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研究论文_耿正

工民建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研究论文_耿正

江阴市人民政府城东街道办事处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工民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类型建筑需要,所以在管理上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要跟上社会发展就必须实现信息化。下面就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应用展开探究,进而促进工民建施工的高效高质。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

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计算机通信及计算机自动化等手段在工民建管理过程中的大量使用对传统施工在技术及模式实施了大幅度的改造与升级,不仅有效促进其项目质量水平,也降低了建设成本、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因此,研究其施工管理有关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运用杜宇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与先进化具有非常关键的实际意义。

1工民建施工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

工民建项目在施工中,因为流程较多,工序复杂,往往出现交叉,不少施工数据需要共享和解决,若不能及时进行反馈和沟通,形成有效信息,往往会导致决策的延误,从而造成资金和资源上的损失。而以往的工民建施工管理在数据的共享和处理都是通过纸质载体,信息技术应用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和数据传递的效率,也增加了相关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给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可靠动态的数据,为决策者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制定出应对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效率。

信息技术能够为工民建施工单位在资质、执业资格、项目招投标、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管以及工程监理等各种管理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分析评价,确保数据及信息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透明化与规范化。IT技术能够为建设单位创造新的管理环境,解决时空和区域在信息传递上的不便,随时随地掌握施工人员及项目的进展情况,便于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对参与项目建设的规划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原料供应商等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能够有效防止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风险,为工民建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2工民建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2.1扩大信息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在工民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其范围主要有如下三大方面:实现了在工民建现场的办公自动化,财务统计及报表等财务数据的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进度、工作计划编制以及其它办公事务等自动化和一体化流程;通过IT技术,科学准确的全面分析统计施工项目,从而给规划的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与过去的计算模式有显著区别;在公司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运用,主要就是通过IT手段把管理中各种项目、成本核算、进度工期以及质量监管进行有效整合分析,从而给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各种即时信息,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简化工作程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健全工民建的信息管理平台

工民建管理过程的有关项目复杂且繁琐,信息量大且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来对其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此,由于项目施工进度工期长且工序流程较多,对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提出的更多的要求,要有效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针对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靠手工而无法进行统一管理的不足,由点及面,环环紧扣,实现信息技术对工民建施工管理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2.3强化信息化管理

在工民建项目建设中,信息化管理还有施工参数的设置作用,通过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条件来设置施工参数,从而有效的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系统的开发更符合实际需求,有助于施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工民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的同时,管理者都对施工进度及工程成本非常关注,因此信息系统监理工程进度及成本控制之间的联系,依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及时计算出管理实际成本,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比较,能够准确提出成本控制建议及预测成本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其项目施工管理阶段,通过施工工地的具体情况,把各种数据录入到系统中,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系统利用各种提示,有效降低录入失误,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利用系统各种强大功能,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4实现工民建的信息化规划

工民建工程企业多为特大型、大型企业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应先做好企业信息化规划。采用引进专业高端的咨询企业,深入分析企业现状和现在发展存在的不足,着眼于企业发展前景,完善和调整业务流程、规范、内部评价机制与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优势,从企业战略分析、监管、决策、评价、反馈等不同维度发现问题及可能面临的困难,总结信息化应用需求,从而为制定适合集团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构建先进的集团信息化架构与实施蓝图奠定基础。合理的信息化规划,为工民建施工单位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动力,成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5提供工民建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与信息交流问题有关,如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看,工民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协调与信息交流十分重要性。为此,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构建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工民建企业管理人员会同信息技术人员应基于信息技术为平台建立起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数据库并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网上查询、网上采购、网上投标等,实现高度电子商务;利用信息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网上虚拟组织,为工民建企业工作人员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性的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的效率,提高了决策的时效性,注意该软件可以项目为主也可以公司为主,形式并无固定,视实际情况而定。通过该软件,工民建施工项目经理在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召开会议,及时与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沟通、交换信息、资料等工作,例如会签图纸、文件等;工作施工人员也可通过该平台将工程质量监测数据上传到公司总部系统,让管理人员进行质量评定,进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等工作。

结语:工民建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工民建市场竞争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工民建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不仅利于提高工民建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也能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建凯,王永波.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试分析[J].城市建筑,2013(12):142.

[2] 蒋轶.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探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18):47.

[3] 侯宏.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探析[J].工业b,2015(67):00031.

论文作者:耿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研究论文_耿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