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了劲性柱保护层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并在实施过程中有效落实的施工方法,同时还结合工程实际就工程的劲性柱保护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关键词:劲性柱保护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现阶段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仍以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和框架—支撑体系为主,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成为超高层研究的热点混合结构,混合结构以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多,组合结构又以劲性柱结构居多。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劲性钢筋混凝土是以钢骨(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构件形成的结构体系。由于它兼有钢结构的延性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承载能力高、整体强度好、节省维护费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及高层建筑,使建筑物既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又有很强的抗震性能。由于劲性钢筋混凝土主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延性好以及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特点,在高层和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的若干层采用劲性钢筋混凝柱可以大大减少住的截面尺寸,显著改善结构的抗震性。
在劲性柱的施工过程中,先安装钢柱,再进行钢筋绑扎。钢柱由专业钢结构制作厂预制加工,每两层作为一个安装节,各节钢柱层与层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在我们实践的工程中,钢柱托板边缘距竖向钢筋内层间距只有8mm,钢柱安装偏差将影响竖向钢筋定位的准确,同时柱钢筋安装绑扎及加工尺寸的偏差都会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因此,控制劲性柱保护层厚度是施工中的重难点。劲性十字钢柱与环梁、径向放射梁交点多,圆柱主筋密集,箍筋肢数多、间距小,钢筋安装复杂,绑扎不便。特别是局部楼层型钢柱翼缘板上焊有栓钉的,大直径箍筋施工相当费力。箍筋肢数、形式几经更改,以便于施工,只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密切配合,及时发现施工中隐藏的问题,并通过回馈信息来优化设计。
针对工程中劲性柱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测实录。经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研究后,影响控制劲性柱保护层厚度问题总结归纳为:劲性柱安装偏差、钢筋加工与安装不规范、保护层垫块设置不规范、轴线偏移、模板安装位置不准确等方面。其中,“劲性柱安装偏差”以及“钢筋加工与安装不规范”是影响劲性柱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症结。
针对“劲性柱安装偏差”以及“钢筋加工与安装不规范”这两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地探讨了各种可能原因,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等,其中“劲性柱安装偏差” 原因总结归纳如下:钢柱工厂加工完成后未校正、钢柱构件工厂加工偏差;工人焊接时未对称施焊、钢柱焊接后焊缝收缩;仪器未定期校正、测量仪器不准导致放线员提供的轴线及垂直度偏差;未实行质量奖罚制度、工人质量意识差。“钢筋加工与安装不规范” 原因总结归纳如下: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质量交底培训不到位;绑扎前工人未对竖向偏位钢筋进行校正导致竖向钢筋位置不准确;工人未对箍筋加工操作误差进行复核、调整导致箍筋下料偏差;设备未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导致钢筋加工设备陈旧;未实行质量奖罚制度、工人质量意识差。
对上述末端原因影响劲性柱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成因及权重比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4项:一、技术质量交底培训不到位;二、工人未对箍筋加工操作误差进行复核、调整;三、绑扎前工人未对竖向偏位钢筋进行校正;四、未实行质量奖罚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上述主要问题制定对策实施,实施一:加强培训指导、进行完整全面的技术质量交底,提高施工人员及工人的质量意识及操作水平。根据劲性柱施工反映出的质量缺陷,修订作业指导书和技术质量交底文件,编制工艺流程和标准卡、质量保证措施,用BIM绘制节点大样图,形成一整套改进劲性柱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技术文件,用作培训、交底内容,发给班组实施。交底重点内容如下:○1、钢柱轴线偏差、垂直度、标高、钢柱扭曲值一定要调整控制在规范以内(轴线偏差3.0mm,垂直度偏差L/1000,L为钢柱长度,标高偏差±2mm)在上节钢柱吊装时要考虑进行反向偏移回归原位的处理,逐节进行纠偏,避免造成累积误差过大。○2、钢柱校正时应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焊缝间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兼顾,每个分项的偏差值都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柱校正后,经复核正确无误才能交下道工序施工。○3、钢柱安装校正验收合格后,钢筋班组对竖向钢筋位置进行全数检查,确保无误后才能进行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4、圆柱箍筋绑扎时,箍筋要紧贴竖向钢筋,绑扎牢固,避免箍筋松散,导致箍筋直径加大,减小保护层厚度。
实施二:控制箍筋下料合格率100%,工作重点内容如下:○1、加强钢筋加工工人质量技术交底,提高质量意识,对箍筋半成品进行自检,不合格的自觉进行调整到位;○2、对弯箍机进行反复调试,定期进行保养,确保加工准确;○3、总包工程、质量人员对半成品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实施三:全面解决竖向钢筋偏位问题,工作重点内容如下:○1、在钢筋验收前,柱子竖向钢筋必须设置3道定位箍筋,且定位箍筋直径加工时比图纸要求直径减小2cm,并且竖向钢筋与定位箍筋要紧贴绑扎牢固;○2、钢柱梁柱节点处的托板坡口深度原设计是2cm,经钢结构深化设计调整到4cm,增大托板与竖向钢筋内侧净距(原是8mm,调整后28mm),减小钢柱安装偏差导致钢筋偏位的影响;○3、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对每一根柱子竖向钢筋位置进行复核,发现保护层厚度不满足图纸规范要求的,及时落实分包校正整改到位;○4、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一旦检查发现竖向钢筋位置不准确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实施四:完善质量奖罚制度,落实责任,工作重点内容如下:为了科学、优质、高效地完成B楼劲性柱施工,促进施工质量全面达到优质结构的验收要求,项目部制定了详尽的质量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每道工序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以及具体的作业人员身上,每半个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评比,出问题的给予处罚,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通过实行质量奖罚制度,提高工人、分包、总包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重视劲性柱施工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
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网,对基础轴线及预埋件标高进行复测,复核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进场型钢柱制作资料、制作质量、几何尺寸以及工厂制作焊缝超声波探伤自检报告,钢板原材料报验单及复试报告,焊条、焊丝、焊剂的质保资料。检查电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以及进场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根据型钢柱工厂制作进度,在进场前,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到工厂进行焊缝质量超声波探伤检测。起吊前将型钢柱清理干净。起吊时型钢柱必须垂直,吊点设在柱顶两侧临时固定连接板的螺栓孔上。起吊回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吊索应有一定的有效高度。吊装完毕后,即进行测量、校正、连接板螺栓初拧等工序,待测量、校正后再进行终拧。终拧结束后再进行测量,合格无误后方可焊接。型钢柱的安装应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偏差,并依次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经过监理、总包质量员与责任工程师对现场两层的劲性柱的检验,共计480个点的质量检查,合格点数为459个,不合格点数为21个,合格率达到了95.63%,实现了提高劲性柱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目标。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为优质结构的验收打下了基础。同时,劲性柱安装校正、钢筋加工与绑扎的返工情况大幅度减少,且有效地加快了施工进度,按每一层节约10人工,此工程还有23层未施工,预计节约230人工,按300元/工日计算,共计节约69000元。
在今后的施工中,将继续坚持施工工序和关键环节的研究,对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和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教训,不断积累经验,为优质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论文作者:李焕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钢筋论文; 保护层论文; 质量论文; 偏差论文; 型钢论文; 厚度论文; 加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