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因素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w 为对象的,人都具有情感,情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系统。正是由于它具有这种功能,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便可以通过情感,对他人施加影响,或通过他人产生影响,以实现组织的愿望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他人情感的表现,了解他人的体验、愿望和要求,并据以采取相应的情感反应。情感还具有调节的功能,对人的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可以说,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伴随着情感过程去完成的。往往一条生硬的规定,远不如亲切的话语、温和的笑容、善良的调侃更能打动受教育者的心。因此,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且还要做到以情感人,使情与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效。
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功能,还取决于人们对情感的需要。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始阶段,积极的情感,能为晓之以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离不开相互之间的交往。人们的交往,主要是情感和信息的沟通,它具有选择性和层次性,其中情感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协调和改善人际关系,维持集体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重视建立情感的联系,只有情感融洽的双方,才会有思想上顺畅的沟通。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不会随便对哪一个人都敞开心扉,心理防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往往因为做错了事,更容易产生防卫心理。有的因受了挫折而态度冷漠,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有的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存有偏见和误解,易产生逆反心理。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双方心理状态的错位,会出现言者淳淳而听者藐藐的局面。所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达到情感上的沟通,排除情感上的障碍,使信息渠道畅通,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讲道理、论利害、谈希望、展前途,发挥其影响力。晓之以理必须做到情在理先。
二、注重感情投资,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注重感情投资,努力创造出适宜做思想工作的心理环境,这包括一般心理环境和特殊的心理环境。
(一)创造良好的一般心理环境
一般的心理环境,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与群众之间,平时就存在持续而稳定的心理相容状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平时就要注重感情投资,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和情感交流,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
1.爱。爱是感情投资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对群众真挚的爱,感情投资也就无从说起。爱首先应体现对群众的关心、体贴、爱护与帮助,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以平等身份交心谈心,理解他们的兴趣、想法和习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热情地与他们交朋友,多参加他们的活动,这样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就会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群众就会自然地把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暴露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好的效果。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谈吐举止的影响力,应时时严以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从群众的积极情绪中吸取力量,从群众的消极反映中改进作风,做到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
2.促。在一定组织系统中的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别人特别是领导者的承认。领导者要留心观察自己的部下,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扬其所长,抑其所短。要充分利用表扬、奖励等多种手段,对他们的进步与成绩进行强化,以引起他们的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常常有这种情况,某人在这个单位表现得差,和领导关系搞不好,后来组织上把他调换了一个单位,他从此由后进变成先进。这就提醒了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会发生重大影响。一个好的领导者,就要努力提供一个适宜于部属成长与进步的环境,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促进他们心情舒畅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
3.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是迫切的,是件大事情。领导者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关注,以一种踏实地办实事的工作作风,为其排忧解难。如果一个领导不肯帮助人,不肯办实事,只是一味空谈,就无法取得他们的信赖。对于群众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关心,是否热心,这是你能否取得他们信任的标志。而你帮助了他们,他们必然也会支持你的工作,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情感联系一经建立,群众就会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就能化解一些思想矛盾,充分发挥积极性。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就形成了。
(二)建立良好的特殊心理环境
特殊心理环境,是指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构成的特定心理状态。它是在一般心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适应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工作对象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恰当与否,是思想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里,态度是指情感是否真诚,是否设身处地的关怀、体谅和尊重被教育者。恰当的方法,是指适合被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能够为他们所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和对方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在人格和思想上都是平等的,才能有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对他人以尊重、宽容、劝导,才能赢得他人的情感沟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
1.尊重。这是打开对方心扉的方法和切入点。尊重的主要表现是倾听。只有愿意细心地、富有同情心地、耐心地听别人讲,你才能真正理解别人。你耐心地听,就等于向他宣布:“你值得听”,这样可以提高他的自尊心。而倾听,又能帮助你了解对方真实的思想情感。弗洛伊德千百次用科学语言阐述过一条真理:如果你能使别人谈得足够多,他简直无法隐藏其真实的情感或真正的动机。如果你能耐心地倾听对方把自己的意见、积郁和不满倾吐出来,这样他们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使其心理好象处于一片空白,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你的意见、劝说最易乘虚而入,占据他那空白的心田。反之,如果对方说得正在起劲的时候,你打断了他的讲话,来进行劝说,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因为对方所谈的事,在他的心里早已形成心理定势,只有等到他把事情全部说出,他的心理定势才会消失、才能转而听你的意见。此外,适时地给予一些安慰、鼓励、肯定和作出一些必要的解释,都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
2.宽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能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关键是要能认识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将心比心,理解受挫折者的心理状态,把受挫折者看成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造成诚心解决问题的气氛。不仅如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创造一种情境,使受挫折者可以自由地表述他们受压抑的情感。因为人们处在挫折情境,往往会以紧张、冲动的情绪反应,代替理智行为。所以只有把这种紧张的情绪发泄出来,才能有助于恢复理智状态。
3.劝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人、改造人,引导他们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劝导,重要的是真情,而不是光讲大道理。没有情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干巴巴的说教,肯定打不动人心。但滥用情感也不行,它会导致情感的贬值。理被庸俗、廉价的情所淹没,就可能带来一团和气,但不能使教育对象心悦诚服,从而也就违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用情感要讲原则,不能一味地去满足个人的要求,迁就照顾,或迎合、取悦。对于错误,应严肃批评,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应据理驳斥,表现出义愤和痛心。一种正常的、正确的情感,常常能以正压邪,使犯错误者能引起重视、吸取教训,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感情融洽。总之,不论是批评也好,鼓励也好,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满腔热情、倾注真诚的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爱。心诚则灵,只要功夫到家,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效果是一定能够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