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磁核共振诊断效果研究。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有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分别应用核磁共振和关节镜方法检查,观察具体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病症诊断漏诊率明显更低(P<0.05),其病症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方法诊断,检查结果准确率较高,能够保障病症诊断的准确可靠性,对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磁共振;病症诊断;膝骨关节炎
目前,我国膝关节炎患者较多,该类病症多发病于60岁左右的老年群体。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处于逐渐退化状态,容易出现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情况,诱发膝骨关节炎发生,该病症属于慢性关节炎疾病的一种[1]。该病症的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本实验选取80例患者,对部分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方法诊断,结果较好。主要指标数据分析及核算如下文阐述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8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和参照组(n=40)。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7岁和62岁,平均年龄为(69.5±1.5)岁,平均患病病程为(2.2±1.3)年;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区间为64-77岁,平均年龄为(70.5±1.3)岁,平均患病病程为(2.3±1.1)年。对于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均知晓自愿签署同意书,其家属均予以完全支持态度。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平均患病病程等指标比较,没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可以继续参加实验研究。
1.2 方法
本实验两组患者分别应用膝关节镜和核磁共振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属于与病例指标数据比较研究。
将膝关节镜应用于参照组检查中。医护人员安抚患者情绪对其予以硬膜外麻醉操作,麻醉达到最大药效后在选取关节镜穿刺点,通常该部位主要为患者的硬膜外髌上囊处,清理溢液并注入生理盐水,确保患者患肢关节腔处于完全充满状态。完成上述操作后再次选取穿刺点,一般为股骨外关节上原前端即可,进行表皮组织切割操作,通常以5mm最适宜。随即在患者关节软骨组织中放置临床操作专用的关节镜套针即可,以此观察患者患病处实际患病情况,组织损伤情况等,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本实验研究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方法检查,本次实验应用的检测仪器为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仪器具体型号为永磁体;磁场强度为:0.3±0.05T。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完全仰卧位,嘱咐其处于完全膝关节微屈曲状态,调整核磁共振检测仪的层距和层厚指标,保证两项指标分别处于1mm和3.5mm即可,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方式主要为横轴位、矢状位和当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冠状位。将检查指标结果数据记录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
参与本次实验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所产时的实验指标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患者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等指标均用%表示,用X2检验,当P<0.05的环境下可以继续进行后续实验指标核算研究。
2 结果
将关节镜和核磁共振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诊断中,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病症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体指标数据已经由表1整理核算。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症诊断准确率指标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中病症漏诊的分别为2和16例,漏诊率分别为5%和4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0,P=0.001<0.05)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比较常见的病症类型即为膝骨关节炎[2]。膝骨关节炎患者多表现为比较明显的膝关节疼痛感,患病时间长、病症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功能障碍、行动受阻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患病过程中通常患者上下楼梯或者做蹲起行动时候病症表现最为明显,疼痛难忍,即是静坐患病关节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感[3]。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致残率,患者要采取科学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在其之前要进行准确病症诊断。
从传统角度来讲,膝骨关节炎患者多应用关节镜或者是CT扫描等方法检查,这些检查方法过于落后,临床检查结果准确性较低,不能够对临床病症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指标引导,这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具有一定阻碍作用。同时这种检查方法的漏诊率均较高,漏诊或者误诊的话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续治疗的话难以达到预期临床效果,易导致患者致残,影响其老年生存质量。本实验选取80例患者,对研究组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方法诊断,相比于传统关节镜检查准确率更高、漏诊率更低(P<0.05)。从实验结果中能够看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病症诊断,检车结果准确率更高,不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能够通过检查结果准确分析患者实际患病情况、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情况等,可以制定有针对性治疗方案。同时这种诊断方法能够形成三维断面图像,可以更直观查看到患者患肢情况,仅需要采取不同方法检查即可不需要对患者膝关节行层皮组织切割等操作,具有较大安全性[4],降低患者临床诊断不适感。
综上所述,在膝骨关节炎病症临床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效果更高,能够有效判断病情,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仰涢霞.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0-191.
[2]张欣贺,张晓亚,杨红耀等.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47-47,48.
[3]代梅,吕佑辉.核磁共振(MRI)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2):99-100.
[4]尚峰,李洪臣,徐海龙等.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1):195-196.
论文作者:田世磊,马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病症论文; 方法论文; 指标论文; 膝关节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