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联体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联体论文,走向论文,趋势论文,国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领域里的一种趋势。欧共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等,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发展中国家也正在进行建立经济一体化的尝试。苏联解体后,随着独联体的建立,成员国之间一体化步伐也正在加快。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独联体国家间的一体化还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问题。
一、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
独联体的建立与前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有着必然的联系,是苏联解体的直接产物。独联体建立后,除苏联波罗的海3国外,成员国已发展到12个。作为新的多边组织形式,独联体经历了“草草初创、激烈争吵、协商求同和相对稳定”等几个发展阶段。其间,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逐步上升为各国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成立之初,重新实行经济一体化就成为摆在独联体各成员国面前的迫切议题。早在1992年2月,各成员国签署了《关于遵守独联体范围内合作原则》的明斯克宣言。从“文明离婚”到实行经济一体化,是独联体国家的现实选择。独联体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有其内在的、复杂的客观必然性。
(一)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是各国进行改革,摆脱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客观需要。苏联解体后,各主权国家经济独立性加强,同时又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经济问题,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建立新型的经济空间。独联体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民族彼此混杂,语言基本相同,经济联系紧密,利益相关,客观上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1992年以来、各国都在致力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并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构筑关税壁垒。但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紧密的经济一体化过程,才能共同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推进改革的进行。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各国经济联系的中断,相互间减少供货合同数量,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加剧了经济困难和生产力的破坏,导致许多部门企业原材料短缺以及产品没销路而停产、半停产。比如俄罗斯减少对其他国家生铁、黑色金属轧材、石油天然气以及机器设备供货;乌克兰也没有完成对俄罗斯煤炭、黑色金属、化工等重要原材料和设备供货合同;独联体各成员国间肉类、奶制品、糖果等供应减少30—90%等等。据预测,如果完全断绝这种经济联系,俄罗斯最终消费将下降1/3,其他国家则只有目前的1/6。第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各国,在周边国家处于危机和战乱之中独自进行改革和经济振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是各国相互依存,经济上相互补充的需要。前苏联70年的计划经济,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分工,各共和国之间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了十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比如,俄罗斯是其他成员国主要的能源供应者,但同时也需要从别国得到煤、有色金属、轻工产品和食品等;白俄罗斯工农业发达,但缺少工业原料和能源,大部分石油从俄罗斯进口;乌克兰需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5000-6000万吨,占需要量的40-50%;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前苏联农副产品和原料供应地,但机器制造业落后,加工工业也不发达,70%的日用消费品靠进口。
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前苏联共和国一级的交易输出占出口额的比重来衡量,前苏联为75-80%,俄罗斯为65-70%,其余国家都高于这个水平,其中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和亚美尼亚高达95-97%。独联体成员国之间这种紧密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不会因为各自成为主权国家而中断,这种既成的经济互补性和利益关系,是独联体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原因。
(三)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是西方援助不到位,不得不通过走一体化道路寻求经济发展的结果。当各国独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曾许诺给予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各国大量经济援助,至今日,许多援助速度放慢,迟迟不到位。如1992年美国宣布2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实际上只兑现150亿美元;1993年西方七国许诺提供430亿美元援助,结果仅兑现50亿美元,若包括减免50亿美元债务在内也仅100亿美元。况且,对独联体各国而言,这些援助与其经济恢复和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规模相比,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与亚太和北美等新的投资热点相比,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各国的投资也不十分热衷。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大多数国家意识到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乌克兰在与俄罗斯中断贸易往来后,在西方不可能提供大量援助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原主要能源供给国恢复了关系。因此,独联体要想发展,只有结成一体,才能更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和内部协调发展问题。
(四)欧共体等一体化组织的示范效应,推动着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30多年来,欧共体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加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的建立,向完全经济一体化推进,取得了许多进展,经济实力增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优势。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已取得或正在取得相当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些示范效应对于生产速度下降,处于经济危机的独联体各国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尽管联盟解体之初各国首先考虑的是各自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但很快就迅速加入独联体及实行一体化的问题达成共识。
此外,独联体经济走向一体化也是确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所要求的。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传统的计划体制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都对世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缺乏有效的作用,并且有损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利益,导致国家间政策冲突和经济摩擦。这样,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平等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协商基础上制订政策措施,设立超越国家的经济协调机构日显重要。这也正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独联体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独联体建立之初,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此起彼伏,威胁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加深,为此,它们认识到,有必要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经济关系。
1992年7月6日,独联体各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为调节独联体国家间经济争端,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经济法院。此外还通过了建立独联体经济委员会的建议,作为调节独联体国家间外贸市场的协商机构。
随着要求加强独联体的呼声越来越高,1992年10月9日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了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各国共同签署了关于独联体国家经济立法相互接近的协议,就成立经济协商管理委员会达成了共识。此外,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亚美尼亚6国还签署了保留“卢布区”,实行统一货币并协调金融信贷政策、建立跨国银行的协议和决定。
进入1993年后,独联体迫于日益严重的形势,更加坚定了实行一体化的决心,并加快了一体化的步伐,签署了经济联盟宣言、建立核心国经济联盟和新型卢布区[①]。
1993年1月22日,独联体国家元首在明斯克举行第8次会议,鉴于共同的利害关系,会议最终达成了妥协,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跨国银行、调节有价证券跨国市场等决定。4月16日在明斯克召开的第9次元首会议,专门讨论了独联体未来的命运以及如何巩固的问题。5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0次全体元首会议上,各国一致表示了实行经济一体化和建立共同市场的决心。9月24日,独联体首脑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议,正式签署了建立经济联盟条约。这可以看作是独联体发展新阶段的开始。该条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发展共同经济区”,即“在新的市场基础上重建可以自由调配商品、劳务、资金、劳动力的统一空间。”条约虽然涵盖了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但经济联盟本身“为独联体国家企业建立共同的康采恩股份公司、工业金融联合体创造了条件”。
作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最新标志是1993年12月24日于土库曼斯坦首都举行的全体首脑会议通过的《阿什哈巴德宣言》。1994年4月15日,独联体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两项决议,一是建立经济联盟委员会,以保证经济联盟的有效活动。二是建立自由贸易区,在相互贸易中逐步取消关税、非关税限制,逐步向关税同盟过渡。这些表明了独联体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独联体各国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的意愿开始成为现实。9月9日,独联体各国首脑又一致同意,建立经济委员会,以加强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协调独联体内部能源、交通和通讯,负责管理独联体国家的公共财产。10月21日,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第16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签署了《独联体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备忘录)》,《独联体一体化发展的前景计划》,还签署了建立支付同盟和关税同盟协定,并成立经济联盟跨国委员会。至此,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1995年5月26日在明斯克举行了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尤其是关于建立跨国货币委员会的协议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三、独联体走向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独联体走向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其他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尤其与西欧经济一体化相比,一开始就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是在原有分工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走上一体化道路。西欧一体化反映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贸易伙伴,国际分工获得深入发展,从而加速了资本国际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客观上要求经济上相互渗透的国家间共同协调经济政策。可见,西欧经济一体化是战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前苏联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生产力布局角度出发,实行专业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国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弊端:(1)各共和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有些国家只能生产和提供初级产品。(2)一些共和国对大国,尤其对俄罗斯过分依赖,造成经济发展畸形和生产力水平长期落后。苏联解体后,各共和国相继独立,使原有的一体化受到支解和破坏。现在,是在新的条件下,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打破原来不平等的分工体系,重新走上平等互利的一体化道路。这种新的一体化也改变了原来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为有效竞争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有利于独联体各国从本国国情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并发展各国经济。
(二)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一体化的特征。1991年12月,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使西欧各国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从建立关税同盟到1993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实现欧共体各国商品、资本、劳动力、人员的自由流通。为此,欧共体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波折。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超国家机构,即经济联盟跨国委员会。1993年1月22日在明斯克举行的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了独联体章程,成员国将形成共同的经济空间,并在集体安全和政治上进行合作。5月14日,正式成立协调协商委员会,随后签署了成立跨国银行的协议。9月24日签署了经济联盟条约,规定各成员国保持统一的经济区,资本、劳动力、商品可以自由往来,解除关税等等。
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如此之快,有其特殊的主客观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前苏联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经济上联系密切并相互渗透,处于统一的货币金融体系等等。苏联解体后,协调经济关系,保持政治一致,自然就提到日程上来。
当然,独联体的经济一体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不能不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们是:(1)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作为政治一体化的标志,并不是长期经济一体化推动的结果,因而有可能通过政治一体化来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2)虽然于1993年规定了统一的经济区,允许资本、劳动力和商品自由流通,但各国彼此间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短时间内难以实现;(3)虽然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6国签订了建立统一卢布区的协议,但随着旧卢布区的瓦解,各国相继发行本国货币,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货币汇率,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4)各国在协调行动方面,还不可能制订统一的经济政策等等。
(三)独联体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其所处的地位不同,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以及地区合作日益明显起来。从综合国力看,独联体国家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俄罗斯,人口占前苏联的51.3%,在独联体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独联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乌克兰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前苏联的16.5%。三是其他国家,经济力量相对较弱。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自然资源条件参差不齐,不能不使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参与一体化的程度,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构筑新的经济关系,或者进行双边合作,或者参加多边合作及地区合作。
1990-1991年各国间签订了许多双边协议,重点是贸易和经济合作。如1990年12月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的合作条约等。1994年2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建立货币联盟的协议;俄罗斯与阿塞拜疆达成了合作开发石油协议。1994年初,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关于建立两国统一的经济区条约,以及关于1994-2000年加强经济一体化协议。所有这一切是为了确保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两国间自由流动,以及实行协调一致的信贷结算、预算、税收、价格、关税和货币政策。1994年3月,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条约》。
关于多边合作,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共同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乌克兰、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也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
1993年初,中亚5国就联合发展问题举行会晤,各方一致主张在经济、金融和其他领域实施协调一致的政策;1994年7月8日,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在阿拉木图签署协议,创建经济和军事联盟,10月份3国就一体化机制达成了一致意见。此外,1992年11月28日,中亚5国与阿富汗签署了“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宪章,可望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集团;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双边合作也逐步加深,有关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设想的内容日渐丰富。
但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在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各成员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各有各的打算,使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带有离心倾向。这里首要的是指处于中心地位的俄罗斯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俄罗斯的长远利益在于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以确保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盟主地位,对市场更大地介入;但又不想背上包袱,力图收缩其向独联体其他国家提供的单向援助,改变不对等的贸易和援助方式。比如改变原来中央指令性计划下的不合理价格体系,廉价提供能源,高价购买消费品的状况,提高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向世界市场价格靠拢;不履行与他国签订的卢布区协议,于1993年7月单方面宣布旧卢布作废,以减轻向其他国家无偿提供卢布的负担,迫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退出卢布区并发行其本国货币,这给两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独联体其他国家,尤其是中亚5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独立之后面临许多困难,加入独联体符合它们的利益。如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说:“我们单独一国无法生存,只有在一起,才会有力量。”大多数国家也把独联体看作不受外来威胁,保护自己的独立地位,发展经济的要素,认为独联体可以起到抑制和平衡俄罗斯权力的作用;但又存在戒心,从主权和经济独立角度出发,不愿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和对俄罗斯过分依赖。如乌克兰担心丧失主权,当1993年9月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签订经济联盟条约时,乌克兰则以联系国身分与会。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维系独联体的主要支柱,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建立了超国家的经济委员会,进行经济政策调节。这个组织的表决权根据经济实力来分配,其中俄罗斯拥有50%的投票权,乌克兰拥有14%的投票权,而通过一项决议则需要得到80%的选票,小国地位不利。不过联合是主流,是大势所趋。曾对独联体持反对意见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表示:“独联体是实际存在的,我们没有比它更好的东西,这是把我们联合起来和相互联系的唯一机构”。
2.独联体由于创建不久,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独联体自成立以来,基本上未能创建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以协调成员国间的经济和战略政策。特别是利益的不均衡性,形成独联体内部对一体化持不同态度,因而有关一体化的协调往往停留在纸面上。作为权力机构的首脑会议软弱无力,是一个没有明确程序的非正式团体,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讨价还价;由于没有政治上的约束力和限制,签署的协议没有兑现。
改革的失误和经济联系的中断是导致独联体各国经济滑坡的主要原因。独联体建立后,在经济协调与合作等实质性方面建树不多,无法阻止生产连年下降。1994年上半年,独联体各国国内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平均下降20%,工业产值减少27.6%。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国家贸易不平衡,支付困难,在原材料和能源向世界市场价格过渡中涨幅超过了承受能力。过去,可以用行政手段解决贸易差额;现在,必须用市场手段解决国家间的贸易差额。因此,需要独联体通过经济联盟跨国委员会这一超国家机构,取消贸易的非关税限制,共同降低或取消税款,寻找偿还债务和贷款的新途径。
3.建立货币区及其相关问题。为使独联体国家间的经济联盟顺利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各国间及各国内部实现一定的金融自由化,同时不应忽视投机性的资本活动和汇率剧烈波动的可能性,因此重要的是在汇率及金融市场的监控领域实行政策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管理机关——货币联盟或货币区就是必要的了。
1993年秋建立“货币区”的努力失败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发行了本国货币。采用本国货币后立即引起了“抢购风”,激化了通货膨胀。实际上,各国受制于苏联的货币,尽管各国制订并实施本国的财政紧缩计划,但都无法摆脱俄罗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因此,遵守共同的货币制度,是独联体摆脱这一困境的重要条件。而1993年秋“卢布区”的崩溃,只能说明在复杂的经济结构条件下,建立大规模的经济联盟组织的长期性。
4.私有化问题。独联体国家实行私有化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行更专业化的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重组等等。然而私有化的步履维艰,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困难重重,使经济恢复缓慢,资金短缺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波兰等相对成功的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迅速的私有化要求具备强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迅速安置劳动力的发达的劳工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工人的专业化再培训等等。这些同样是独联体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所必须的要素条件。
民族问题和领土纷争也是独联体一体化的障碍。独联体成立第一年就曾因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处于瘫痪状态。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土争端所导致的武装冲突,另外,在边界划分、财产分配和解决公民权等问题上各国间还存在着许多潜在矛盾。
上述只是前一阶段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暴露得比较明显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与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大实现一体化进程的难度。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独联体走向经济一体化,既是当今国际经济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又是独联体各国发展和摆脱危机的现实选择;既有实现一体化的基础,又有需要克服的障碍和困难。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不是简单复旧,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尊重各国主权和国家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各国间经济联系,实现新的一体化。
注释:
① 由于俄罗斯的苛刻条件和一些国家先后发行本国货币,原先设想的卢布区没有实现。
标签:独联体国家论文; 经济一体化论文; 哈萨克斯坦总统论文; 经济论文; 俄罗斯乌克兰论文; 乌克兰冲突论文; 苏联解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