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外贸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所第十二届春节研讨会纪要_世界经济论文

‘99外贸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所第十二届春节研讨会纪要_世界经济论文

’99对外经贸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第12届新春座谈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经贸论文,纪要论文,座谈会论文,新春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2月4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2届新春座谈会。1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新闻界人士出席会议,共同探讨1999 年我国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与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问题。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高登礼主持,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刘向东和王润生、程飞、佟志广、沈觉人、王文东、齐中堂、田光涛等老领导出席了会议。张祥副部长根据最近召开的全国对外经贸工作会议精神,就1998年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情况和1999年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十项重要工作任务作了重要讲话。刘向东副部长也就当前对外经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若干思想认识和经营作风问题作了精辟发言。

(一)对国际经贸形势的基本看法

与会者认为,1999年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又出现新的动荡,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及某些动荡因素的发展前景莫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上年放慢;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进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形势严峻,困难重重,对此必须有足够的估计,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应措施。

李长久(新华社高级编辑)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但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1998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就足以说明。刘向东指出,1999年在我国外贸出口面临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应当看到机遇和希望,特别是外经贸企业必须注意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努力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机遇。李长久认为,从全国对外经贸发展来说,能否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对付挑战,关键在于国家有关政策措施是否得力有效。外经贸部领导提出的1999年10项工作任务十分正确,也非常必要,应抓紧贯彻落实,保证其有效实施。

佟志广(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提出,1998年以来国际经济发展有一个重要特点和动向,即发达国家公司、银行兼并风愈演愈烈,而且是强强合并,形成跨国大企业集团,使一些重要行业垄断性进一步加强,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大。对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应引起重视,要准备超常规的国际竞争,认真研究挖掘我外经贸的竞争优势。

薛荣久(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提出,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动荡和大调整时期,我国对外经贸也已进入大调整阶段。为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和变化,1999年对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等应继续认真研究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加以理顺和完善。

(二)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佟志广、张祥等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出口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对其重要作用给以充分肯定。最近朱镕基总理在全国对外经贸驻外商经参赞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示:外贸出口在1999年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总体部署中重要的一环,仅次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从当前理论界和舆论界的一些反映来看,并不强烈,甚至存在某些模糊观念和片面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扩大出口的倾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外经贸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论研究,统一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和掌握扩大内需与扩大出口的关系,从而保证扩大内需和扩大出口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采取一切有利于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1)薛荣久等提出, 应加快实施有重点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认识“大西洋经济”的活力和美国市场的潜力,把欧盟国家和美国作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积极扩大出口。佟志广等认为,应考虑适当增加自欧、美的进口,减少我国贸易顺差,以利于减少贸易摩擦,争取对方放宽对我国出口的限制和贸易歧视,并建议对欧盟国家贸易使用一定比例(50%甚至更多)的欧元结汇。对西亚、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出口也应引起重视,大力开拓。(2)佟志广等提出, 要切实抓紧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组织和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及高科技产品出口。李长久认为,产品结构不进行合理调整,不仅出口难以增长,内需也无法扩大。为此要抓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兴贸”的战略,而不能仍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张祥指出,应根据“科技兴贸”的战略要求,实现科贸结合,技贸结合,将科技渗透到传统出口商品中,并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通过外经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3 )充分发挥出口退税的积极作用。赵晋平提出,今年中央已决定提高出口退税率,幅度较大,对扩大出口将起到重要作用,应抓紧贯彻执行和实施,特别是要简化有关手续,加快退税进度,争取及时到位,尽快取得实效。同时建议应从中长期发展考虑,继续研究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问题,并为实现零税率设置一定的过渡期。佟志广等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出口信贷对扩大出口的支持,适当增加政策性优惠信贷,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建议通过适当可行的方式,对高科技产品出口实行零税率,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4 )赵晋平等提出,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已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地位,而且涉及香港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应当继续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稳定性,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有效管理。张祥提出,应同时大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以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劳务等出口。(5 )赵晋平等提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应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争取出口进口双增长,而且进口增幅可适当高一些。应采取积极措施,为有关企业提供更多的进口机会。建议对部分已获得出口经营权的工贸企业授予必要的进口经营权。(6)薛荣久等提出, 应积极主动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WTO),使我国外贸出口能享受WTO多边协定的权利,以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李长久建议,为争取早日加入WTO, 应尽早将我国关税降低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7)刘向东强调指出, 要进一步加强外经贸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深挖企业内部潜力;坚持和提倡勤俭办企业,制止铺张浪费,降低各项经营费用和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益。

(三)关于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问题

夏友富(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等认为,1999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总的说来仍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材料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的4573家企业中,有95.3%的企业认为当前中国利用外资仍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估计199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可能达到400—450亿美元。关键在于要继续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步骤地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还要注意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建议:(1)进行跨国公司问卷调查,积极引进大跨国公司直接投资;(2)对环保、生物工程、信息产业等领域外商投资实行政策倾斜,给以更多的优惠待遇;(3)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政策倾斜, 在中西部筹建有影响力的经济特区;(4 )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应考虑兼顾三资企业;(5 )充分利用和发挥海外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桥梁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对外经贸研究工作的要求和设想

薛荣久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预测工作,建议建立对外经贸研究基金,首先把在京各方面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攻克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张祥副部长在讲话中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有关设想:

第一,要围绕外经贸中心任务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要真正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为政府宏观决策当好“智囊团”。(1 )应进行宏观理论研究,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当前尤应注意研究金融危机持续的新动向,研究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经济区域一体化、跨国公司、欧元等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课题;(2 )研究工作必须讲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当前要围绕“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增加利用外资”这一中心任务,着重开展政策研究工作,在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上下功夫(包括税收、加工贸易、信贷和保险、外汇等方面的政策问题)。还要注意研究出口产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体制创新、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科技兴贸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问题。

第二,要继续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的功能和作用,使学会成为一个外经贸学术研究的“交流中心”,为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继续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开创外经贸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外经贸部的工作重心,随着部机关职能的转变,要尽快转到宏观管理和政策研究上来,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加强联系与合作。

标签:;  ;  

‘99外贸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所第十二届春节研讨会纪要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