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研究论文_谢洪全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研究论文_谢洪全

黑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驿马山风电场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和资源,但是能源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科学界陆续研发新型能源。而风能是可再生性能源,它在我们国家的运用较为普遍,其开发的难度较小。另外,风能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是很小的,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即可产生较大的能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研究

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风力发电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风力发电的产能上,以及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1、我国风力发电的产能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风场资源丰富,利用风能可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这些风力资源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例如西北地区、华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我国20世纪实现了对小型发电机的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缓解和满足了农牧民和岛屿地区人们的用电需求。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目前许多重大的风力发电设备主要就建于东部沿海地区,很多风力发电设备建于重大的跨海大桥周边,其他主要分布于多风能的丘陵地区。当然,我国风电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些年由于风电行业的无序发展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风机事故、弃风限电现象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之后国家要求各地区相关部门在审核风电项目时,要提交申请给国家能源局,有效地遏制了地方政府无限制风能资源开发,也解决了风能过剩的问题。近两年,部分经营不好实力较弱的风电企业退出市场,我国风电行业走向成熟化,并实现稳定发展的业态。

2、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方面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主要还是来源于西方先进国家,所以,我国的许多风力发电设备仍处于从国外购入阶段,缺少自主生产重要核心部件的能力。此外,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单机容量日益增大;风力发电优势很多,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运营成本较低,市场化前景广阔。使沿海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提高,降低了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污染性气体的排放量。

二、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1、风力发电和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技术

①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技术。从整个风力发电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电力电子变换器,并且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特征表现在多方面:使用面较为广泛,可以有效地用于大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风能转换过程中能量的转换率较高,完成转换后具备很高的传输效率;还可以完善无功功率因素;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运行功率高且功率范围也很大;该设备无需花费很多成本。通过运用pwm整流器于风电系统中,能够最好地控制系统的最大功率。而运用整流器的时候,通过矢量的控制方法可以解除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障碍,保证无功功率符合运行的相关要求。另外,pwm整流器还可以使有功功率的输出量最大化,设置好直流环节并调整风电系统中无功和有功功率。②风力发电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需要借助风力进行,这是因为风力与地面距离相差加大,这样一来,能量转化工作在空中就能完成。发电机和相关设备都需要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减轻物体的体重。永磁发电机的优势在于运行效率高且损耗较小,所以被普遍运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制造还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开展,这样能减少所需花费的成本,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机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矢量的控制方法,这类方法有效地解除了交轴电流与直轴电流之间的矛盾,也就使系统功率的因数控制简单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风轮的控制技术

①利用功率信号的反馈。利用功率信号的反馈进一步管控好风轮的功率信号,当风轮运行时,它们的功率与实际条件的改变是一致的,然后再对功率的关系作出分析,之后绘制出最大功率的曲线图,完成以上工作后接着做后面的工作。在实际操作时,还应该对比最大功率与系统中的实际输出功率,获取它们的差值大小,之后再进行风轮桨矩的调整工作,这样才有助于风轮的运行功率最大化。这种方式使成本无须花费过多,但是风机在正常运行时要获得最大功率曲线较为困难。②管控好叶尖速比。受到风力作用的影响,风轮中风叶尖端转动时具有线速度,并且将其称为叶尖速。其中叶尖速比表示为叶尖速与这个时间之内的风速形成的比值。对叶尖速比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叶尖速比值,从而进一步改善风机的运行系统。因为风速不相一致,所以很难有效地确定出最合适的叶尖速比,应该适当地改变和调节叶尖速,并调节好风轮转矩,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风轮外边缘的速度,使叶尖速比得到优化处理。

3、现代化的控制技术

风力发电中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鲁棒控制技术、变结构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自适应控制技术,风力发电系统中,以变结构控制技术为主,该技术运用广泛是因为具有很快的反应力、设计较为简单、实现难度不大;处理一些多变量问题时,鲁棒控制技术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具有较强稳定性的鲁棒控制技术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参数不准、建模出现误差或者物质系统受影响的问题;而智能控制技术最突出的方法是模糊控制,它无须过度依赖数学模型,只需凭借专家经验就能克服一些非线性因素带来的影响。目前,一台准确的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成概率较小,所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多使用模糊控制方法。

4、风力发电中无功功率补偿技术与谐波消除技术

①无功功率补偿的技术。在感性元件的影响下,发电系统中一些无功功率呈现出消耗的状态,电压经过感性元件的时候,因为只是无功功率的消耗使得感性元件两边无电压变化,但是当电压较高时,经过感性元件的电流较大会给元件带来间接破坏。这时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并且压抑住谐波作用。虽然无功功率补偿的应用很广,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②谐波消除的技术。风机发电的时候,由于存在谐波就是整个电能的质量不高,也给电的电压及频率造成不良影响,使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间缺乏平衡,所以一定要把存在的谐波消除掉。具体开展过程中,因为谐波会影响风能的发电,首先,它会造成发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在发电机内产生超同步谐振的现象;电力设备在运行时,谐波会造成设备出现热故障,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等。而消除谐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使用电力变流器和一些电力设备让相应的相位与谐波进行抵消;第二,适当调整电容器组,进而改变无功功率,从而减少谐波对无功功率的影响;第三,运用三角形的连接方式,这样能减少谐波的进入量。

结束语

当下,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前景很良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思考。很多风力发电企业还需要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不光是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还有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都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才能完成。另外,在研制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上,我们国家尚不具备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并且规范程度也较低,所以这需要风力发电企业在重视自主研发技术、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地促进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阳阳,杨秀敏,王森.风力发电系统机械变频控制技术[J].微电机,2017(9):59-62.

[2]李丹,邱颖宁,冯延晖.风力发电系统警报信号故障诊断[J].太阳能学报,2017(11):3138-3143.

[3]程志平,张晗念,徐亚利.风力发电调频策略研究现状分析[J].微电机,2017(10):69-75.

论文作者:谢洪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研究论文_谢洪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