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门诊综合治疗室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 目的:研究在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间门诊科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随机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17例,作为干预组,评价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门诊护士技术水平、科室环境、就诊流程安排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干预组发生率为3.42%,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科室实施安全管理流程,大部分就诊患者主诉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较少。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门诊;护理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09-02
门诊科室是患者就医经历的首要步骤,此科室人流量较大、人员密集,患者需经历多个环节检查、就诊等,科室工作繁复,且患者病情不明、变化较快等导致科室存在安全隐患,对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提出较大难题,针对此种现象,如何制定护理管理措施保证科室就诊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次研究为患者提供安全管理,护士通过全面分析科室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全面护理管理流程,可保证科室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完成、规范医护人员行为[1-2]。本次研究中,我院门诊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间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于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随机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75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在20~66岁间,平均为(41.5±9.5)岁;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间门诊科室,随机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17例,作为干预组,包括男性患者74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在21~67岁间,平均为(41.1±9.6)岁。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包括进入门诊后,导诊护士应准确分诊,指导患者填写病历卡,排队挂号,维持门诊大厅正常工作秩序,护士应定期巡视,保证门诊环境干净整洁;在科室设置便民设施,护士应积极观察就诊人员病情现状,针对病情特殊情况患者取得其他患者同意后,可提前安排就诊。护士长合理安排门诊值班人员,保证工作效率。
干预组患者接受科室安全护理管理,包括:①首先护士应根据科室过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经验总结,科室领导人员共同开会讨论门诊安全管理流程,借鉴兄弟友院门诊管理经验,结合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安全管理计划。护士长定期带领门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学习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参与培训,要求科室工作者共同参与至安全管理过程中。②门诊科室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门诊输液室护士、导诊护士等共同组成,护士长定期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护士长应为科室工作者宣教风险预防知识,提高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各种院前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等,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均按照安全护理管理流程实施日常工作。科室每个月开会总结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管理路径表格内容,积极落实[3]。③护士应树立风险意识,对于门诊就诊患者做到积极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存在恶化可能性患者,早期处理,维护科室环境,保证地面整洁干燥,预防患者跌倒。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于出院前1日发放,要求患者本人填写,护士负责回收表格及评分工作,观察内容包括门诊护士技术水平、科室环境、就诊流程安排及健康教育,每项指标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护理质量评价较高;问卷各条目评定者信度值为0.8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患者对科室质量评价[4]。评估两组患者发生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估患者对于科室管理质量评价
对照组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见表1。
3.讨论
门诊科室作为医院基础科室,科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由于门诊就医人员较多,此科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形象感受,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注重维护科室工作秩序,忽略安全管理问题。根据此种现状,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间门诊科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门诊护士在工作期间注重细节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严格按照科室安全管理流程完成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1 科室实施安全管理流程制度可有效降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门诊科室领导者结合就诊人员特点、科室过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科室安全隐患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安全管理路径,要求护士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科室设置便民设施,维护门诊环境温馨整洁,避免地面积水,对于年龄较大的就诊患者,要求家属积极陪伴,防止发生跌倒。护士以耐心温和态度面对患者,主动提供护理服务,尊重患者,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护士长定期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完成门诊管理、风险预防、急救处理等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自身实力,可有效降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实施门诊安全管理路径,可规范医护人员自身言行,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管理情况,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门诊科室实施安全管理流程,大部分就诊患者主诉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较少。
【参考文献】
[1]席时清.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6):83-85.
[2]陈娟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5):454-457.
[3]王小婷.无缝隙护理管理在门诊采血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包头医学,2015,39(1):64,57.
[4]王莹莹,李季,张勇等.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509-5509,5514.
论文作者:任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科室论文; 门诊论文; 患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护士论文; 质量论文; 不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