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综合商社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社论文,日本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综合商社自19世纪后半叶建立以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已逐渐壮大为当今日本社会以贸易活动为主导,集金融、信息和组织开发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贸易垄断企业组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商社更以其特有的企业功能和贸易功能对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启动牵引、保障和支撑等作用,成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主导力量。因此,从60年代后世界一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日本的综合商社,组建起了本国的综合商社,但由于一些国家的效仿带有机械性的模仿搬用,因而使得成立不久的综合商社又中途夭折。
究其原因而言,日本综合商社作为普遍的商业资本形态在其运营过程中,是在遵循商业资本一般运作规律的基础上紧紧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和传统民族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建立起来的带有“民族血统”的企业组织形态。因而,不同国度的国家在组建自己的综合商社时必须将商业资本的这一普通形态同其民族经济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综合商社组织。为此,有必要揭示清日本综合商社的本质内涵,阐明其特征所在,以供我国组建综合商社时借鉴所用。
一、综合商社是随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并不断规范演进的民间企业组织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综合商社相比,唯有日本的综合商社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民间企业组织。从其建立伊始一直到今天,综合商社始终以振兴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重任,通过贸易活动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是日本人普遍拥有的行为理念,综合商社的创始人正是带着这一强烈的意识建立起综合商社的。早在“商馆贸易”时期,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几乎全被外国商人所控制,日本商人只能通过外国商人间接地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当时,一批立志收回民族“贸易商权”的志士们,先是采取“温和”的方式与“商馆贸易”的外国商人进行合作,虚心求教国际贸易知识。当他们基本掌握并能自立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时,便纷纷脱离“商馆”,建立起与“商馆贸易”相抗衡的贸易公司——商社。
由于日本的综合商社在建立时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植与支持,再加上“政商型”商人的广泛存在,因而,综合商社一经运作便带有浓厚的御用商人的性质,即与政府紧密结合,利用其政治上的优势从事商贸活动。如战前最大的商社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在其建立伊始就积极地靠拢政府,执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几乎是垄断经营了由国家垄断的大米和煤炭等的出口贸易活动,同时,还为明治政府进口各种军需物品和经营棉花、肥料、军火物品等统制产品。在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等综合商社通过特权化的经营活动日益成为战前日本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大综合商社。
不仅如此,战前自然形成的综合商社还带有明显的家族性和财阀家族性的特征,尤其是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两大商社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近代工业企业制度形成的一般规律看,当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处于不发达的落后状态时,以家族为中心的“家族经济”形态是最先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日本,由于传统的岛国意识和集团意识的共同作用结果,使以家族为中心的“家内和合”和“家内一体”的经营理念构成了近代日本企业组织的基本框架和企业经营的核心,它从根本上规制着人们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行为。日本的近代民间企业大都属于此类家族制的经营组织,即以生产资料同一家族共同占有为基础,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其继承保证,家族成员为其核心的家长制的企业组织。综合商社也不例外,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构成了综合商社企业组织的基本框架体系。战前,随着财阀家族的兴成与日益发展,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等综合商社迅速与本财阀并轨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家族企业集团。在战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使自然形成的综合商社最终演变成家族统制的企业组织。财阀家族内,在结合形态上实行的是以控股公司为顶点的垂直型统制管理,在结合手段上采取的是以股份为主体的系列化金融结合方式,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母社统制管理方法。在财阀企业集团内,综合商社仅仅作为集团的一个商社部,服从于家族中枢机构的绝对统制与管理,旨在为本集团从事商贸活动。可以说,这种家族式的统制和封阀型的排他式经营,使战前的综合商社深深地染上了财阀的色彩,再加上财阀家族又是作为战前军事体制中的重要保障体系更使综合商社的经营带有浓烈的军事性、封建性和殖民性的特征。正常胚胎的综合商社终因战争经济体制而导致畸型发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财阀企业集团的被解体,原属财阀企业集团的三井物产和三菱商社被分解成223个小公司和139个小公司①。从此,综合商社结束了财阀统制,进入了按市场经济原则自主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新时期。从1949年各综合商社开始重新组合后,伴随市场经济和民主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根本上确立了松散化、自主化和联而不合的企业经营机制,综合商社步入了按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规范发展的道路。
二、以企业集团为依托,走多层次联而不合的新型集团化发展道路
集团化,是日本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方式,也是系列化企业组织惯用的一种体制。同战前的财阀家族企业集团相比,战后形成的企业集团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战前的某些痕迹,但却从根本上摆脱了财阀家族的封建统制,建立起了新型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即以银行为中心以相互间的持股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联而不合的新型集团化企业体制。日本的九大综合商社也分别以独立的法人资格与企业集团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的企业组织,长期稳定的产品交易又是综合商社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因此,控制交易货源、稳定交易关系则是综合商社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其集团化的表现形态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综合商社为核心成员企业横向结成的大企业集团;二是以综合商社为主体纵向结成的系列化企业集团。也就是说,商业资本的综合商社通过与生产资本的有机结合形成的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集团关系,为综合商社的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大企业集团是多资本形态有机结合的复合体,主要生产企业、银行、综合商社是大企业集团的三大最重要的主体,它们构成了大企业集团的核心圈,规制着企业集团的各种经营活动。如三菱集团——三菱银行——三菱商事、三井集团——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住友集团——住友银行——住友商事和伊藤忠、芙蓉集团——富士银行——丸红、三和集团——三和银行——日棉实业、第一集团——第一银行——日商岩井、东海集团——东海银行——东洋棉花。其中,银行部门作为金融机构为本集团内的生产企业和综合商社提供资金保证,发挥“输血”保障作用。综合商社则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通过产品的供销活动支持集团内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以三大主体为核心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组织,建立起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大企业集团体制。
这种三位一体的大企业集团体制,是通过资本结合、人事结合和产品转移上的相互支持建立起来的。在资本的结合上,三大主体通过环绕型的横向持股关系,并借助于资本间的相互控制方式彼此依托共同发展的。在人事结合上,三大主体间相互进行人事派遣,直接地或间接地参与对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三菱集团的三菱商事为例,三菱银行、三菱电机、三菱重工和东京海上火灾分别向三菱商事派遣了监查官、董事、董事和监查官,参与三菱商社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反,三菱商事同时又向三菱油化、三菱石油、三菱制钢、三菱化工机、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汽车工业、东京海上火灾和三菱仓库等分别派遣了监查官、董事、董事、董事、董事、董事、副经理、监查、董事和常务监查等,参与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样,成员企业间资本和人事的相互结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相互依托的命运共同体,于是,综合商社便依托于这种企业集团稳定地从事商贸活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各综合商社作为大企业集团的贸易窗口,一方面稳定地为本集团的成员企业提供各种所需的生产原料,另方面又稳定地经销成员企业的产品。如日产汽车公司积极利用丸红商事推销汽车产品,松田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则通过伊藤忠和三井物产来销售本公司的汽车产品。1977年,三菱集团的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等19家主要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为58,845亿日元,其中,经三菱商事销售的为16,682亿日元,占29家工业企业总销售额的28%。在产品的采购方面,29家工业企业共采购产品25802亿日元,其中,从三菱商事采购的为6,941亿日元,占其采购总额的27%②。由此可见,这种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大企业集团不仅可以使生产企业有效地利用综合商社的贸易窗口作用最有效地让生产资本发挥作用,而且,也可以使综合商社依托于大企业集团的生产资本长期稳定地从事商贸活动,进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战后以来,与生产资本相分离的综合商社所以能够日益发展壮大,这同依托大企业集团走集团化的共同发展道路有其重要的内在联系。
相互依托而不紧密依附,是综合商社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又一大突出特点。由于战后的大企业集团是以银行为中心以相互持股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松散联合的企业集团体制,因而,各资本形态间的结合带有明显的松散性特点,成员企业间的多极联合和跨企业集团的多层次结合,构成了大企业集团的基本结构模式。综合商社也是如此,形式上它们虽属于各大企业集团,但在组织上并非隶属于某一特定的集团组织。如三菱商事虽属于三菱集团的成员企业,但同时三菱商事又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与其他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保持着一定的资本和人事以及商贸关系,这也是战后大企业集团同战前财阀家族企业集团的重要区别所在。在资本关系上,综合商社既同本集团的金融机构保持着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同时又同其他企业集团的金融机构有密切业务往来关系。如三菱商事除同三菱系银行保持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外,还同政府系金融机构、三井系金融机构和住友系金融机构等全国30多家金融机构拥有经常的业务往来关系。据1989年统计,三菱商事共从上述30多家金融机构借款3,492,38亿日元,其中,从三菱银行的借款额仅有820,32亿日元,仅及总借款额的4分之一左右③。不仅如此,在商贸活动方面,各综合商社不仅面向本集团企业开展商贸活动,而且,还面向全社会的生产企业跨集团地从事贸易活动,即展开的是“点”与“面”相结合的贸易活动。这种以点为基础的灵活多变的贸易方式,既能使综合商社依托于大企业集团稳定发展,同时又能使综合商社参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把微观的组织指导和宏观的市场竞争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综合商社得以在稳定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可以说,这种依托不依附的大企业集团体制,是综合商社保持活力经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商社除与大企业集团保持松散的联而不合的关系外,它还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系列化的企业群体,即纵向联合的企业集团。目前,日本九大综合商社都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伞下系列企业群体,如三菱商事企业集团和三井物产企业集团。
此类企业集团一般都是由综合商社全额出资或部份出资建立起来的企业群体。成员企业一般多为中小企业,它们在产品销售和生产原料供给上依赖于综合商社,而综合商社通过对这些中小企业的控制则可以稳定的货源和物美价廉的产品从事有竞争力的商贸活动。从大的方面分,此类企业集团主要有两大主体构成的,即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包括的门类相当广泛,以三菱商事为例,伞下的系列化生产企业有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燃料、食品化工、原材料、情报和仓储运输等。据1993年的统计,除当地法人外,三菱商事共拥有899家系列企业④。这些企业遍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不同的产品形态稳定地为三菱商事提供源源不断的交易对象,同时,这些企业的产品还有效地借助于三菱商事遍及国内外的商业网络,开发和占领国内外商品市场,这也是实力比较弱小的中小企业产品所以能大举开发海外商品市场的重要原因。
与流通企业的结合主要是以综合商社为核心而建立的系列化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我们知道,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体的企业,有效的产品流通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因此,组建系列化的产品流通网络又构成了综合商社发展的生命线。在以综合商社为核心的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中,各综合商社都以主导企业处于流通渠道的主环节,控制着产品流通的主闸门,发挥产品流通分流的主环节作用。在其多环节的流通渠道中,接连综合商社流通主渠道的第一分流环节上的流通企业几乎都是由综合商社直接出资控制的企业,继而再由它派生出多层次次级流通企业。这样,以综合商社为核心自上而下的形成了多环节紧密扣连的网络化产品流通体系,构筑成了产品流通首尾相接,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彼此有效结合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工程。由此可见,以贸易活动为主体的综合商社以其强有力的组织者功能,实际上发挥了组织、管理、规范、指导企业集团产品产销的作用。
依托于大企业集团并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对于综合商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保护作用。从表面上看,这种联合而不依附的企业集团体制,并没有形成组织化体系,但实际上以资本结合和人员互派为手段建立起来的企业集团,对外来经济实力已形成了一种柔性化的屏障。综合商社借助于这一无形的屏障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达到了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
三、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多种功能并存的企业组织
多种经营是日本企业普遍采取的经营战略,在这一经营战略的指导下,日本企业以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法和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去应付、开发和占领多极化的商品市场。综合商社也是如此,它虽然表现为商业资本形态,却同时兼有贸易、金融、信息和组织开发等一系列功能,故而被称之为“日本经济的航空母舰”。战后以来,综合商社正是凭借这种多功能并存的经营方式,从各个不同的柔性领域确保了企业的稳定生存和不断发展。
贸易功能是综合商社的最基本功能,从综合商社建立后直到今天的百余年来,始终以贸易为主并通过贸易活动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综合商社作为贸易窗口,是日本企业的产品连接国内外商品市场的重要纽带。
首先,综合商社经营的产品遍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下至面条上至导弹无所不包,其经营范围之广在当今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以三菱商事为例,它所经营的产品部门主要包括:燃料、金属、机械、食品、化学、纤维、木材、情报等8大部门。涉及的产品门类多达几百种,单个产品种类超过上万种。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性大调整和综合商社经营战略的改变,其经营触角又伸向餐饮业等“川下产业”,广泛经营餐饮娱乐、金融保险、不动产和航空航天等事业。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商品市场中,综合商社以产品经营多样化和产品经营系列化的产品经营战略,全方位地参与个各商品市场的经营活动,以多样化的产品与多样化的商品市场对应接轨的经营手法有效而成功地确保了综合商社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在贸易方式上综合商社主要以进出口和批发为主。综合商社作为贸易窗口,一方面为国内企业进口各种生产原料和生产技术,保障生产企业的生产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将国内企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据1992年统计,九大综合商社的销售总额共计1,112,258亿日元,其中,进口占13.8%、出口占16.4%、国内贸易占45.1%、三国间贸易占24.7%⑤,另据1991年统计,九大综合商社的批发总额为5,483,230亿日元,占其销售总额的21.7%,占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26.1%⑥。由此可见,在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综合商社凭着强大的贸易功能,在原料、能源和粮食等的稳定供应方面综合商社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企业无法取代的。
金融功能。金融功能是由综合商社的主导功能派生出来的辅助功能,它是为确保综合商社贸易功能的有效发挥,通过向成员企业或系列化企业提供贷款而发挥辅助作用的。通过金融功能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支持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并使其根据综合商社的发展需要从事相适应的生产活动。
同其他企业一样,综合商社的自有资金率非常低,1990年只有7.4%,1991年也不过8.3%,其贷款资金主要来自国内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和金融市场筹集的资金。众所周知,日本的中小企业占绝对多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对稳定国民经济关系甚大。但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低下且数量多,因此,金融机构大都不以中小企业为贷款对象。于是,金融机构便利用综合商社在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主导地位,通过综合商社间接地贷款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因而便形成了“商社金融”的“第二银行”或“背后银行”的金融体制。1978年,九大综合商社的“商社金融”总额达96,041亿日元,相当于同年度全日本银行贷款总额的8%,相互银行贷款总额的52.8%。1990年具有变相贷款作用的赊销率为13.15%。通过“商社金融”的信贷作用,不仅有效地规制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有助于综合商社贸易功能的有效发挥。
信息功能。信息功能也是综合商社贸易功能的一种重要补充,它以商品市场的导航作用及时有效地引导产品捕捉和占领市场。
综合商社的信息功能,是由开设在海外的事务所和派出人员实现的。从50年代初综合商社被允许重新在海外开设商务机构后,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两大综合商社率先在美国开设了商务机构,继而其他综合商社也先后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设置了商务机构。尔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商社的商务机构开始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海外派出人员也逐年增多。早在1984年,日本六大综合商社在世界近200个城市开设了700多家事务所,派驻人员多达5000多人,其通讯空间网络分布世界180个地区,全长达40万公里,日传信息达8万多件次⑦。整个信息网络是以国内的总公司为基点,呈放射状与世界各地商务机构的终端机相连接。各种信息的传递与返馈,把世界各地的商品市场连接在一个基点上,随时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战后以来,综合商社的商贸活动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巨商,信息功能的有效发挥和运用,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正如韩国的一位学者所说:“日本综合商社的信息功能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组织开发功能。由于综合商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贸易功能,因而在企业集团中一般都居核心的领导地位,并作为龙头企业调节组织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于是自然而然地派生了相应的组织开发功能。
所谓组织开发功能主要是以综合商社获取“商权”为基础,并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代理关系,在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中介人和组织人的作用。仅以成套设备的出口为例,成套设备是日本60年代后的重要出口产品,但成套设备的出口又属非常复杂的出口工程,从市场调查到安装培训,实属成体系的出口商品,一般只凭生产企业单独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当综合商社与生产企业签定代理关系后,综合商社便代表生产企业组织其产品的出口。1988年,三菱商事代表三菱重工分别同韩国、美国和原苏联等国家签定了成套设备的出口合同,全年共向近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4,330亿日元的成套设备⑧,成功地发挥了中介人和组织人的作用。
综合上述,综合商社作为当今日本社会最大的贸易垄断企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紧紧地结合日本的实际国情并深深根置于日本的民族传统文化中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贸易企业组织。尽管70年代后,日本综合商社步入了“冬季时代”,企业经营活动一定程度地受到干扰,但综合商社仍以无法取代的企业形态,顽强地生存与发展着,而且,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综合商社又以新的经营战略和手法形成了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的新特点。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综合商社将会以新的面貌和姿态不断发展下去。
注释:
①[日]米川伸一等著《战后日本经济史》(卷3),东洋经济新报社1991年版,第149页。
②[日]逸见启等著《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大月书店1991年版,第72页。
③[日]米川伸一等著《战后日本经济史》(卷3),东洋经济新报社1991年版,第164页。
④[日]佐藤公久著《商社》,日本经济新闻社1993年版,第78页。
⑤[日]海藤守著《综合商社》,实务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⑥[日]佐藤公久著《商社》,日本经济新闻社1993年版,第26页。
⑦《国际商报》,1994年11月9日第四版。
⑧[日]逸见启等著《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大月书店1991年版,第72页。
标签:三菱商事论文; 三井物产论文; 三菱财阀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三井财阀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商事主体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