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之旅 师生同行
——例谈绘本教学《The mouse with no name》中的三部曲
姚丽艳
摘 要: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师生直接交流的必备途径。本文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创想”课堂的教学理念出发,探寻富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想”,是引导递进升华;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让充满“创想”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的催化剂,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学生,为学生所“想”,为学生所“创”。
关键词: 自主提问;信息触发;放飞想象
按照素质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创想”教学。笔者按三部曲“一问、二学、三放”层层递进,以绘本教学《The mouse with no name》为例,畅谈了其中关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创想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 自主提问,引发创想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更重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又可以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言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提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问什么”和“怎样问”,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更能引发学生们的创想能力。
(一) 应用性提问——基于创想运用
课堂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应用性提问指能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新环境中的提问。应用性提问一般用于课堂的导入环节。即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通过培养学生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图1是用户通过在线社交应用发布消息的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消息发布者、消息请求者和在线社交应用。整个处理过程在在线社交应用内部处理,对用户是透明的,社交应用通过两个步骤控制整个过程:(1)对消息发布者提交的内容进行语义标注(2)根据请求者的隐私权限,将发布者提交的内容中涉及隐私的词汇进行模糊化,产生与消息发布者提交的内容语义一致的消息发送给请求者。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在线社交应用需要两个模块:标注模块和访问控制模块。
[案例]由What pets do you have?导入,让学生们自由说自己的宠物。接着出现宠物的主人——Miss Green(带着大盒子)。教师问:Can you guess what pets Miss Green brings?让学生们猜格林老师的宠物。待五只little white mice自我介绍完后,发现最后一只老鼠没有名字,引出The mouse with no name looked sad.顺势揭题。教师设置疑问:From the cover of the book,can you find something interesting? What does the picture tell us?学生们大胆地猜测和提问:Can the mouse fly/jump/ run? Is the mouse running/looking for her mum?等。“此处无声胜有声”,在疑惑与提问、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极致。
(二) 推断性提问——捕捉创想空间
多媒体课件这种形式,可以改变过去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播;也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小组间的自主学习。如在教学New York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一些关于New York的信息。再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之间的展示和交流,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内容,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交流,这也可以构建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
[案例]老鼠爬到了树上,在遇到了大鸟,大鸟嘴巴里叼着这只老鼠飞走。The big bird got the mouse in the tree and off he flew.Then the wind blew and the bird dropped the mouse.突然刮起了一阵风,大鸟将这只老鼠掉落了。Down,down,down,went down the little mouse.一路追赶着的格林老师和孩子们也不知道小老鼠掉到哪里去了。孩子们的心情——焦急、等待、害怕、担心……而阅读绘本的学生们也是如此,心中除了担心,更多是猜测。教师设计了Let’s imagine where the little mouse with no name went down.学生们的推断有很多,如Did the mouse go down to the library/Music room/grass/playground/...?/WC/the roof of the house/...?
(三) 综合性提问——促进创想表达
综合性提问犹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综合性问题能引领学生摆脱所学文本的束缚,促使学生形成对人物或事件的独特看法,从而从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后说出个性化的见解,提出新问题,产生与众不同的表达。
[案例]在Post reading阶段,学生们进行故事的回顾。再听录音朗读绘本,在喜爱绘本的层层推进下,找出自己最喜爱的语句:What’s your favourite sentence? 随之,教师进行了综合性总结和提问:The cat didn’t get the mouse! The dinner lady didn’t get the mouse! The big bird didn’t get the mous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use now? What do you know or learn from the story? 学生们的回答:I think the mouse is clever brave./I know the mouse can run quickly./ I know how to look after my pets well./We should love our pets and protect them.
探析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 张真珍(11-41)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最有效的增进师生双向互动的方法就是课堂提问。问题是成长的机会。“创想式”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疑点进行讨论,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课堂提问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想学生所想,问学生所问。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新的思维起点和全新的思维方向,学生才会悠然自得地“创想”,如鱼得水般地感受“创想”的魅力。
二、 信息触发,激发创想
一个创造力强的学生,必须是一个善于打破记忆常规的人。教师要帮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在自由的空间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在与别人思想的碰撞中,他们的思维之门被打开,这是一种信息触发、激发创想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活而有创”的课堂。
(一) 在“剧本”中运用“创”
小学英语的课外阅读阶段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重要环节,也是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交叉整合的重要环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是在不断地实践运用中实现的。学生通过“交叉”活动、“交叉”巩固等,在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创编绘本。人物角色:食堂阿姨、猫、大鸟、格林老师、孩子们、没名字的老鼠。场景:1. 主角小老鼠和食堂阿姨的对话。2. 主角小老鼠与猫的对话。3. 主角小老鼠与大鸟的对话。4. 孩子们与睡在衣帽里老鼠的对话。食堂阿姨也许是惊讶、也许是愤怒,于是丰富的语言产生了——Get out! Go away!小老鼠:Oh no! I like here.I don’t want to go.猫也许对老鼠很好奇、也许很激动,于是有趣的语言产生了——My friend,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me? 小老鼠:No,no! Run,run,run!大鸟:Why are you here,little mouse? 小老鼠:My god,I was chased.Help! Help! …
(二) 在品读中揣摩“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需要,读字当头,一切尽在其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品读文本语言,揣摩语言的语用功能,激发语言发展能力。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创想的需要,是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教师组织一些巩固活动时,可以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加快高效步伐的支点。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想”学习能力。剧本演绎、品读绘本品质、合作优化的过程中,“创想之花”朵朵盛开,而我们的孩子就是“朵朵创想之花”中最绚烂的部分。
(三) 在合作中优化“创”与“想”
课堂任务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只有难易程度适当或者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具有适当难度的推理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通过积极思维解决问题,渐渐促使学生智力的有效发展。
[案例]小老鼠为了躲避追赶,快速地爬上了树。小老鼠在树上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When the mouse was in the tree,what happened next? 学生读绘本第12到18面——遇到不会的词圈出来,并猜词义——同桌讨论在树上发生了什么。这几面的生词有got、flew off、went down。借助图片中开始时大鸟和老鼠在树上、大鸟叼着老鼠飞行、(格林老师和孩子们头发随风而起)大鸟掉落了小老鼠。教师再出示了这个过程的部分语句,学生们在“想”“悟”“品”中深深地感知了这部分文本。
假设阵列天线是均匀线阵(ULA),阵列天线包含了M个阵元,存在一些窄带远场信号,作用于该天线阵列,且有K个目标信号,信号方向与阵列方向保持一致[10]。所有传播的信号被假设为不相关的零均值高斯随机过程[11]。设定主波束的初始入射角为θ0,干扰信号的入射角为θi(i=1,2,...,K)。天线的中心频率为f0,带宽为B(B<<f0)。则观测数据向量X(k)为:
[案例]一阵风吹来,格林老师不小心把这只老鼠掉落到了地上。He ran away very fast.Where did the mouse run into? 组织学生们阅读绘本第8到第11面,通过品读试着找出答案。学生们借助形象的图片,通过品读有趣的文字——“A mouse! A mouse!”、chased、“There he is!”,很快地找出老鼠跑到了hall、playground两个地方,且发现食堂里的dinner lady、操场上的cat想要抓住老鼠。Dinner lady的情绪有气愤、惊讶、害怕的;cat的情绪是激动、好奇等等。在品读中发现了故事人物心理活动的多种多样,发现英语语言的生动活泼。
三、 放飞想象,丰富创想
柏拉图说过:“记忆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成人眼中看来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在儿童看来却都有童话般的色彩。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有效支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情境,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丰富创想思维能力。
信里的事,之前我母亲跟谁都没透露过哪怕一丁点儿——我父亲,我梁叔,包括我都不知道。李峤汝收回眼睛,神色黯然地看着苏楠。她怎么能藏这么久呢?
(一) “问号”设疑,适合认知
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将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在分组时,教师要注意组员的有效结合,激励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在合作中迸发的思维与创想,在原先的基础上产生超强优化的效果。
扩散焊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被焊的两个工件原子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并相互迁移,形成相应的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最终形成较为牢固的焊接接头的过程.扩散焊具有焊接质量好、零件变形小、可焊接大面积接头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同种或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如Al/Al,Al/Mg,Ti/钢等[6-8].
引导学生们放开思想现象,自己去推断和猜测,避免一向的语言单一与拘谨。而推断性提问就是要求学生推断出未在所学材料中明确指出的信息。此类问题一般有内容留白,内容留白是指在具体内容或图片下面留下相应的空白,它可给予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案例]小老鼠跑到食堂里后,食堂阿姨会有意想不到的反应。食堂阿姨会说些什么呢?也许会感叹:What a big mouse! What a lovely mouse! 也许会惊讶:Where is the mouse from? Whose mouse is it? 也许会发怒:Get out! Get out! /Go away,go away!在小老鼠爬到树上后,大鸟用惊奇的眼神盯着小老鼠:Hey! My friend,come and play with me!/Hey! I want to eat you!/Hey! The tree is my home.You can’t come here.Go away! 在这样的猜测下,学生们更能体验食堂阿姨、大鸟的情绪。
(二) 利用“留白”,激发想象
教学的“留白”是“无为之为”,是向“教师为了不教”迈出的重要的一步。适当的教学“留白”,在我们的教学中,会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设计开放型的问题和富有讨论性质的话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展开丰富和愉快的想象,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案例]故事中的小老鼠,由于大鸟的不小心掉落下去了。他们非常担心小老鼠。教师让学生们看绘本第18到21面的图画,思考老鼠到哪里去了?思考老鼠会遭遇什么?思考老鼠是否还幸存等等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在图画旁画上了空白和问号,学生猜测:是否老鼠被猫/食堂阿姨/大鸟抓住了?也有学生猜测:是否老鼠掉落在了草丛里,开始了自由之旅?更有学生猜测:是否老鼠被看管学校监控的工作人员发现了?
(三) 自主探索,拓展时空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想法始于困惑和费解。我们要让学生在可持续的“创想磁场”的交流与探讨中焕发活力,碰撞出“创想”的思维火花。
[案例]“Lucky”以后的故事发展会怎样呢?学生们集思广益,讨论出一个新颖独特、符合人物塑造的主题:勇于追寻,才能实现梦想。具体情节是:小老鼠“Lucky”跟随格林老师和孩子们又回到了学校,他建议格林老师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动画世界,这里有大家喜欢的卡通人物和动物,有“光头强”,有“汪汪队”,有“米老鼠”等等,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围绕语言主题“To be a lucky man,I should…”展开热烈的讨论。设计这个主题的学生们发现这“幸运之鼠”的前提就是——坚持梦想、永不放弃、勇于追寻,逐渐成就梦想。
综上所述,想象是一门艺术,创想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只要你敢想,一切将成真”。想象可以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用“创想”激活课堂教学,更能训练学生“创想”思维的张力,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创想”的翅膀。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就会感应生命中“创想”的华美律动,这正是小学英语“创想”课堂倾心预约的精彩。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乐趣和矛盾。其实,每个人自身都有一座宝藏,一座几乎被遗忘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创新思维;头脑能思维,思维能产生创意,创意能改变学习和工作。在尝试“创想”的课堂中,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绘本中的文字犹如程序编辑中的一个个符号,重文轻图,只是简单的解码过程。只有图文并茂,“创想”之旅,师生同行,才能让课堂中的小主人都有话说。三部曲“一问,二学,三放”——将绘本教学与“创想”课堂有效结合、恰当应用,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教学理念最大的尊重和升华。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合理地进行绘本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让学生的“创想”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拓展,认真挖掘“创想”底蕴引领下的“头脑”这座宝藏的潜力,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想”教学收获。“创想”底蕴,始于探寻!“创想”底蕴,贴“生”而行!“创想”之旅,师生同行!
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后,一致认为如果往上移,上面的长方形就小了,周长就变小了,也就是认同了图形面积小了,周长自然就跟着变小了,图形面积变大,周长也变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刘宝杰.渗透学习策略,轻松学习短文[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7-8):115-116.
[2]施延霞.为学生创设全面与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J].江苏教育,2010(11):1.
[3]邓黎莉.对语篇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1(12):9-15.
[4]章锡飞.从两节课的对比中反思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1(4):16.
作者简介:
姚丽艳,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标签:自主提问论文; 信息触发论文; 放飞想象论文;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