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发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张志锋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感染科 上海 201100)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发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为后期开展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阳性乙肝病毒阴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肝损伤恢复时间、肝损伤发生时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肝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肝损伤发生时间短于对照组,肝损伤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数据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肺结核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采用抗结核类药物治疗易引发肝损伤,导致肝损伤恢复时间延长,同时会对肺结核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肺结核治疗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加入适宜的保肝类药物,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肺结核;乙肝;抗结核药物;肝损伤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116-02

肺结核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1]。现阶段,临床治疗肺结核主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在服用期间其自身毒性易引发患者肝损伤,为此临床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前期需要对服用药物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治疗依从性[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研究分析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伤的因素,为后期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8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阳性乙肝病毒阴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5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3例,年龄为32~54岁,平均年龄为(42.47±8.26)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5.62±3.3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6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2例,年龄为31~54岁,平均年龄为(42.41±8.22)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5.69±3.4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数据分析比较不具有实际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每日清晨服用0.6g利福平(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677),0.75g盐酸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1.5g吡嗪酰胺(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947),0.3g异烟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42022005),服药周期共计3个月,后期进行巩固性治疗,停止服用盐酸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持续服用剩余药物时间为6个月。

1.3 指标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肝功能ALP、AST、ALT指标,在X线下患者病灶缩小范围超过50%为显著吸收,缩小幅度超过30%为部分效果,缩小幅度低于30%属于未吸收。统计两组患者肝损伤恢复时间、肝损伤发生时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肺结核总吸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具有传染性,结核分枝杆菌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病因[3],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低热、消瘦等,乙肝属于肺结核常见合并症。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主要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大部分药物成分中含有毒性物质,会造成患者肝损伤[4]。药物的代谢产物以及药物本身均会影响肝脏细胞代谢作用和免疫变态反应,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停止服用肺结核治疗药物,甚至引发严重的肝功能衰竭或死亡,这也是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伤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应当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如呈阳性,则需要服用抗病毒和保肝药物,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也应当密切关注肝功能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低于研究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抗结核药物是引发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损伤的重要因素,在治疗期间应当采取保肝措施。

【参考文献】

[1]朱红娟.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的价值评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7):14.

[2]王娜.拉米夫定联合化疗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44例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9):984-985.

[3]江小玲.利福平联合异烟肼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22-124.

[4]张元礼.抗结核药物易导致乙肝伴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伤[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04):1780-1785.

[5]聂玉平.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08):24-25.

论文作者:张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发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张志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