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俭
(绥化市兰西县奋斗乡卫生院 黑龙江绥化 151552)
【摘要】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胸痹,应以养心补肾为主,补阴顾阳,补阳护阴,阴阳平和,缓解病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痹;中医辩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41-01
胸痹是中医理论,为慢性疾病,肺部疾病或胸部疾患长期失治或治之不当,或复感外邪,经年累月不愈而成[1]。现对我院收治的胸痹患者给予中医辩证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4.5±2.5岁。病程2~36年,平均病程10.5±1.5年;其中胸部闷痛者27例,胸痛彻背20例,气短11例,喘息不能卧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5.5±2.5岁。病程1~35年,平均病程9.5±1.5年;其中胸部闷痛者26例,胸痛彻背21例,气短10例,喘息不能卧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1)阴寒痹阻证:胸闷气短,胸痛彻背。兼有遇寒则甚,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自汗,四肢厥冷。舌象苔白滑或腻,脉沉细或弦紧。散寒通阳,化浊宣痹。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中选用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与瓜蒌合用为治胸痹、胸痛之要药。白酒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功[2]。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细辛、桂枝等以散寒通阳;气滞甚者,可酌加檀香、枳壳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桃仁、延胡索等以活血祛瘀。(2)痰浊壅塞证:主症胸痞胀痛,甚则痛引肩背。兼有心悸气短,身重头昏,少食腹胀,形体肥胖或咳嗽喘促,痰黏色白。舌胖嫩,苔白腻。脉象弦滑。治侧宣痹通阳,理气豁痰。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瓜萎、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酌加檀香、降香、丹参、三七以增行气化瘀镇痛之力。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血瘀阻络证:胸痛引背,时作时止。兼有痛如撕裂,入夜加重,胸闷,气短,心悸。舌质紫黯,有瘀斑,苔白。脉象弦涩或结代。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采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镇痛;牛膝引血下行;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并能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若病久入络,可加地龙、全蝎等以增化瘀镇痛之力。气机郁滞较重,加檀香、降香、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散滞止痛。(4)气阴两虚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痛甚。舌质淡紫,苔白。脉象细弱或结代。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炙甘草汤。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人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生化气血之源;参、草、枣合用以益心气;生地、麦冬、阿胶、火麻仁滋阴补血,以养心阴;桂枝、生姜通脉调营;加丹参、三七化瘀镇痛。全方具有补气滋阴,化瘀镇痛之功。
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静脉注射,剂量为10~20mg,将药物与浓度为0.5%的葡萄糖进行配制,总剂量为500ml。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有好转,半年以上不复发。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伴随症状好转,体征、心电图或实验室检查好转,半年以至一年内不复发。好转:临床主要症基本消除或好转,胸痹心痛减轻,其它症状有所好转,发作时疼痛轻微,持续时间较短,但各项理化检查改变不大。无效:一切症状无改善[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痊愈5例(16.67%),显效10例(33.33%),好转12例(46.33%),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3例(10.0%),显效8例(26.67%),好转12例(40.0%),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胸腔是心、肺两脏所处的部位,它们都有赖于胸阳之气的流畅宣通,才得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胸阳不能振奋,津液不得输布,就会凝聚为痰,阻塞气机,而结滞于胸中,形成胸痹。痹,就是闭塞不通之意。胸阳为痰所阻,轻者可见胸满,重者则为胸痛,即所谓“不通则痛”。痰浊内阻又会使肺气不能下降而上逆,故有喘息气短、咳唾涎沫等症。治疗采取宣通胸阳、豁痰散结的方法,使气机流畅、上下宣通,则胸阳得以开泄而病自愈。瓜蒌薤白白酒汤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正是为此等病证而设。
中医治疗胸痹,在活血化瘀基础上,注重整体观念,在治心同时兼顾肝、脾、肺、肾四脏功能失调对心痛影响,辨证依据主症、次症、舌象、脉象的特征,立法紧扣病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
【参考文献】
[1]郝建军,张介眉,冯云霞,等.浅析通阳法在胸痹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03(5):264-265.
[2]陈晴晴,王振兴,陈晓虎.从五脏论治胸痹心痛[J].四川中医,2016(6):17-19.
[3]王思予,刘彤.从五脏辨证论治胸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v.28(11):64-65.
论文作者:谷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胸痹论文; 薤白论文; 胸痛论文; 中医论文; 病程论文; 脉象论文; 方药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