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市立医院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频频发生,尤其是微血栓的形成,给患者造成很大负担,所以预防PICC置管术后微血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1.血栓形成的原因
1946年,Virchow提出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3方面:(1)血液的高凝状态;(2)静脉内膜损伤;(3)静脉血流迟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血栓形成的预防
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首先,在操作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放松心情,防止由于患者过度紧张而使血管痉挛,造成穿刺后送管困难,为防止这一状况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局麻下操作,减轻穿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增加置管的成功率。(2)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使用无粉手套,如是滑石粉的手套,一定要冲净滑石粉,操作中动作轻柔,手套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管壁。(3)在穿刺及送导管时,要使患者上肢尽量外展和身体呈90°,导管头到达患者肩部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90°,并将下颌贴近肩部,以避免误入颈静脉。而且要求护士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穿刺时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给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防止血栓形成。(4)PICC置管后应指导患者:a注意冬季保暖,插管侧肢体不要过度活动致导管随肢体运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但可以加强插管侧手部活动,促进穿刺上肢的血液回流,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b加强对插管患者的巡视,提醒患者避免压迫插管侧肢体。c嘱患者在置管侧肢体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3.血栓形成后的护理
如果疑似血栓形成,应立即进行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与血管外科联系,可先不急于拔管,在血管外科,可利用PICC管将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栓子处,边溶栓边拔管,溶栓期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并讲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治疗心中有数,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患肢的护理: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14天,抬高患肢20°~30°,以促进血液回流,每日测量患肢、健肢同一水平臂围,观察对比患肢消肿情况,并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做好记录及时判断效果。(3)注意出血倾向,监测患者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4)预防肺栓塞的形成。
4.体会
虽然在临床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几率很小,但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应尽量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使PICC置管术能够好地应用在临床。
论文作者:田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患者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血管论文; 操作论文; 肢体论文; 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