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模式_社会教育论文

论德育模式_社会教育论文

德育模式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育模式是德育实施范式或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德育模式以一定德育观和品德发展观为指导,其形成是德育体系建立的标志。由于人们德育观和品德发展观存在着差异,致使德育模式具体形态呈现为多样性。以往德育模式总体上可概括为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主义模式三种类型。现代德育必须着力构建综合模式。

一、德育模式及其形态与类型

(一)德育模式及其功能

心理学把模式理解为一个过程、一组实体或一种情境中的各个部分,尽管它们可以被一一区分开来,但却构成一种紧凑统一与鲜明突出的结构性整体或完型,这个整体结构或完型就被称作是一种模式。《现代汉语词典》把模式定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可见,模式指某种事物通过程式化处置而成为同类事物典范或定型化的活动形式和操作样式,是一类事物中具体定型化的活动形式结构。模式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模式是经过实践不断探索,逐步积累经验,并使典型经验定型化而形成的,是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产物。它可通过简单知觉过程反映出来,也可经过复杂思维类推过程抽象概括而成,因而能为同类事物或活动提供可资借鉴与应用的一般操作程式和活动结构形式。所以,构建切实可行的模式,能有效指导人们实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德育模式是某种理论或观点,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等构成的德育实施范式,是德育思想与德育实践的中介和桥梁。理查德·哈什在《道德教育模式》一文中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德育模式有别于德育理论,德育理论对建构德育模式起指导作用;德育模式不同于德育方法,两者属于不同层次;德育模式也不是德育方式,德育方式是德育取向形式,德育模式则是德育结构形式;德育模式还区别于德育计划,德育计划仅是德育模式的外在轮廓。概而言之,德育模式内涵着程序、结构、原则、策略等诸多因素,是德育理论、计划、方法、结构、原则、程序等共融之结果。也就是说,德育模式是在一定德育理论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逐渐形成定型化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德育模式是一个由德育过程中诸多内外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因素主要有:德育目的、要求、内容、过程、方法以及预期性效果;受教育者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理论观点和思想见解。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是对上述诸因素加以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德育模式一般由德育理论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评价系统和操作系统构成。

德育模式的功能表现为,一是提高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能为教育者提供相关德育理论、学生品德的形成知识和德育实践经验,丰富教育者理论素养,减少德育实践盲目性,缩短实践摸索过程。二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各种外部条件,但归根结底在于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德育的作用不可能超越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制约。德育模式是依据学生心身发展和品德形成规律建构起来的,它的有效实施能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

(二)德育模式的具体形态

西方学校德育的具体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张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儿童认知判断能力,并把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强调道德教育要遵循阶段发展规律。社会学习德育模式——认为人的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德育要十分注重社会、观察学习的作用。人本主义德育模式——认为人生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德育只有尊重人的发展,施以合理教育,人才能获得充分发展,成为健全有效能的人。价值澄清模式——认为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德育不能仅仅传授某种固定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体谅德育模式——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关心和体谅别人,只要儿童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为有道德的社会公民。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指出人的道德行为由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动三大要素构成,个体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内在一致的要素,融为一体,他的行为才符合道德。四位一体德育模式——认为品德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德育必须从知、情、意、行的完整本质出发,强调德育的整体性。

我国学校德育的具体模式有:课程德育模式——各学段德育开设专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品德教育课,并贯穿学校教育始终。这谓之德育显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学科德育模式——各学科教学通过挖掘其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这是渗透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德育模式——学校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及各种社团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班级德育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而开展的德育。班级是我国学校的基层组织,是进行集体教育的主体。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社会德育模式——这是一种通过社会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环境、社会交往对学生施以影响,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德育模式。家庭德育模式——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灵魂的第一个环节。

(三)德育模式的传统类型

1.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德目指德育所要培养学生品德的具体条目,像正直、亲切、勇气、真诚等等。德目主义就是将德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或形成的品德以系列条目形式排列作为德育内容,逐一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德目内化为学生品质的德育思想和理论。以这一理论指导建构的德育模式,即为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德目主义德育是20世纪以前,中、西各国普遍采用的德育模式。它通过开设独立德育课程,把那些人们经过长期生活验证可行的品质和规范以德目形式固定下来,编成教材,让教师在课堂中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熟记理论和掌握这些德目,就算完成了德育目标。

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特点有:体系独立性——在德目主义体系下,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自成系统、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系列内容、系统课程和专门教材都是德目内容体系的反映,并受其制约。德目通常分为三类:个人情操陶冶和内在规范要求,如尊重、真理、勇敢、同情心等;职业道德要求,如敬业、勤劳、职业良心、守信用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如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规范和要求,负责任的公民意识、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等。这三类德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德育系统。教师主体性——德目主义德育模式中,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中心,始终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是主动者;而学生则处于受支配的从属地位,是被动者。整个德育过程,教师的学识和能力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示范导向作用,学生仅是知识“容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方法单一性——既表现在采取单一课堂教学途径,又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灌输式、注入式,还表现在德育信息传送的单向性。只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继承性接受,忽视其创新和发展。

德目主义德育模式保证了德育实践的正规性,实现了德育的继承性,形成了德育的系统性。但这种德育是一种单向式教育,其结果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教学过程具有教条化倾向,往往在教学生机械背诵抽象道德条目的过程,使德目凝固化,成为超历史、超社会的东西,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

2.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又称非德目主义德育模式,指学校德育不通过开设独立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德目,而是通过学校开设全部学科和组织活动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20世纪西方国家基本实行全面主义德育模式,主要代表是实用主义德育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这一模式不开设独立德育课程,也无固定德目和专职德育教师,德育任务落实到学校各学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特点为:内容相对性——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个人相对主义是其理论基础,认为社会时刻在变化发展,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具有个人相对性和特殊性,德育只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其内容不应该是既定德目,德育目的是道德观念内化和道德能力发展。途径间接性——全面主义德育模式既然承认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对性,那么它必定否认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一般指导作用,其德育途径和方式带有明显的间接性。对象自主性——全面主义德育模式注重对学生个体心理结构塑造和自主选择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德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用局限在帮助学生发展更清晰的价值观,支持学生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自主确立价值观。实施实践性——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实施方法注重活动性和实践性,追求知行统一,力图通过校园生活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能力和品性,正像杜威所言,“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

全面主义德育模式以道德相对主义和生活主义德育观为指导,十分重视发掘学科德育和活动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德育因素的综合作用;实现了课内外教育和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受教育者主体作用得到激发;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通过实践发展学生道德能力。但全面主义德育模式以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实践中往往对学生放任自流;仅靠单一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德育许多内容并无切实保障。

3.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模式体系中,既含有德目主义模式特征,又具有全面主义模式特点的德育模式,称为混合德育模式。也即指学校德育既通过开设相对独立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特定德目,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活动途径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德育模式。在混合德育模式体系中,德育目标和内容既承袭了德目主义模式的积极因素,又接纳了全面主义模式的优秀成果,使德育走上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课内外教育和校内外教育相融合,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活动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混合德育模式特点有:体制多元性——在混合德育模式下,国家原则上不设统一监管机构,或不制定统一德育大纲,一般采取间接方式,如法律手段来制约德育目标和内容。各地区和各类学校有较大独立性和自由度,如此,德育实施具体内容和途径方式则表现为多样性和多元化。目标和内容既多样又统一——混合德育模式尽管德育目标和内容广泛多样,但其基本目标和内容则统一,这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混合德育模式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基本内容有: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政策教育,和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社会服务教育,人际关系协调教育,自由、平等、人权教育,现代生活方式教育等。这些教育都围绕着公民和价值教育为中心而展开,体现出一致性。途径和方法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其综合性表现在:德育途径采用了直接途径、间接途径和潜在途径相结合;德育方法既倡导教师正面指导,又注重学生自主选择,提倡自我教育,使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践行能力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混合德育模式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积极成果,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它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德育内容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针对性强,具有较好实践效果。

二、现代德育综合模式的构建

(一)德育综合模式及其特点与功能

德育综合模式是一种通过整合德育因素,运用综合教育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德育新模式。现代学校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和自我发展等多项素质的任务,仅靠单一德育形式或方式,很难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综合教育策略,对学生品德发展目标、要求、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系统综合设计,有助于整体提高与优化学生综合品德素质。

德育综合模式的特点为:科学性——德育综合模式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规律和德育规律,体现学校内部德、智、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反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趋势,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整体性——德育综合模式从整体上对德育目的、内容、途径、方法作系统设计和规划,并进行系统运作,使各种德育因素实现有机结合,从而优化德育结构,形成综合德育力。开放性——德育综合模式既着力于挖掘学校内部德育资源,又积极利用校外德育因素,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深入实践中形成与发展品德。德育在开放态势中,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增强了社会合力。民主性——德育综合模式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交互关系,主张师生教学相长和德育过程的民主原则和方法,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品质养成自主性。实践性——德育综合模式十分突出实践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力求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正确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正确行为。

构建德育综合模式关键是对各种德育因素实行有机整合,以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教育力。与单一教育力相比,综合教育力具有整体优化、交互融合和创新发展功能。具体而言,德育综合模式的功能有:整体优化——指品德发展和品德培养过程诸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提高德育实效的效能。交互融合——指道德发展主体与施教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品德发展要素之间的交互融合和品德培养方式上的相互结合。它在品德发展中具有动力价值和选择价值。创新发展——指道德或德育经整合建设后,创新为优良品德素质或成为优质高效的德育。它在品德养成中具有形成价值和创新价值。

现代学校德育,如果没有整体效能,学生潜在素质就不能提升为实现素质;假如缺乏主体选择,学生品德内化就不完全;没有创新发展,德育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也难以实现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目标。

(二)综合教育因素,形成综合教育力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融一体。实现这一结合,是增强德育整体效应的有效途径。

理论教育是通过独立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教育具有系统性,能提高学生理性认识水平,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正确方向指导。理论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作系统理性阐明,使学生知其然,明事理;另一方面要阐明原则和规范之理由的科学理论,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信之,行之,促使思想道德判断能力发展。

实践教育是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德育因素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性,能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为理论学习和品德形成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践行能力。

2.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相结合。任何人成长同时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使学校德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整体化的全方位的轨道,增强了德育整体合力与效应。其结合形式有:

学校、家庭和社会按统一德育目标,各自发挥育人优势,实行德育功能互补。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相对正规和系统,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家庭德育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亲切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社区德育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精神产品、精神食粮和优化社会环境来教育与影响学生。三者功能互补,各具优势。

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家庭和社区德育共同配合,密切合作。学校德育往往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与家长书信往来等形式同家庭德育合作,达到吸收家长参与德育过程、形成学校和家庭德育合力之目的;学校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方式实现同社会德育合作,使学校德育延伸至社会,借助和依靠社会力量实现德育目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使德育力量倍增。

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由政府或社会为主导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其覆盖面广、层次高、整合力度强,德育效果显著。

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从理论上看各有不同特点,从实践上看两者则统一互补。因此,要肯定其统一性和互补性,不能顾此失彼,薄此厚彼。教育具有他教性、他控性、他授性,自我教育则有自控性和自教性。人既不能没有教育,也不能缺乏自我教育,且需要双管齐下,同时兼顾而不能偏废。事实上,德育实效的生成,既有赖于教育者教育活动,也有赖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活动,是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果。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形式有: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第一课堂”指学校开设的专门德育课程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第二课堂”是课余政治理论学习和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一般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起着“第一课堂”教育所不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效果。

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对象角度看,集体教育主要是面向某一群体,如班级、年段而进行的教育,它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个体教育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思想问题而开展的个别教育活动,它解决学生特殊思想问题,发展学生个性。从教育者角度看,集体教育即组织教育,就是利用学校党、政、团、学生会等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发挥各种组织的优势;个体教育即教育者以自己个人的学识、才能和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其潜移默化受影响。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本质上体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就学生管理维度而言,学校管理是运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它体现了学校意志,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途径。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集体与个人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而进行对自己的管理,它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律精神。管理即教育,学生自我管理是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通过整合德育因素,最终形成综合教育力。其构成因素有:教育者,包括教育者的德育思想、观念、学识、能力、教育现实水平等;受教育者,这是德育之最终“产品”,包括各种素质和能力发展;德育资源,主要指德育环境、工具、手段及内容、方法、形式等;德育生态,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资源、受教育者与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状态。

(三)发挥综合教育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1.建设学校良性德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大德育力度,全方位与多角度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1)以班级管理、教学渠道和自我教育为主。建立班主任为主、课任教师配合的班级管理体制。班级是学校最基层教学行政组织,班级建设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中心环节。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要有班级管理整体力,即把每个教师都置于班级德育之中,形成群体合力,改变班主任“单枪匹马作战”的德育方式。当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主要实施者,他必须经常组织课任教师“会诊”,以体现施教一致性原则。贯彻课堂教学为主,牢牢把握德育主阵地。德育把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就意味着全体教师形成教书育人合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德育因素要贯彻:“有意”原则,教材与德育目标是一致和同步的,教师要透析教材,把准学生思想,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序”原则,对学科德育内容要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德育因素,以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原则,选择好教学与德育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完善自我教育体系。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以客体身份能动地作用于教育者,激发教师教育思想和情绪,影响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直接充当教育者,所以教师应主动地将主体角色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指导学生相互管理和相互教育;引导学生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自主参加课余活动,实现从被动型学习者向主体型学习者转变。(2)优化教育资源,发挥德育合力作用。学生德育与教师师德同步抓,两代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进行,着眼于学生,着眼于教职工,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德育两条线同步开展,一是学校、科室、年级、教师德育线,一是党、团、学生会、班级德育线。两线配合,双管齐下,形成全方位学校德育网络。德育队伍和德育科研同步建设,德育队伍建设要实现专家化、学者型之目标,使教师既能教好书又能育好人,成为教书育人能手;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的先锋,要形成品位高、有本校特色的科研体系。学科德育、活动德育、校园建设、生活服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同步进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

2.提高家庭育人水平。家庭德育存在如下误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过分保护,或过分干涉,或过分严厉,其结果要么造成孩子性格压抑,心理自卑,胆小怕事,缺乏自信;要么导致孩子性格粗暴,缺乏情感,谎话连篇;只关注孩子智力和身体,忽视品德和心理,现在某些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厌恶学习和考试焦虑等心理障碍,并非智力原因造成,主要是过重学业负担和家长给孩子过重心理压力所致;缺乏民主平等式家庭教育,一些孩子在家庭里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极大地伤害了孩子人格与自尊,孩子独立自主精神和创造性被严重束缚。

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素质高低是家庭德育的关键,提高家长素质有效途径有: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系统、正规、集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卫生学等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家长自学。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作相应研究,为家庭德育作指导。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使之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桥梁。

家庭德育正向。家长应确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运用民主理解式的教养方式。教孩子“先做人”,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辩证施教,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为重心。与孩子平等相处,家长要以身示范,注重身教和言教统一,了解、关心和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朋友,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效配合学校教育,谋求家庭和学校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

3.实现德育社区化。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自成体系,封闭办学,垂直管理,造成了社会德育观念淡薄,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互脱节,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社会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受到社会负面影响大。德育社区化是社区教育功能的体现,社区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把学校德育纳入社会大系统,改变把德育仅看成是教育部门责任的观念,建立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的德育机制,形成共管共育之势。

优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德育。具体包括用社区教育力量改进家庭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建设良好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组织学校与社区内有关单位“共建”,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利用资源有效开展各种形式教育活动(社区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先进典型人物,学工学农学军基地,德育基地,文化娱乐、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设施);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使之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和沟通的纽带,把学校德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标签:;  ;  ;  ;  ;  ;  ;  ;  ;  

论德育模式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