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运维现场电气误操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尹加锋,王雁

基于变电运维现场电气误操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尹加锋,王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048000)

摘要:电气误操作的产生轻则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重则对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产生以人为因素为主,以其它因素为辅,文章在分析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倒闸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也愈来愈复杂,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变电运维人员在改变运行方式或事故处理的倒闸操作中。有时会因自身责任造成电气误操作致使发生或扩大电力事故。

1 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

1.1 人为因素

变电运维操作人员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在变电运维实践操作过程中技术水平不达标、判断能力不准确、工作态度不负责,而导致各种操作不规范行为,甚至是不正确。变电站倒闸操作主要包括八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有可能造成误操作。以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关键环节为例,其中有五个环节易出现运维人员人为原因造成的误操作。

1.1.1 操作票填写错误。

电气倒闸操作票用书面形式明确了操作任务、目的和顺序,是防止误操作事件的有效措施。填写一份正确的操作票广义上涵盖了倒闸操作的前3步:接受操作任务、填票、审票。实际中易出现下列人为原因造成操作票错误,导致误操作。调度员预发操作任务和值班员核对、接受时未使用设备双重名称和规范的调度术语,因谐音、通话声音小或地方方言造成接受操作任务错误,或受令人和发令人对同一操作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操作票和调度任务不对应。部分操作人业务素质低,填写的操作票质量差,或不根据调度命令及当前设备设备状态填写操作票,而是图省事照抄以前工作任务相似的操作票或典型操作票,而进行操作,致使操作偏离要求。监护人代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形成自填、自审的局面,难以发现纰漏。或者是审票人只看不审或审票马虎了事流于形式,这样操作票中的错误就不能及时纠正。

1.1.2 无票操作或擅自改变操作顺序

个别值班员自认为熟悉操作任务,把填写操作票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形式,为应付检查在操作结束后才补填操作票;或即使有操作票也不带到现场,操作回来后一并打勾,结果出现错误造成误操作。也有操作人员怕麻烦、求方便、要速度,擅自颠倒操作顺序,一个地点操作完再去另一个地点操作,结果造成跳项、漏项,违反正确停送电顺序,导致误操作。

1.1.3 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或不明白操作目的盲目操作

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行为是十分恶劣的,无论结果如何均应为误操作。例如某220kV变电站在处理2631隔离开关缺陷时未经调度同意擅自将该间隔的263东0接地刀闸合上,操作票内并未填写。恢复送电时并未核对现场设备的状态,按照设备停电时的操作票进行恢复送电,造成带接地刀闸合隔离开关,导致该变电站220kV东母停电,损失负荷19MW。

另外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很多是配合操作,如果只关注本变电站的操作部分,对本次操作目的不了解,操作起来就很盲目,对整体缺乏把握,一旦操作中遇到异常问题,就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处理,引起误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4 操作前未“三核对”,操作后操作质量检查不到位

走错间隔造成的误操作在变电运维事故案例中占的比重很大,究其原因是操作前未认真执行“三核对”,即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状态,就盲目操作;或者操作中一人暂时离开操作现场,另一人现场等待过程中移动了站立位置,继续操作时,两人未再次核对设备名称与编号,默认为等待人站立的位置为操作设备,导致误操作事故。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的实际位置为准,但开关柜、中置柜以及近年来在超高压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封闭型组合电气无法看到实际位置,只能依靠间接检查,若间接检查时未按照多元化变化的标准或没有进行操作前后信号的对比,就确认设备已操作到位,即进行下一步操作,导致违背正确的操作顺序,发生误操作。

1.1.5 监护不力或失去监护

操作时,部分监护人不唱票,任凭操作人操作,或对操作人的复诵,不认真核对便下达“对、执行”的执行令;也有部分代替操作人操作,或和操作人分头进行操作,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它工作,使监护使去意义,引发误操作。某变电站35kV5号接地变从热备用状态转换为检修状态的操作时,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开操作,操作人在失去监护的情况下带电装设接地线,导致身体大面积烧伤,这就是失去监护造成的重大事故。

2 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应对措施

注意以上所分析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减少电气误操作,为了更大程度的控制变电事故,运行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倒闸操作质量、降低误操作事故发生率,以人为控制为主。

2.1 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电力企业和班组应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和季节特点确定不同阶段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价,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制,明确误操作事故的责任,做到“四不放过”。

2.2 完善制度标准,增强制度执行力

规范变电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种类和标准,尤其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典型操作票的制订要科学,要在正确的基础上优化操作步骤,便于操作人员现场操作。

2.3 定期培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安全例会质量,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问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2.4 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安全监护

按照倒闸操作“七要,八步骤”规范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确电气倒闸操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全过程、全方位监护操作人的操作行为,监护人要自始至终对每项操作任务、每个操作步骤及操作人的每个举动都严格进行审核、检查、确认。对重要复杂的操作班长或值班负责人应实行二级监护。

2.5 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选择使用可靠性较强、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明确防误闭锁装置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封存保管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规范解锁程序,严格按照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控制解锁钥匙的使用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对防误闭锁装置的维护应与主设备同等对待,必须建立设备台帐。在停电检修主设备时,应按照检修工艺的要求,同时检修防误闭锁装置,特别是锁具的防锈蚀和防卡涩。加大对防误闭锁装置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使其更具可靠性和适用性,积极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除了以上五条提高操作水平的措施之外,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安全工器具应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固定的地点,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工器具;运维人员也必须熟悉当前的运行方式,交接班时发现的设备缺陷、已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倒闸操作和现场工作要交代清楚;倒闸操作应尽量避开大雾、雷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除拉闸限电和事故处理外,倒闸操作一般不在交接班和高峰负荷时进行。

3 结语

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只是从主要方面挖掘出电气误操作产生的原因,并综合性的提出了以人为主的控制措施,有利于减少电气误操作发生率,促进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鸿海,陈建辉.浅谈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J].电力学报,2006,21(6).

[2]王连辉.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J].电气技术 2008,(11).

[3]文袁灼清.莫炳超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大众科技 2008,(3).

作者简介:

王雁(1983.6-),女,山西晋城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研究方向:变电运维专业

论文作者:尹加锋,王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基于变电运维现场电气误操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尹加锋,王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