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地震时有发生,必须考虑建筑的抗震设置是否存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结构设计中,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物在遭遇地震时所带来的伤害,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在建筑物内做好抗震设计。本文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常见的设计难点进行讨论,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措施
以建筑房屋结构设计来说,一个建筑物抗震能力程度直接决定着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一个合格的建筑物中必须有抗震设计,防止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倒塌可能,同时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1],所以,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工作在今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也随之增多,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就会造成难以预测的损失。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和防护所是一个建筑房屋的根本性质,对人们接受极端天气和风吹日晒的情况也做了保护工作,而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个就会地震灾害,不但会给社会以及人们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还有可能引起泥石流与海啸等灾害的发生,所以不能低估其破坏能力。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就急需安全的避难所,所以我们的房屋建筑行业不能不重视对于自然灾害的设计防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房屋的要求不单单是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功能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房屋结构设计的人员在房屋的抗震设计上更好的完善其质量[2]。
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填充墙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的问题
建筑房屋时,如果填充墙的设计不合理,不但会对房屋建筑的抗震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房屋主体的质量安全,很容易造成损害人身安全的情况,其设计不合理对减震效果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降低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结构大部分都存在着填充墙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会导致住户在使用过程中,即便没有人为破坏,还是会造成填充墙开裂的现象发生[3]。
(二)房屋建筑高度设计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物也随之增多,土地资源紧张,导致建筑房屋的高度越来越高,甚至几百层的高楼也出现在各大城市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房屋过高的现象已经常常发生,民众对其早已习以为常,一些建筑施工工程还在建筑物的地下建造了很多地下房屋,建筑了很多大型场所,而上述的这些情况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时,选择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在地震发生时最不容易产生变形,还会利用其结构特点来吸收地震能力,减低建筑物塔防的可能。如果在建筑房屋时,没有意识到设计这些的重要性,那么就会降低其建筑物的质量。
(三)房屋建筑空间设计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时都有要求透光性好和空间大的要求,而忽略的房屋应有的抗震设计,很多建筑为了满足大空间的要求,在底部与上层建筑时,使用混合型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方式,在设计这样的建筑结构时,会存在着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抗震功能程度下降的问题。某些家庭为了追求房屋建筑面积的空间,往往在设计墙体厚度的时进行偷工减料,减少其墙壁厚度换来空间的些许增加,甚至部门建筑房屋在建成之后的墙壁只有21厘米左右[4],严重的违反了我国建筑房屋的安全标准,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抗震能力,如果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有一些用户为了追求住房面积的最大化,还将阳台进行扩展,使阳台都暴露在外,及其容易造成危险和人员伤亡,导致了很多房屋的抗震性不能达到国家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房屋建筑过分要求美观导致抗震能力受到损害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建筑房屋的美感,往往降低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很多建筑施工人员与建筑设计人员对相应的工程经验有一定的欠缺,没有相应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经验,导致很多建筑房屋的抗震设计工作不达标,同时没有抗震减震的措施连接,在设计中也没能交代清楚减震的具体方式,安全出口过于窄小,导致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很难有效逃生。
三、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在房屋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抗震性与形变能力程度,仔细分析结构物件和非结构组成部分,主体结构选择承受力强且刚度程度也强的材料,不要选择易变形的材料,除此之外,在建筑房屋抗震设计时还应该考虑,选择合理的非结构材料,其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影响[5]。同时施工质量也影响着建筑抗震设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操作,为达到谋取利益而偷工减料的话,那么工程的质量就不能严格控制,也不能达到设计人员对建筑原有设计和业主的要求,房屋的抗震能力也经不起考验。另外,如果住户想要对建筑进行微调时,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破坏其主体结构。
房屋建筑墙体厚度与高度应合理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时,要保证房屋建筑墙体安全,其承重墙的厚度应在23厘米以上[6],才能保证有效的承重作用,防止地震发生时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适当的追求房屋高度,在设计房屋建筑高度时必须根据房屋所在地的实际地质情况来定,结合国家的建筑防震设计标准进行合理有效的建筑防震设计,使其建筑房屋达到减震最大化。
房屋建筑设计的抗震材料要合理使用,地震发生时,质量优良的建筑材料可以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防止建筑材料开裂,承受侧面力的强生度也能大大提高,尽可能吸收地震带来的影响。建筑房屋设计时要对建筑抗震能力进行计算分析,选择最优良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材料对抗震能力的影响,综合考虑其保暖、防火的性能,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例如:木质、轻型复合材料和铝合结构的建筑材料作为其建筑房屋抗震的主要材料。
房屋建筑设计时要做好低层框架的抗震墙设计,根据相关情况来看,我国地震灾害经常发生在底层,这时就容易出现下重上轻的情况,所以在设计时在要突出底层的框架柱重,其要比梁重,这样的设计在地震发生时会出现,会明显的提高建筑底层的抗震能力。
房屋建筑设计前,应对房屋建筑位置进行选择,其位置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房屋质量的好坏,一般情况下,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建筑房屋周围地表产生变化,造成地基开裂的情况,使房屋出现相应的问题,所以在地理位置选择上,要对房屋建筑进行合理化选择,应选择面积较大的坚硬场地,还要考虑此位置的土质刚硬度。
总结:
随着地壳越来越频繁的运动,浅源地震的破坏能力也随之加大,人们对建筑的抗震能力也越来越重视,而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建筑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难点进行分析,找到一些有效的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方法,努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地震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宋歆.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290-290.
[2]蒲德静.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406-406.
[3]王刚.当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及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811.
[4]刘坤.建筑结构设计中基于抗震措施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22):113-113.
[5] 韦睿.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32-232.
[6]曹锋.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451.
论文作者:胡纪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房屋论文; 建筑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能力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