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市 430010
摘要: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设计中,应考虑相关设计要点,包括平面与立面、施工图、预制构件等几个设计和施工要点。现实的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环节,需要设计人员对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再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旨在把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质量提高,提升施工效率,避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相关问题;研究
1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①质量要求。装配式建筑不仅反映了生产和设计的质量,而且还取决于建筑师工作的质量。为了使预制建筑成功,只要提高生产质量,就可以使建筑更加标准。②进度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最重要的特征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工期。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③成本要求。预制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在成本控制上更加有效,主要表现为:材料、劳动力和时间的降低,从理论而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减少,成本也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减少了整个项目的预算。比如通过针对性的设计,对材料用量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①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a.立面拆分设计。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要根据平面功能的布局,采用单元式拆分设计对外墙板和阳台等构件进行拆分。b.预制外墙单元的拆分设计。预制外墙单元的劈裂应以建筑形式为依据,墙体面板按结构柱与剪力墙的边界划分。为了方便运输,每一个预制面板都可以分开,有时候外墙和其他部件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整体,组件可以被编号。c.预制阳台拆分设计。预制阳台可以根据平面内楼板进行划分,与相邻开间的楼板划为一个整体。d.标准构件的应用。随着建筑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非标准构件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对标准构件进行造型处理和精细化设计,可以使立面效果更加美观。e.非标准构件的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比如梁柱、剪力墙、楼板等构件预制,一般固定常用,适合大批量生产。立面构件和内部装修一般采用非标准构件,需要小批量定制。②专业配合设计要点分析。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为了确保其组装的质量及组装过程的顺利,需要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配合与合作,这样能够保证对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受力更加合理、规格尺寸更加符合以及整个连接施工更加方便快捷。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3.1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管理
降低材料成本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物料成本的有效控制主要体现在物料价格和用量的控制上。在工程建设中,主要和辅助材料所需材料和其他材料的使用,更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施工图供参考并配合过去建设标准的物质损失做出精确的计算和统计,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消耗标准,为正确控制所有材料的购买和使用,有效避免了过多的采购材料和过度使用材料的现象。过度采购会造成仓库管理投入的提高,形成浪费,而过少的采购也不合理,可能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会由于采购的材料达不到应用的数量,而造成二次采购,也同样会使工程的成本增加,甚至造成工期的延误。基于以上的考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出哪些材料属于会对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种类,也就是主要的工程材料,对于主材要适当的提高管理标准,可以考虑比价管理的形式。对于材料的管理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包括材料供应地、采购价位、运送形式,并要求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料,从而可以提供最为直观的参考,达到节约的效果。在此的基础之上,对于周转的材料也要注意控制和管理,要作到有效的整合,使用完成后要尽快移出工程场地,这样不但可以节省租赁支出,也方便周转使用。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应当按照工期和工期安排合理配置工程机械。加强施工现场机械管理,确保施工机械按照其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明确职责,做好机械维修工作,达到使用寿命最长、周期成本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标。
3.2施工现场设计变更管理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操作中,往往难以避免设计变更的发生,设计变更事件会影响项目的成本,业主应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避免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问题。为此,就应该努力作到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要将图纸会审的工作认真对待,在工程施工进行的开始之前,就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出来,提前制定好解决的方案,将问题消灭在工程施工前。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不会对建筑工程的基本功能造成影响时,通过不进行设计变更处理,如果根据情况需要,必须要进行变更时,应该同时就作出相符合的预算,对此施工方法的经济性进行考量,如果成本大幅升高,就应该再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3.3施工现场的签证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往往会发生发射机签证,如房屋施工基础工程,挖掘深度应在工程开挖后进行现场施工。在这个环节中,建设项目负责人应与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严格的测量和验证,并在签证发放时确定各项指标,避免逾期赔偿。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力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工程变化,使施工的环节增多,工程量增加而发生计划外的工人和设备消耗,在此情况下的签证,就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考察,进行各项消耗指数的计算,签证工作要求及时有效,而不能造成对结算环节的阻滞。
3.4工程变更及施工索赔管理
施工企业应注意工程变更和工程索赔的管理。当建设单位遇到签证问题时,应立即办理签证申请手续,并提供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索赔提供充分的证据。对已发生的索赔事件应及时、合理的处理,把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会因积累的索赔工作影响承包商的资金周转,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甚至造成承包方的经济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等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索赔工作要发生一件,处理好一件,为后期工作排除阻碍。
3.5节点连接设计
通过节点连接设计后,能提升适应性。双层墙连接设计是关键,预制的基础上管理,需要确定具体的区域结构,结合不同层次的设计要求,内外壁设计过程中确定应力形式的预制构件的设计符合要求,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作业类型较多,相关分析,可以提高整体优势,实现整体的进步。环形筋连接设计也是重点,在整个链接设计阶段,提前进行浇筑和实施,主要特点表现为进度快,成本低等,后续设计和实施的阶段,组合设计后,能满足要求,梁采用的是钢筋混合框架形式,梁、柱节点现浇混凝土。其优点是节点连接便捷,且竖向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水平构件采用钢梁,可减小自重,实现大跨度。
结束语
预制结构的设计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设计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给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控制,以提高经济和预制结构的可行性设计效果,使预制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荣峰.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0):48~49.
[2]范桂清.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36~139.
论文作者:严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1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工程论文; 要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