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土建工程在要求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土建工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混凝土,自混凝土发展之日起,直到现在,我国混凝土这项技术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尤为迅猛,工程施工当中都会使用到混凝土浇筑技术。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1.1主要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科学地选择建筑材料,才能给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其中,选择水泥时,要综合考虑水泥的型号、使用年限、质量证明等;骨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一般粗骨料选择粒径大于5mm的碎石或者卵石;细骨料选择骨料粒径为0.16~5mm的细天然砂。
1.2外加剂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混合料中除了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还包括一些外加剂,其作用是防止混凝土变形开裂,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柔韧性、抗变形性能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选择混凝土的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工程设计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性、抗冻融性等性能要求进行选择;(2)与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等要求相符合;(3)与实际工程提供的原材料(水泥品种、砂石等)结合选择适宜的外加剂。需要注意的是,外加剂的掺入量与适用范围需要通过多次试验确定。
2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2.1材料准备
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将所需的材料准备好,这是最基础的工作,所以如果需要施工,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由混凝土工长提前一天与供货商联系,确定好浇筑的混凝土方量、时间、栋号、部位以及混凝土标号,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等都要与供货商联系清楚,浇筑前准备好养护用的绒毯、薄膜、水管等材料。
2.2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机械装置
在混凝土浇筑前泵管必须搭设完毕,并检查泵管的稳定性,连接的卡箍是否牢固,楼层使用的布料机按照施工部署的位置架设稳定,下方均要有支座,可用成品混凝土方块将布料机下方钢筋支持牢固,在钢筋上方垫好木方。振捣器具准备到位,接好电源预先试用,标准层混凝土浇筑必须试用2个以上的振捣器,并预留一个备用,以防止其他突发损坏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铁抹子、铝合金刮尺、长尼龙线、卷尺等这些都是混凝土混合时经常需要使用的装置设备。
2.3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注意塌落度、砂浆清除、浇筑的方法、混凝土强度等,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关键点,塌落度、砂浆清除、浇筑的方法、混凝土强度不符合混凝土浇筑的要求的直接停止作业,直到寻求到最佳的方式,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进入到下一步操作。混凝土需要振捣,这个过程非常的关键,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做到足够严密紧实,混凝土间的移动间距必须要小于或等于40-50厘米,振捣的时间必须以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如果混凝土振捣的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夹渣,烂根、蜂窝、麻面、孔洞、脱节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2.4工作人员准备
在准备好混凝土浇筑前的材料以及设备之后,最后就是安排好混凝土浇筑所需的工作人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用方量和浇筑时间,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所有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都需要做好培训,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会出现什么情况以及一些预防的措施。施工过程中严禁疲劳作业,疲劳作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可以实行多班制,现场工长要随时注意浇筑人员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况,由于是重体力劳动,要及时更换工作时间过长的工人,以免疲劳作业产生安全和质量上的隐患。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3.1剪力墙浇筑技术
在应用剪力墙浇筑技术时,通常需要应用长条形的流线型浇筑方法。需要在恰当位置处合理的浇筑出混凝土的模板,在这个模板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剪力墙浇筑的各个施工环节。另外,在剪力墙浇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特别的注意浇筑施工的施工连续性,切勿随意中断施工过程。另外,在进行振捣操作时,也要严格控制剪力墙接缝处的力度,保障混凝土的密合度恰当的与剪力墙墙接口处相吻合。
3.2位置浇筑
选择恰当位置浇筑,也就是说合理的设置钢筋位置以及混凝土的密度,这对于保障整个建筑项目都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应用混凝土浇筑式浇筑施工技术需要精确的分析钢筋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并对之采取有效控制,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注意事项
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达标。早期的混凝土养护需要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使混凝土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混凝土达到设计温度和抗裂能力要求。
4.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贯穿混凝土的凝固、硬化和强度发育的整个过程,并且养护环境直接影响其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就混凝土硬化而言,温度是主要影响混凝土硬化的主要因素,温度过低(低于5℃)会使硬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另外,在干燥环境中,混凝土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变形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因此,要适当养护混凝土,使其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通常采2种方法,即自然养护法和加热养护法。自然养护法是指混凝土达到终凝状态时,要给构件覆盖麻袋、稻草等材料,并在混凝土结构上面洒水,使构件保持湿润。该方法的养护时间与水泥的种类、掺和塑化剂有关系。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的最恰当的养护时间为7d以上;矿碴水泥且掺和塑化剂的混凝土最适宜的养护时间为小于14d。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在15℃以上时,前3d内白天浇水的次数较多,一般隔1~2h就要浇一次水,而夜间浇水次数在2~4次;3d以后,可按实际情况相应的减少浇水次数,遇到大风或高温的天气需要增加浇水次数。加热养护法,是为了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蒸汽养护混凝土。
4.2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完成浇筑、养护后,需要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强度要求。如果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可以拆除混凝土的模板,在拆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先拆除不承重结构的模板,后拆除称重结构的模板。在拆除模板后,要将模板进行清理,并放置到合适的地方,以便下一次使用。
结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地基以及整体建筑物来说都十分重要,这对整体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了解施工现场状况,以保证能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浇筑技术的选取,并对各个环节的施工任务进行明确和严格的控制,在做到严格把关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建筑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宏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22-223.
[2]楚大平.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外资,2013,1:39-41.
论文作者:崔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材料论文; 水泥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