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探讨论文_黄橙

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探讨论文_黄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当前社会生产与百姓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电站建筑工程的发展,而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变电站建筑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是有效提升变电站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主要针对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可行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变电站;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52-02

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混凝土是变电站施工的重要施工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现象会增加建筑物钢筋的腐蚀程度,破坏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必须要加强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建筑项目的顺利完工。

1.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常用处理方法

1.1 混凝土置换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治理混凝土破损的地方,操作方法主要在于利用砂浆、聚合物混凝土以及改性水泥砂浆等混凝土,这些混凝土法人破损程度比较高,但是在进行操作时要将这些严重破坏的混凝土去掉。

1.2 嵌缝法与灌浆法

嵌缝法和灌浆法有着明确的防渗要求,并且对变电站整体结构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时混凝土裂缝的不容忽视的处理方法。其一,嵌缝法的具体操作流程要求要先沿着裂缝开凿一个槽,随即在槽中嵌填入一些塑性材料,比如塑料油膏、聚氯乙烯胶泥等。在有特殊需求时,也可以嵌填入刚性止水材料,避免裂缝程度地加深。其二,灌浆法的操作方法在于借助于压力设备将水泥浆、环氧树脂等胶结材料压入进裂缝之中,再裂缝填满这些材料硬化之后[1],会与混凝土相互融合,降低裂缝对于建筑物的危害度。

1.3 加固法

加固法适合应用在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影响较大的裂缝问题中,其应用原理就在于不断扩大截面面积,以便于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牢固性,使用预应力法和粘贴钢板法等是具体应用方法。

2.变电站建筑中常见的裂缝以及控制措施

2.1 沉陷裂缝

2.1.1 成因

沉陷裂缝现象的发生地大都由于砌体过于单薄、应力的集中性较高的原因,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首先,裂缝与窗脚之间呈现45,发生于顶层,顶层下面的各层相同地方的裂缝现象随处可见,其裂缝程度就为严重的地方就在于顶层部位,顶层以下的各层裂缝程度并不严重。其次,柱位的沉降度比较大,柱与砌体连接处会产生一定的垂直错动裂缝现象,其成因就在于建筑物上部的荷载是由桩传到地基的,一旦地基缺少较强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建筑物上部负荷的下沉现象,在其他地基承载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整体承载量的差异程度比较明显,柱与砌体之间便会出现裂缝。

最后,一旦两侧砌体存在相同方向的斜裂缝,上下层裂缝表现程度出现较大差异时,往往都是由于失衡沉降的诸位倾斜而发生的,且倾斜在整体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2.1.2 控制措施

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加大地基的保护程度,以免地基受水侵泡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模板要保证高度的牢固性,赋予强有力的支撑程度,因此,在模板选择中,要选择刚性与强性相结合模板,最大程度地满足施工需求。一旦变电站的地基建在松软土上,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之前,要增加地基的加固程度,而且要控制好拆模时间,拆模要遵循施工顺序来进行。

2.2 温度裂缝

2.2.1 成因

砖砌体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有所不同,二者的差异倍数最高为2.5,而二者之间的伸缩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倍数大都在两倍左右,其中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伸缩量与砌体是不同的。在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时,混凝土梁的较大变形会加剧砌体的拉压程度,如果砌体拉压作用超出砌体自身的抗剪的特定程度时,建筑结构就会发生一定的裂缝。与此同时,施工过程的不合理会造成砌体与梁之间的水平裂缝现象,而单一直砖砌筑在梁底砌体的应用,将砂浆填充在缝隙之内,不利于施工工艺作用的发挥,造成裂缝现象。

2.2.2 控制措施

要严格规范施工材料的使用,要尽可能地选择热量度较低的水泥来进行施工,粉煤灰水泥和矿渣水泥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增塑、减水作用的外加剂要根据特定比例加入到混凝土之中,做好不断增加保水性能与流动性能,有效延时热峰时间。建筑使用的混凝土中的水灰比最高不得超过0.6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含量,每㎡的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最好保持在450㎏。混凝土施工方法要采取分层、分块浇筑形式,浇筑厚度不宜过高,为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散发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避免温度的变化而造成混凝土体积收缩膨胀度,并且留有相应的收缩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要加大对温度变化情况的监督与控制,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并且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如果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在冬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温措施,以免寒潮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如果发生在夏季,可以将麻片、草帘等进行洒水处理[2],保证良好的湿润程度。

2.3 干缩裂缝

2.3.1 成因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后,表面水分会得到迅速蒸发,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到表层混凝土的变形程度,而变形差异会使表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应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超出特定范围以后,就会造成干缩裂缝现象的发生。

2.3.2 控制措施

要加强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控制其用水量,要始终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选择收缩程度低的水泥,加强粉煤灰水泥或者低热量水泥的应用,要留有充足的收缩缝,以免影响到凝固后的混凝土水平。

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施工发生在冬季,适当地延时养护时间,要充分掌握好养护时间,确保建筑投入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提升,也可以使用涂刷养护剂来做好养护工作。要想进一步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可以加入一定的减水剂,降低干裂缝的发生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建筑物整体水平与质量,确保建筑物较强的使用寿命。因此,要针对沉降裂缝、温度裂缝以及干缩裂缝等现象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工艺,选择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控制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的蔓延,做好混凝土损坏严重的处理工作,保证建筑结构良好的使用性能,从而促进变电站建筑结构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欧志坚.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6):24-25.

[2]艾金辉.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152+156.

论文作者:黄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探讨论文_黄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