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1)骨科(2) 湖南省 4106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年龄≥80岁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80例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采取不同麻醉方案,即:行腰-硬联合麻醉的40例研究组患者和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40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结果 在麻醉总有效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在麻醉起效时间上短于对照组,在麻醉药用量上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在其下肢骨折手术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取得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更加显著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见的麻醉方式,适用于下肢骨折手术,但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其椎管相对狭窄,其椎间孔大多处于闭塞状态,若在实行局麻时使用了较少的麻醉药物,则会导致大面积麻醉、麻醉起效时间变长、麻醉平面过广或阻滞不全等结果,给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带来较大的影响[1]。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见效快、成功率高等优势,局部少量应用时可取得理想麻醉效果。本文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年龄≥80岁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试探究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80例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ASA分级均为(II~III)级。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采取不同麻醉方案,即:行腰-硬联合麻醉的40例研究组患者和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40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81岁,最大91岁,平均(85.62±4.35)岁;摔倒21例,车祸19例;髋关节22例,膝关节16例,踝关节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82岁,最大90岁,平均(85.54±4.29)岁;摔倒22例,车祸18例;髋关节21例,膝关节15例,踝关节4例。两组患者就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位置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在麻醉前30分钟左右肌注500μg的阿托品与100mg的苯巴比妥钠,按照5ml/kg的标准静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为对照组患者保持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取L3~4或者L2~3的硬膜外间隙进行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推注2%的利多卡因3ml,在麻醉起效后为患者分次推注0.75%的罗哌卡因。研究组在穿刺后置入腰穿针,待脑脊液流出后,将0.75%的布比卡因0.8ml与脑脊液稀释液总共1.2ml缓慢推注,置入硬膜外导管,为患者取平卧体位,根据患者麻醉平面为患者调整用药剂量,决定是否要追加罗哌卡因。用药期间观察并控制麻醉平面,使其处于T8~T10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即麻醉总有效率。同时,对比麻醉见效时间与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具体判定标准为:①优:无疼痛且无不适感;②良:有少许不适感,疼痛感不明显;③差:疼痛感明显,有强烈不适感;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值检验。而计量资料则以(±s)表示,以t值检验。假若两组患者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2,P=0.136=>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龄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这类患者与年轻患者不同的是,其生理功能退变明显,心肺储备能力大大降低,大多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进行麻醉时很难准确把握麻醉药的用量与麻醉起效时间,若是用量不当或是起效时间过晚,将会对呼吸、心率以及循环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再加上下肢骨折手术给血流动力学带来的应激影响,使高龄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频率、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等结果,影响手术的成功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为年龄≥80岁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从结果可以发现,行腰-硬联合麻醉的研究组在麻醉效果上稍高于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95%>85%),虽然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上较为相近(P>0.05),但是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均要快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在更少的麻醉药用量下获得更加充分完全的蛛网膜下腔阻滞,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肌松与镇痛效果,兼具腰麻肌松完善与硬膜外麻醉阻滞充分的优点[3]。
结语:
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药用量需求更少,效果确切,麻醉平面控制好,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麻醉效果,其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放心为年龄≥80岁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玉芳.腰硬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23-124.
[2]周建军.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07):84-85.
[3]刘星.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7):3738-3739.
论文作者:吴素珍1,文雪平通讯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高龄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