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一种通过人工加工而出的建筑材料,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诸如胶凝材料、水、外加剂以及掺合料等多种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严格配置,经过搅拌、压制成型之后,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配合比检测工作。基于此,针对工程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检测
引言
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应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保障混凝土质量,从而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1建筑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构成
一是水泥。当前所用水泥主要以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为主要指标,其物理性能主要体现为水泥的型号以及水泥的强度等级;二是粗集料。粗集料最大粒径能够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抗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粗集料的粒径较大,那么不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却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三是细集料。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细集料会对其工作性能、抗折性能以及抗裂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选择细集料主要以持久、干净为主,一般在选择时多选天然砂。
2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分析
2.1检测方法
(1)回弹法检测。根据相关的检测要求,回弹法只适合检测普通混凝土,同时还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表层质量和内部质量没有太大的差异。高性能混凝土添加了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又经过渗透性模板制成,所以混凝土表面质量和抗压强度已然发生了变化,普通回弹法是不适用的。如果混凝土的强度超过了60Mpa,那么中型回弹仪就不能使用,应该选用高强度的回弹仪。
(2)超声法检测。其是借助于校准曲线、地区性曲线或一曲线而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在测距内的超声传播平均声速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建议采用校准曲线,且要考虑实测时结构受荷情况。另外,超声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时,波速随强度变化不敏感,因此超声法适用于检测强度不高于50MPa的混凝土。
(3)拔出法检测。拔出法是通过测量拔出混凝土中锚固件的极限拉拔力,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的。主要通过极限拉拔力和混凝土的强度关系来推定构件的强度。拔出法可以获得直接参数来反应混凝土的强度,但是需要建立准确的测强曲线。据有关实验表明,拔出法可以测量的混凝土强度达85Mpa,可见拔出法检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2.2检测要素
(1)水质检测。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时,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水。对于部分符合生物饮用要求的自来水和地下水可以直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用,而对于首次使用的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则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水质的pH值、氯化物、硫酸盐及硫化物等参数进行对比,之后所有对比参数在标准数值范围内,方可用于混凝土搅拌中。
(2)石子检测。在混凝土原材料中,石子是混凝土成型的粗骨料,石子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混凝土的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制作混凝土的石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碎石子,一种是卵石子。前者主要是由天然岩石或者是卵石经过破碎处理、筛选分离之后组合而成,后者主要是指天然石头。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石子的检测时,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级配均匀程度、粒径大小是否合适两个主要方面。
(3)砂子检测。在混凝土中,砂子是细骨料,是混凝土拌合的主要材料。要求依照混凝土的等级、抗冻要求、抗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砂子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期间,应该选用不同级配区的砂子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四个大方面,分别是泥块含量、砂子本身坚固性能、沙泥量以及有害物质含量方面进行严格检测。
(4)水泥检测。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水泥是以一种胶凝材料存在的。由于受不同水泥生产厂家生产工艺差异化的影响,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在具体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水化反应也不尽相同,继而导致释放的热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之处。当水泥材料的品种确定之后,应该针对水泥的强度、体积安定性能、细度及凝结的时间展开相应指标的检测。
(5)外加剂检测。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经常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用以确保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得到完善。自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防冻剂、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等,无论是任何一种外加剂的添加,都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应用功能综合考量。在进行混凝土的外加剂检测时,需要提供外加剂与外加剂相关的所有资格证书,包括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的检验报告等。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工程中所使用的外加剂一律在保质期时间内。
(6)掺合料检测。依照不同工程的施工需求,也有部分建筑项目要求在工程混凝土中加入诸如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该类掺合料的加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混凝土原本的性质。例如:在工程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就能够很好地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功能进行提升。在进行掺混料的检测时,不同的掺合料所需要检测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当进行粉煤灰检测时,主要检测的内容是掺合料的需水量,细度越高、需水量就越大,除此之外的烧失量、SO3含量也是比较重要的检测指标。
3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分析
3.1检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检测时,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试块方法。换言之,主要是依照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需求去开展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将混凝土在长为10~15cm的立方体模板中制作出实验块,通过对模板中的试验块进行相应的检测,类比推测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比检测。应用此种检测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模板试验块的检测时,需要进行随机取样检测,并且确保每一试块都满足独立试件类型以及数量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3.2检测要素
一般而言,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检测,主要检测的目标就是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强度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出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具体开展混凝土强度检测时,主要应用的检测方法是回弹法与超声法,后装拔出法以及抗拔法等,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的选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决定检测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还会对于检测成本的控制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以混凝土试块劈裂强度检测为例,为了得出检测样本的配合比是否满足施工需求。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检测:①需要在拌合的混凝土中随机制作一块试块样本,针对样本进行标准养护,当样本成型能够使用运用时,将试块从模板中取出进行外观观察、测量试块尺寸大小,将试块中的劈裂线取出,保障劈裂线与试块的顶部之间相互垂直,做好测量精度的控制工作,保障误差在1mm范围内。②在试块中放入专用球座,保证中点位置对其,固定工作完成后,对于试块逐步施压荷载,使得试块在均匀的荷载作用下持续加荷,直至试块出现破坏。③当试块破损后,将试块破损瞬间的施加的荷载强度记录下,将破坏的荷载值带入力学公式中,计算试块劈裂强度参数值,继而反映出工程混凝土的配合比状况,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4结语
在具体混凝土原材料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检测和配比,绝不能生搬硬套一种配合比方法应用于所有的施工过程中。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检测工作,不仅能够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建筑施工质量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宇.探究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对裂缝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7(11)
[2]俱颖红.建筑原材料中水泥检测要素与关键问题阐释[J].建材与装饰, 2016(26)
[3]田国力.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 (12)
论文作者:黄咏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原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工程论文; 外加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