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班长”宋某
徐永吉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 730799
摘 要:近几年来,班主任工作卓有成效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启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从学生中选拔确实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这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但关键是学生干部的人选,特别是班长的人选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长 问题解决 案例 研究
一、案例背景
宋某,男,18岁。该同学聪明伶俐。假期补习班招生时,就知道帮我开条据。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两次月考成绩分别为班上14名、12名,在班内小负盛名。让他当班长,肯定是班主任老师我十分得力的助手人选。
鉴于宋某平日在校内的表现,加上是新组建的班级,对其他同学了解甚少,宋某理所当然地被推上了班长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他的工作很突出,班上卫生打扫、黑板前讲解题、班级学习、纪律样样出色,宿舍工作也有改善,深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案例过程
随着工作的深入,问题也就出现了。面对着鲜花与赞誉,权力与掌声,宋某的脾气也逐渐大了起来。和同学说话的态度变得恶劣,甚至于骂人,自我感觉好极了。大多数学生惧于班委的威力和各方面的考虑也不和他计较。但是,矛盾总是要浮出水面的,终于有一天,宋某在教室内抽烟,被我逮了个正着,此举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触碰了学校纪律的底线。
三、问题解决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感到非常痛心与遗憾。由于宋某的现实情形,我不得不撤换了他的班长职务,削减了他的一部分权力,尽力地挽回他的纪律性。按学校的规定,请家长来校,协商对宋某的处罚。按规定,应该让家长领回家反思两周,但考虑到补习学生的实际,我给减为回家反思一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无论如何事已至此,接下来,在宋某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我还是始终要倾注我关注的目光,常与他谈心,找他周围的一些学生了解他的情况。
宋某应届毕业于会宁二中,一直比较散漫,纪律松懈,好出风头。考虑到班大人多,教室座位得到了我的照顾。在前面第四排坐了一周左右以后,就未打招呼跑到教室最后一排。说法是他的上年高考分数,坐在前面其他学生有看法,只要自己操心,坐哪儿都一样。实际情况是坐到前面老师盯得紧,提问次数也多,就跑到最后一排,与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两女生搞亲密去了。经过与两个女生家长的面谈,及时纠正了这两个女生的轻浮思想,宋某的座位也调远了。
四、案例反思
由于生活在有四个女儿、男娃娃就他一个的家庭,宋某自然是家中的宠儿。又因为他精敏、能干,自然也会是家族甚至于他生活圈里的宠儿。他遇到的挫折不会太多,周围人顺着他,宠着他。班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却是班上最大的“官”,班上近九十名学生,自然都在他的领导之下。由于他的个性,他锋芒必露,难免不与我再次发生冲突。宋某上课不专心听讲,曾当着全班同学面质问我:“你为什么骂我?”在被我抓住在教室抽烟的情况下,不向我认错,而是两次去找校长评理、签字。作为他的顶头上司,我从他身上想到的很多很多,如果当初我给他的所谓“权力”小些,或者与他多一些沟通,等等,或许结果不会是这样。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他的性格的形成又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受教育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看起来,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要常沟通,否则,不知哪一环节,迟早总会出现问题的。
与班长宋某之间发生的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深刻的,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一个班主任老师来说,只有敬业精神,缺乏工作的艺术,是很难当好班主任的。《三字经》有句话:“教不严,师之过”,这句话对我及我们的学生应该是适用的。为此,除了整体要求与个别谈心,我们先后于2015年10月25日、2016年3月20日召开了两次学生家长会,表彰了学习成绩优异者与取得了明显进步的同学,指出了班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与问题学生的家长会后做了交谈。告诉这些家长,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乃至一棵有用的树,都必须要经过修剪的,何况我们的学生从初中升上来就带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良习惯。高中三年没有得到“修剪”,现在高三复读,如果再不加以改变,将是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状况及其素质的。只有从学生的点点滴滴抓起,这样才会比较有成绩。
参考文献
[1]段玉霞 班主任工作浅析[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2]杜丽君 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丹东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3]钟炜华 浅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4]张青 翟伯泉 浅谈如何做好职高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3期。
[5]王雅菲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论文作者:徐永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学生论文; 班长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 班上论文; 家长论文; 两次论文; 案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