生选择“非常重视、常花很多时间打扮”的占8%,选择“比较重要、必要场合适当打扮”的占63%,都比高年级比例有所增加;而选择“无所谓,看得过去就行的”占29%,选择“不修边幅”的已经绝迹,比高年级比例有所下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孕育出富有创造力的热情,奋发出充沛的精力。他们的心理也因此常处于一种积极进取,轻松兴奋的状态,乐意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他们不服人,做事顾虑小,自我约束水平欠高等特点,伴随着表现欲的外露而显现。加之他们的存在环境客观上限制了独生子女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他们缺乏进入集体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如主持公道、分工合作、团结互助、服从领导、评价比较等等素质。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由多数独生子女组成的班集体里,相互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碰撞,形成意见纷纭的局面。得不到他人承认、赞同,会使他们积极性降低,从此远离集体、孤芳自赏;更有钻牛角尖类者认为“别人在孤立自己”,奋世嫉俗,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态。如果不及时合理地保护他们的热情,积极引导他们的表现欲望,不仅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班集体的建设不利,而且也对他们的个人成长造成心理打击,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家庭传统教育方式变革导致的叛逆心态。青年期叛逆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世纪末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显得更为突出。大学生叛逆心理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时代性,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和历史的荡涤冲击有着密切关系。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嬗变过程中,家庭文化观念也由过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向“一切为了孩子”的现代宗旨转变。“孩子”在旧的传统观念家庭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无条件地遵循“孝道”,机械地翻版上一辈人的观念。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伦理观念发生了大变化——孩子成了支配家庭的中心人物,他们从小就习惯“被别人服从”,而不是“服从别人”;习惯于“争强好胜”而不是“温良恭让”。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幼关系更侧重于以友谊为基础的平等关系,这势必影响到他们长大后的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由绝对服从向人格平等转变。广西大学心理协会统计“心目中的师生关系”这项调查表明,被问学生中有8%选择“师道尊严”,有12%选择“保持适当距离”,有 30%选择“教与学相长”,有50%选择“朋友关系”。从这些比例对比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希望与老师保持融洽的平等关系,而不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如果说,传统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对下一代创造意识的损害,那么,现代家庭的教育方式则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方面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为他们形成“否定一切,唯我独尊”的叛逆心态埋下了隐患。从家庭内部环境分析,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们不寻常的经历,也助长了孩子们的叛逆心理。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们大多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初期那段时间,其中不少人少年时有迷信、有幻想、有狂热,在最有抱负的年龄阶段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运动,迷信变成了怀疑,幻想变成醒悟,狂热变成痛苦的反思,这使他们较为成熟,并具有批判精神。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使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人格以及批判精神。当独生子女以“批判”的姿态出现在大学校园中,高校教育者们对此应该有所关注了。
(六)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的困惑心态。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在社会新旧体制、秩序规范的并存、交潜和冲突过程中,传统思想受到西方文化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传统的以集体,新的主导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独生子女大学生们此时又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面对异彩纷呈的外部世界,缺乏辨别和思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等思想影响着他们稚嫩的心灵。记者采访中山大学的一位独生子女新生时问,有人说,在你们未来的字典里,将消失姨、姑、叔、舅这些概念,你们不觉得遗憾吗?该生干脆利索地反问:没有用的东西难道不应该淘汰吗?诸如此类的观念与师长们教导的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反映在心理上形成了无所适从的矛盾心态。迷茫、因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清时的心态表现,会严重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品德发展。
总的来说,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较弱的实际能力相冲撞产生的矛盾心态,使他们处于两难处境:有时妄自尊大,有时又极度缺乏自信;自命不凡,却又眼高手低;既想表现自我,独挡一面,又怕承担责任而“不愿长大”。这样的心态有利他们成长的一面,但是如果对他们引导不当或他们自我控制不够,就会阻碍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
二、探寻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调适的有效途径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不断实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问题不仅是高校教育者们的新课题,而且将是今后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上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了解,结合思想教育工作找到内外调适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但在品德发展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将是引导其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首先,各科教学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矫正其不良行为。尤其是政治课应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对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幸福与牺牲,失败和成功,理想和现实等一系列社会关系,促进独生子女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了解社会规范,并将其转化成为内心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让他们接受美的教育,得到高级、稳定的情感内容的引导;让他们接受意志锻炼,接受挫折教育,从而使他们得到意志上的帮助,加强心理承受力。再次,教育学生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共青团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和“手拉手”等活动,发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让他们在受教育和参与活动中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将心理教育引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积极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除了外部教育和舆论引导外,高校教育者们还应注意扩大独生子女大学生心态的积极作用,控制其不良心态的消极影响,教会他们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还注意将一般教育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个体对象的心态特点,找到医治不良心态的有效途径。还要引导他们抛弃心理上的桎梏,丰富自己的情感,构建开放、成熟、稳健的心理状态,顺利适应大学生生活及日后的社会工作,真正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跨世纪的一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