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61685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手术应用于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探讨手术过程中胆囊破裂的相关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48例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中出现胆囊破裂现象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一时期内本院胆囊未破的48例胆囊炎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耗费时间、腹腔冲洗以及引流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胆囊破裂组)最终耗费的手术时间为53.8±8.8分钟,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6.8±10.4分钟(P<0.05);观察者生理盐水冲洗量为443.2±215.3毫升,大大多于对照组的45.6±88.5毫升(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1±5.58小时,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41±4.58小时(P<0.05)。结论:在采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出现胆囊破裂的问题,如出现胆囊破裂问题应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及控制方法,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胆囊破裂;处理措施
1.一般资料
1.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48例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中出现胆囊破裂现象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一时期内本院胆囊未破的48例胆囊炎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各占50%,均为24例,(观察组64人)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处于36岁至57岁范围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其余18例属于女性患者,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有34岁,年龄最大的有58岁。本次研究对象中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有5例,存在高血压疾病的有3例,伴随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有3例,均通过B超检查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确诊,患者接受科学的内科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类型等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不存在在区别,具备研究对比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在静脉复合麻醉的状态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将气腹压力设置在12mmHg至14mmHg范围内,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胆囊破裂现象,导致胆汁以及结石溢出,进入患者腹腔,溢出量在5毫升至120毫升范围内,选择专用标本袋,装入胆囊以及结石,手术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针对患者腹腔区域进行全面冲洗,针对患者具体状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完成手术2天后将引流管拔除。对照组患者的胆囊得到完整切除,将其装入专用标本袋中,视具体情况针对患者腹腔开展清洗,如有必要则在患者腹腔放置引流管。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耗时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数据软件包开展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t和X2检验对照组及观察组相关数据比较,若P<0.05,则意味着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存在胆囊破裂问题所以需要接受腹腔冲洗,同时还需要放置引流管等,治疗过程较复杂,最终耗费的手术时间为53.8±8.8分钟,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6.8±10.4分钟(P<0.05);观察者生理盐水冲洗量为443.2±215.3毫升,大大多于对照组的45.6±88.5毫升(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1±5.58小时,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41±4.58小时(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胆囊破裂问题,很容易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而且必须要进行腹腔冲洗,很容易给患者机体带来严重创伤,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因为胆汁的溢出,很容易给整个腹腔带来污染,很可能会引发胆汁性腹膜炎,造成患者出现腹腔脓肿等问题,也增加肠粘连以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出现胆囊破裂问题,还会给患者家属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家属十分恐惧和紧张。患者胆囊破裂后通常会出现结石外溢的现象,进入患者腹腔之后很容易造成患者腹腔脓肿,还会损伤小肠等人体组织。有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患者胆囊未发生破裂[3]。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胆囊破裂组)患者存在胆囊破裂问题所以需要接受腹腔冲洗,同时还需要放置引流管等,治疗过程较复杂,最终耗费的手术时间为53.8±8.8分钟,显著长于对照组(胆囊未破组0的36.8±10.4分钟(P<0.05);观察者生理盐水冲洗量为443.2±215.3毫升,大大多于对照组的45.6±88.5毫升(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1±5.58小时,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41±4.58小时(P<0.05)。
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胆囊破裂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具体措施为:
首先,手术开展前,应全面了解各种手术适应证。对患者实施术中探查,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全面检查患者胆囊状况,预测手术难度,如患者胆囊三角存在冰冻样粘连现象,则应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尽可能减少对胆囊部位的牵拉以及钳夹,科学选择牵拉位置,准确进入间隙,控制好牵拉力度。选择无损伤抓钳,找准解剖间隙,尽量保证胆囊标本的完整性,将标本放入专用标本袋。其次,手术过程中,如出现胆囊破裂的问题,应采用钳夹,将漏出结石及时取尽,吸尽之后再选择钳夹以及圈套等工具对患者胆囊壁破裂位置进行缝合封闭,防止胆囊内溶物继续溢出,给腹腔带来污染。完成胆囊剥离处理后将标本袋取出,选择足够的温生理盐水对患者腹腔部位进行全面冲洗,视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要科学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在采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胆囊破裂的问题,如出现胆囊破裂问题应及时采取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孙敏,刘训强,滕毅山,李双喜,许宁.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4(09):47-48.
[2]姜书勇,庄岩.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04):87-88.
[3]晏承彪,张世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06):125-126.
论文作者:陈吉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胆囊炎论文; 腹腔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