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能稳定性,同时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从长远的角度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和优化力度,有针对性的提升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为我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应用的特点
电力系统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在电网整体系统、局部系统运行中,该技术可以对相关设备、系统整体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搜集和检测;其次,在电网运行状态、元件技术以及电网运行标准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解决策略提供给调度人员;再次,可以综合协调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可靠、安全的电力系统运行,提升供电质量以及电能可靠性;最后,在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应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在电力系统调度中有效提升,加大系统故障预防概率,在确保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条件下,降低设备更新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减少大面积停电和电力系统崩溃现象的产生。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完善与优化策略
(一)完善网络通讯结构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修改以及调整数据信息的工作由系统自身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网络通讯传输,这是控制电力调度自动化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要想确保有效的运行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各类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位于数据库中,在对数据库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采集实际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完善数据库时,需要对数据库后台语言进行充分的应用,而在调整数据库时,也可以对各种网络节点进行有效应用等。所以实际对网络通讯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的选择查询方式和客户,促使主体性能和网络的优势能够在计算机中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可以进行完善和调整数据库数据的任务。在科学处理电力调度系统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可以促使稳定性在该系统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合理应用数据库连接技术
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定指标的具体要求,在对系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按照连接要求和要点进行分析。针对标准网络接口设定形式变化,需要以广域网为基础,对基站构成进行分析。网络数据的交换不仅具有高效率,其准确性也得到了保证。在对数据网络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数据库系统能满足用户的具体要求,由于数据是实时变化的,因此,如何进行动态化管理是关键所在,在数据分析阶段要对程序信息进行对比,在数据读写阶段省去编写程序,实现系统的有效设定。通过常规参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查询和操作,能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扩充网络架构
在促使自动化在电力调度系统有效实现的过程中,应首先建设远程工作站,同时工作人员应适当展开维护与管理工作,在顺利展开远程工作的基础上,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首先,将特定的网卡配置给系统计算机,确保其拥有最低10M、最高100M的宽带,同时,在对其进行组网的过程中,必须对8芯的双绞线进行充分的应用,从而促使抗干扰能力在该系统中有效提升;其次,工作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促使自动化系统不会因设备故障而无法运行。在定期维护的过程中,应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全面的判断,工作人员也应当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在线调控和网络升级得以实现,最终为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优化系统容错结构
要想促使优化系统目标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得到实现,可以对冗余容错结构进行充分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双服务器存在于该系统中,服务器在同客户端进行连接的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发动,并且实现检测程序模式的目标。一般来讲,双前置模式会被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中,也就是总线双机切换可以在485的背景下实现,双机切换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串口服务器技术基础上,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可以进行双机切换。但是,在故障产生于通信主通道连接中时,通道数据会被其他备用通道所启动,在这一过程中,收集主通道数据的工作将被终止,备用和主通道功能发生了调换,尽管如此,备用通道也不会收集原有通道中的相关数据,这样一来,调度系统自动化就可以实现稳定的运行。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对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应朝着数字化的方法发展。如何发展数字化电网,已成为电力行业科研人员当前一重要研究课题。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信息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把与电力有关的信息,逐步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并且能与电网其它设备实现数字化联系。电力信息的数字化有助于电力调度人员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电力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各项操作。通信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电网通信方式的数字化,应用该通信方式后,可以使电力网络更安全、更流畅,有助于提升电网实际运行效率。管理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让电网实现数字化监督,数字化管理。具体包括设备的管理,运行的管理等。
(二)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发展主要指应用一些集成化技术手段来进行电力调度,智能化分析电力数据,以更好的保障国家电网的平稳运行,电力调度的智能化发展,具体体现为下列几点。促进电力市场运营效益的提高,对国家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当电网发生突发事故时,智能化电力调度可在第一时间应对,有效协调并科学控制突发事件。有助于电力调度实现可视化。人们进行电力调度智能化发展,主要是为了能通过多个子系统的协调运作,建立一电网综合防御体系。可实现智能化、一体化的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此发展方向为今后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重要发展方向。
(三)可视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技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这种现象导致电力系统调度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可视化。可视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应用直观的图形信息对传统的表格、数据以及文字等信息表达方式进行取代,从而为调度工作人员更快、更好地开展检测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工作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产生的故障进行精确的判断和分析。
四、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会越来越成熟,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电力行业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后,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各种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而且能有效提升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对电能的巨大需求,只有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加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并重视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才能提升我国电网运行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创新,2016,01:26+29.
[2]宋雨锘,张丹,韩宝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7:160.
[3]王继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探讨[J].电子制作,2016,13:93+95.
[4]刘洋,闫肖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6,29:29+31.
论文作者:刘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