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高耗低能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能论文,学校德育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巨大的成就。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主流是好的,看不到这一点,也就抹杀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教育成就。有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小学校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国家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助人行为、主体意识、法律观念和诚实品质。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青少年学生逐渐孕育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现象,如重时间,讲效益,讲实际,求进取,肯定开拓,鼓励竞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我国中小学校固有的德育模式已露弊端,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却是投入多产出少,德育机器高耗低能,甚至无能,青少年学生的问题严峻。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其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当前情况来看,我认为造成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大面积滑坡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一、内因:学校德育观念滞后与德育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其显著特征便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一统观念逐渐被多元化观念所替代。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在价值观念上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念正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统一性已不存在,社会组织本身也多样化了。观念多样化的本质是观念个性化,因此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性,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染上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观念突出,利益意识加强,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功利性突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概括起来有四个突出特点: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时代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但学校德育工作观念却显得滞后,不与时代合拍。多年来,我们中小学校的德育一直定位在:“高、大、空”上,对学生进行的大多是“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教育,好像什么事情与“私”搭了边,人的道德水准就立即降了一个档次。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唯独想不到公与私、崇高与世俗并不是那么水火不容,许多时候它们恰恰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因为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味地提倡向公、向高,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便是很多党员、干部也难以达到,结果造成了原本高尚的道德变成了口是心非的集体谎言。
在德育模式上,许多中小学校无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让德育工作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传统型”德育模式有目标明确、方式划一、易于操作等优点,它的最大成就就是通过学校、课堂传授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而最大的缺陷却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品质上却不尽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无法自我消除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模式忽视了这些问题,并且也无力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还喜欢以“运动”的方式跟着社会政治形势转,诸如三月“学雷锋”,“助残日”里扶贫困,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项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使学校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和失败。
二、外因: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缺乏沟通、协调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方面信息源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家庭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而形成的。然而在客观现实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甚至相悖,这是造成学校德育高耗低能的重大诱因。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未建立“德育整体工程”,绝大多数学校停留在因形势教育要求而开展应付性的教育活动上;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而欠务实,形式枯燥单调;对学生未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质量评估制度,评优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情感性;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老师只要专心教好自己的课程,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
家庭教育、社会现实中的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无情地冲击着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四二一”式家庭不断增多,三代人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显示出更多的弱点——老一辈对孙辈过分溺爱,年轻的父母普遍缺乏教养经验,尽力给孩子生活上的满足,而很少顾及如何教养好;经商办企业的专业户、个体户、单亲家庭及城镇流动人口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的教养问题得不到根本保证。如今流行这样一句俗语:“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这很能说明学校德育的凝聚力是如何被消解的。
古代和近代,除了家庭以外,学校几乎是学生唯一的信息媒介,而现代社会各种通讯技术与交际媒介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各种信息的来源,德育影响源的无限扩大无疑导致了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的加大。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德育网络,各种教育力量要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一方面变单渠道的封闭教育为多渠道的开放教育;另一方面发挥学校在多渠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一致性的良好氛围,这是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学校方面来看:首先要统一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学校德育工作是通过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团队组织等多种途径进行,各种途径的教育作用和活动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互通信息,定期讨论,研究学生情况。要保持各方面教育力量影响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形成团结友爱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目标,有一致连贯的要求。学校的后勤服务、生活管理以及环境美化等都应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形成无所不包的良好德育工作网,这样才能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其次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并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联系家庭、社会、协调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水平,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创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是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环境,父母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不可避免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他们特定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因此,家长的文化水平、思想、修养、教育子女的态度与方法,都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的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经常向家长讲解教育方针、学校的教育设想以及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同时还与家长共同分析社会对学生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学生的实际表现,共同研究应对方法。从社会方面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现实,有的教育者为了防止学生被“污染”,主张实行“隔离政策”,在学生周围筑起大大小小的“篱笆”,要求学生对七彩世界和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的事物都要闭目塞听,不准接触。他们认为,这种以防为主的做法是万无一失的。其实,“隔离”虽然能暂时收到不受“污染”的效果,但这种温室培养法并不能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学生总有一天会走上社会,那时他们对陌生的社会、多样化的世界、不健康的事物就会大惊小怪,不仅不会识别,不会周旋,而且还会受到感染。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在学生与现实社会之间应实行“开放政策”,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有助于他们辨别真伪,增强免疫力。这种“开放式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整体教育的一部分,是有原则的,是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教育者的指导控制下进行的,决不是放任自流。
如何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抓住机遇,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效能,培养适应21世纪的现代人,是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