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浦东新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浦东新区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浦东新区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浦东开发六年来大规模和高效率的投资,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长28.6%,1995年又达到22%的高速度。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发展基础较差,起步迟,暂时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浦东开发开放的目标是要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在本世纪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能否担负起如此重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浦东开发一开始就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之具有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于80年代。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首次将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使用,从此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持续发展更被提高到了全人类共同发展战略的高度。因此,研究和解决浦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不仅是浦东开发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迫切现实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人类共同发展战略背景的国际性课题。

按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定义,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实际上意味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平衡,在发展中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使之不受损害乃至得到保护。

一般认为,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通过教育和技术进步积累人力资本,以此来提高开发新资源的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拟从人力资源、环境、教育、科技等诸方面对浦东新区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人力资源开发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据1994年统计,浦东新区总人口已达146.2万人,其中社会劳动者人数105万人,从105万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4.43%,第二产业占59.0%,第三产业占36.57%。从浦东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应该说,劳动力总量是丰富的,劳动力产业构成也比较合理。但是,由于人口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劳动力文化构成也相应偏低。

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第一资源,浦东新区要快速发展,尽早达到以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国际一流水平,必须具备足够的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然而,新区现有劳动力资源中人才数量明显不足,据1994年底新区劳动人事局组织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3.59%,比上海市少6.12%,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54人,与上海市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06人相比,差52人。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则相差更远,如日本东京,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以上,新加坡、香港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有1500—2000人。[①]

为把浦东新区建设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新城区,需要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是:加快发展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迅速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着重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物耗、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与国际最先进的工业结构接轨;发展以都市型、生态型、出口型为特征的集约、高效的农业,在规模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增加农业的附加价值。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将随之不断优化,对劳动力构成和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浦东新区人力资源现状无论在数量上、结构上还是素质上都存在深刻矛盾,制约着新区的开发建设。要走出人才资源瓶颈,宜通过下述四个途径解决:

一、从海内外招聘人才,吸纳尖子,造就一支少而精、创造型的,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专家队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因素越来越直接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条件下,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一生中不断更新知识,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专家、学者,是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新区应当从海内外招收有各种专业特长的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尖子,在新区各重要岗位上服务,创造条件和氛围,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开发建设新区各行各业的跨世纪领头人。

浦东新区的经济是跨跃式的超常规发展,解决浦东新区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也必须用非常手段。通常认为,引进和培养是解决人才短缺的两种基本手段。从浦东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引进人才仍应该成为能解燃眉之急的有效方法。比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功能发挥,有赖于15万左右银行职员入驻各金融机构工作,新区在短期内培养如此数量符合要求的银行职员,显然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放宽政策,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浦东施展才华,才能满足浦东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的需求。

二、大力培养大中专学生,形成一支业务、技术骨干队伍。世界发达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创造型的智力劳动者,也需要大批应用型的智力劳动者,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大学或中专的专业训练。浦东新区近期内不必急于扩大大学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这部分人才暂时主要依靠浦西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培养和输送。然而大专和中专教育,则应该大力发展,以培养更符合浦东开发和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成为新区各行各业的骨干队伍。

三、推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操作型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在新区这块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开发,必须妥善安置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参加新区建设,工程完成后,也会有一部分人沉淀下来,成为浦东新移民。主要由这两部分人组成的操作型劳动大军,在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亟需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素质。要开展各类岗位知识教育,强化职后教育,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四、构建转岗机制,对付结构性失业状况的出现。70年代以来,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一支长期难以解决的结构性失业队伍。浦东新区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也难免出现结构性失业队伍。据专家预测,在迈向21世纪的浦东开发过程中,继1993—1996年出现的城建、基建、民建人才需求高峰之后,1995—1998年将出现涉外贸易、出口加工人才需求高峰;1998—2001年将出现现代经营管理、跨国金融人才需求高峰。[②]在这三个需求高峰转换过程中,不仅操作型劳动力会相对过剩,而且不少智力型白领劳动者也将尝到失业的苦楚。这是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对此,新区应做好前瞻性研究,早作运筹。其中拓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构建转岗机制,则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1世纪是智慧至上的时代,浦东开发能否建立起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是重中之重。

注重保护和治理的整体效果以提高环境质量

浦东开发开放六年来,在高速经济增长和广大农村地区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保持了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空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浦江沿线城市化部分符合三级标准。但从总体上看,新区环境质量仍不够理想,特别是水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控制,对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浦东新区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能保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得益于城市绿化的迅速发展。新区建立以来,政府在环境绿化方面投放了大量人力物力。杨高路、张杨路和内环线浦东段修建时,都留出了宽达数公尺的绿化带,住宅小区设有较高标准的街心花园和公共绿地,全区绿地从1990年的167公顷增长到1994年的644公顷,1994年人均绿地面积为4.4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33%,远远超过了上海人均水平。

加大工业废水处理力度,工业污染控制有力也是新区能够保持环境质量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逐年下降而经处理排放量,达标排放量和纳管率均大幅度提高。目前排入区内河网水系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BOD、COD和总磷等,水系以有机污染为主,重金属基本不超标。据统计,至1994年底,在环保部门注销的污染严重企业已达52户。与此同时,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在新区落户,对新建企业的“三废”治理严格实行“三同时”,在工业区实行集中治理和集中供热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企业排污对环境质量的破坏。

在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的同时,新区水环境却仍有恶化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河道淤泥的次生污染;二是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取代工业废水污染成为新区水质恶化的主污染源,三是由于人口增加导致垃圾数量大增,亦是新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了巨大努力,但形势仍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原有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二是条块割裂的管理方式与环境治理的整体性要求存在深刻矛盾,导致资源的严重错置和浪费;三是市民的环境意识差,与新区环境保护追求的高标准不相适应;四是社区建设滞后于居民迅速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展望新区环境质量,空气环境将得到继续改善,主要原因是环城绿带的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③]上海环城绿带浦东段自三岔港向南,经高桥镇北侧沿规划中的浦东铁路至孙小桥,然后经周浦镇向西,在三林塘过江。在全市26个地块中,浦东占11块,共44.58平方公里。上海环城绿带建成后,浦东部分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34万吨,吸收二氧化硫156.33万吨,放出氧气6.26万吨,年滞尘量达5.68万吨,蓄水量高达781.32万立方米,调节温度的效果相当于13.02万台空调/小时的作用。加上占地140公顷的中央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建设,浦东空气环境的改善应该说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在水污染这一浦东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由于情况复杂且惯性较大,短期河网水体质量仍将缓慢恶化。但是,应该看到,工业污染退居次要地位这一事实虽然表明环境保护遇到了新的矛盾,同时也说明新区在环境治理方面有能力遏制生活污染对水环境构成的威胁。因此可以认为,新区水环境再经历几年缓慢恶化之后,将会渐趋稳定,然后再向改善的方面转化。至于稳定和好转何时来临,则取决于诸多因素,而最根本的则取决于前述四个方面的矛盾的解决程度。

扭转新区水环境恶化态势,近期内可采用地下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办法,筹措环保资金,迫使企业压缩对地下水资源的使用,使其转向循环用水和利用可用地表水资源。通过这一措施节约下来的优质地下水可用于生产居民饮用水,并实现罐装化和微利销售。在居民生活用水中,饮用水不过1%,实行饮用水罐装化之后,其余生活用水的水质问题已非燃眉之急。

当然,饮用水罐装化只是解决水污染恶化的治标之法,治本的方法还是要通过科技的进步,管理的改进和政府对环保事业的投入来彻底解决水污染恶化问题。

环境的自净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再生性资源,污染的经济性质也是一种对资源的利用。浦东环保资金首先可考虑用于粪便的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如建立大型沼气池或建立以生活垃圾为燃料的电厂和大型沼气系统,用于向居民供气供电,或者建立以粪便和生活垃圾为原料的颗料肥工厂,以根本上解决浦东水污染恶化问题。

环境污染和治理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至于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污染,边治理”,两者之间并无绝对界限。在任何发展水平上,治理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同时在任何发展水平上,都可能出现一些留待明天治理的环境债务,只要这种债务能有足够的补偿,就不违反持续发展原则。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高速经济增长中控制污染是可能的。60年代,只有中等收入水平的日本已开始在污染控制方面大量投资,从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其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了83%,而经济规模则增长4倍以上,这一经历无疑值得同样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浦东新区借鉴。

教育要在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上继续高强度投入

浦东新区教育事业起点较低,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已取得长足的发展。

由于入学年龄人口高峰的到来和大批浦西动迁人口的双重影响,浦东教育事业近年得到超常规发展,教育经费超常规增加。为了适应浦东开发开放的需要,新区近年来对各类学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改建、扩建和规划布局。1994年改扩建学校数达到28所,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1993、1994年两年新开办学校共30所。1994年在校学生达到262953人,比1993年净增8742人,年增长3.4%,其中中学生增长近万人,增长率达16%。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1994年在校生人数达11215人,比上一年增加2271人,增长25.4%。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由1993年的9117人增加到10215人,增长率达12%。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在校生数1994年达到216272人,比1993年增加近万人,增长75.2%。社会力量办学学生人数由1993年的43989人增加到57291人,增长近1/3。

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作保障。1994年,新区、乡两级财政拨出教育事业费和基建费达4.23亿元,比1993年的2.54亿元增长66.9%。1994年新区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1.45%,比1993年的1.12%增长33%。区级财政用于教育的基本建设费用为5589万,是1993年的2.67倍。高强度的教育经费投入,使校舍建筑面积由1993年的101.58万平方米增加到108.78万平方米,净增7.2万平方米。全日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366.1元,比1993年的250.2元增长46.32%。大幅度的教育经费增长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的物质保证作用。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教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对稳定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1994年,全区初中会考合格率达97.87%,82.13%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比1993年增加17%。

浦东教育事业近年得到超常速度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各级领导对浦东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因为受中学入学高峰和大量动迁人口导入对教育造成的压力。用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浦东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教育设施的先天不足,欠帐太多,短期的高强度投入仍难以填平多年欠帐所造成的缺口。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戴海波最近为《浦东开发》杂志撰稿提出:“必须坚决摒弃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教育的陈旧观点,使教育与经济尽快形成以适度超前发展的教育带动经济起飞,以经济起飞进一步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然后再使教育在高起点上启动经济发展的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态势。”他认为,“九五”前三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NP比例应上升到2%,本世纪末达到3%,二十一世纪初达到4%。再辅之以社会集资等渠道投资,浦东教育事业的发展才可望达到持续发展的要求。

浦东教育发展另一个重大问题是要不要办大学的问题,这在社会上曾引起广泛注意。持赞成意见的人从浦东开发的地位和作用角度来论证办大学的必要性,认为浦东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它的高起点、高标准逻辑地导出必须创办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浦东开发依托上海,它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可以由浦西众多的大专院校培养和输送,办大学投入周期长,远水不解近渴。以笔者陋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大学不光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还能产生科技进步、学术氛围的营造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影响的作用,因此,在浦东创办一流大学以适应浦东开发开放长远目标的需求,当是毫无疑问的。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可以暂缓摆上议事日程,但应该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比如在适合办大学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预留地块,筹集必要的启动资金等等。

组建跨国公司联盟以引进高新技术

开发浦东的宏伟目标,以及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发展战略,对新区科技产业,科技事业以及运行体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浦东新区科研基础薄弱,劳动密集的粗放型产业结构占绝对优势与产业发展的高要求产生深刻矛盾,加速高新技术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发展的土壤,是新区科技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把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利用浦东开发优势,以市场换技术,与国外大公司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联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寻求在短时期内形成一批支柱产业,争取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至1995年底新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501家,总投资142.45亿美元,协议外资91.4亿美元。其中金桥出口加工区已累计引进项目298家,投产124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占区内项目总数的2/3以上。今天的金桥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标准工厂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博览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至1995年底已累计引进项目29个,具有投资数额大、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量大和回报率高等特点。

根据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新区作出了创建“生物医药谷”的重要决策,还专门研究并制定了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在新三年的开发中,生物工程产业发展要围绕“生物医药谷”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新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六年来在科技进步上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从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没有形成。科技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得力的服务体系和健全的法规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长链,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国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在浦东新区虽然有所改进,但从总体上看,矛盾仍然很突出。

二、对科技投入不足。对R&D的投资作为科技政策的重要支撑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起着极其重要作用。据调查,新区大中型企业1993年对R&D经费投放只占销售额的1.3%,低于全市1.8%的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更大。

三、技术创新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市民科技意识尤其是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压力,承担风险能力低;区域性技术创新的法规、机构、程序等机制不健全,不配套;信息不畅、网络不全等等。

根据新区经济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高要求,新区有关部门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000年和2010年科技发展目标和建设四大科技工程的设想。[④]提出以技术进步促经济增长的目标为:至2000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到2010年达到65%左右。到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区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达到200—220亿元,占新区国民生产总值25%左右。到2010年提高到30%左右,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到2000年,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金融、外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基本实现电子化;政府行政机构实现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网络化。到2010年,建成信息高速公路,交通实现立体化,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基本建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到2000年,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设施化农业,培育一批名、特、优绿色食品,初步建成现代化城郊型农业。到2010年,通过高科技,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现代设施化农业。

四大科技工程:一是“东上海科技成”工程,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迁建和科技馆、天文馆建设,在浦东建成一批跨世纪的具有较大规模和高水准的上海跨世纪现代化科技设施。二是浦东“信息港”工程,建设浦东段信息传送网,信息服务网,包括金融、商业、经济、科技、行政信息网。三是浦东“生物医药谷”工程。四是“第三产业电子化”工程,主要通过推广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及设备,使第三产业达到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面对如此高标准的科技发展目标,依靠浦东现有科技力量自然是难以实现的。浦东新区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引进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走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重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和资金。复旦大学一项研究报告认为,跨国公司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动力,在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国际技术转让中具有其它机构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们既是世界技术变革的中心,又是技术国际转让的主要载体。一般而言,利用跨国公司技术的途径主要是直接投资、技术贸易和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由于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中具有内部化倾向和对外直接投资是“雁型结构”的特点,通过引进直接投资得到的往往是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的技术,而不容易得到处于成长期的技术。通过技术贸易引进技术,也往往会因为技术市场的受阻和管理经验方面的问题而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建立战略联盟,是加快浦东科技进步步伐的比较可行的途径。

所谓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相关或产品相关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预期和企业自身经营目标的考虑而采取的临时性的联合或合作的一种形式。这种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新战略8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被誉为“本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战略联盟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加快世界经济变化的催化剂,参与联盟的跨国公司变得越发强大,公司所属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相反,游离在联盟以外的公司或国家则越来越被甩离“中心”,与“中心”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经济格局变化的态势客观上要求中国,特别是落户浦东的国内大公司积极参与到战略联盟的行列中来。只有多层次、全方位地与外国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才有可能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带动浦东、上海乃至长江流域的技术进步,跻身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

浦东科技发展的对策之二是要促进浦西科技资源向浦东转移。浦东是上海的一部分,与浦西仅一江之隔,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浦西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吸收浦西已有的科技成果到新区实施产业化,并吸引浦西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有技术力量的企业,到新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浦西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由于场地等因素难以进一步发展,可以与国外合资迁到新区,既可扩大生产规模,又可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一举多得。此外,吸引外省市企业参与浦东开发,以及培育民营科技企业等措施也不能偏废。国外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风险企业每100万元的R&D经费要比大企业多开发6倍的高新技术产品,而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比大企业和政府科研机构同行高2—4倍,R&D经费却低50—70%。我国的联想、四通、巨人、方正、时代等民营企业的崛起,证明民营科技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注释:

①《浦东开发》1995年第10期第30页

②’96浦东新区社会发展报告第49页

③’96浦东新区社会发展报告第29页

④《浦东开发》1996年第1期第10页

标签:;  ;  ;  ;  ;  ;  

浦东新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