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论文_张水泉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论文_张水泉

黑龙江龙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根据施工方案给建筑建设基础系统时,施工单位一般会将施工重点转移到地基建设与桩基系统完善环节。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土建施工活动遇到的施工困难也不相同,为了使建筑地基系统中的单桩构件可以具有更强的承载力,技术人员对常规的桩基施工活动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在完成灌注桩之后,间隔较长的时间之后再进行后续注浆施工活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帮助加固桩侧土体以及桩端部位的土体,还可控制沉降问题。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当建筑规模被逐渐扩大时,整体建筑施工任务量也随之增加,不仅结构建设工作需要消耗更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基础建设工作整体施工要求也逐渐严格化。受到特殊土建环境以及上部建筑结构的影响,地基以及桩基系统极易出现沉降问题,单桩系统具有的实际承载力并不能使其有效承受来自于建筑体系自身与外部荷载的荷载。在对一般的桩基施工手段进行调整后,一种全新的先开展灌注桩施工,后进行注浆工作施工方法逐步形成,现探讨技术应用工作。

1 施工原理分析

1.1 技术原理分析

在落实基础施工活动时,先落实钻孔灌注桩施工活动,在解决注浆问题是很多施工团队在现代桩基完善活动中都会使用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技术属于复合型的施工方法,主要是将渗透注浆技术与劈裂注浆施工技术综合应用。劈裂注浆技术属于一种具有一定破坏效果的注浆施工手段,在桩基施工期间,可以直接将高压浆体压入到土层之中,借此来对初始压应力带来的影响克服,这种施工冲击之下,土体会随之形成劈裂性破坏的情况,注入的浆体也会随着土层的裂缝逐步渗入,并对土体的裂缝加以填充,对桩侧土形成挤压影响,土体会逐步形成固结的形态,注浆区域的土体可以保持相对比较高的强度。

如果注浆区域被设计到桩底位置,浆液的前期渗透与劈裂现象将会出现到桩底沉渣部位,桩端以及沉渣区域的土地具有的密实度相对较高,土体环境中还会出现扩低的情况,端承力的强度将会因此而被增加。如果以桩体的侧断面位置为切入点开启注浆互动,断面部位的内侧摩阻力也会出现被增强的情况。

1.2 技术应用优势

土建施工人员在桩体之中增设注浆管,借由这一注浆管来向桩体中中输送水泥,将桩侧以及桩底的强度增强,被加固的部位的实际摩擦阻力也可被增强,桩体具有承载力将会被增强,土层沉降问题也将随之被有效解决,这种施工机理影响下的土建施工活动包括挖孔灌注桩以及泥浆护壁钻等。在对桩体的物理受力情况加以改变之后,土建工程系统整体质量得以提升,土建环节的施工损失被有效控制。

2 技术应用方法

2.1 钻孔施工活动分析

钻孔施工,注浆孔通常采用地质钻机成孔。距桩身内部钢筋管5-10cm,三孔呈圆形均匀分布,间角120°,钻孔深度应控制在桩底0.5m以下,深度的确定应由钻孔施工人员严格操作。

2.2 清洗孔洞底部

在前期钻孔施工工作期间,主要需要应用高压旋喷钻孔设备,将喷射压力值设定到4MPa左右,通过旋转喷射的方法来对孔洞底端进行清洗,当排气反水不再浑浊时,可以停止清洗,在清洁孔洞时,需要将粉灰与泥渣彻底清除,并结合后续注浆施工活动开展技术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注浆施工工作分析

注浆管制作及安装工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根据其工序内容的不同分为多个步骤完成,其中注浆管的制作以及安装时该项技术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建中工程中的注浆管多以镀锌管或者无接缝焊管为制作材料,其构造通常为三段式:端口花管、中部直管以及上部接头。端部花管目前多制作成梅花状的出浆孔,出浆孔的尺寸一般控制在R:3-3.5cm,花管直径通常控制在25-30cm之间。如果制作桩的长度高于50m,在制作前需要对注浆管内部的摩擦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析计算,结合数据选择抗压值较高的材质。另外为了确保注浆管的严密度,在端口花管处通常采用塑料膜或者胶带将其包头密封,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浆液的渗透。安装注浆管时,应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以及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方案的标准进行安装。

2.4 压水试验分析

压水试验操作,压水试验,又被称为初次注浆,是注浆施工工艺重要的环节之一。注浆建筑工程压水试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确保注浆管的联能行。一般在灌注桩浇筑施工完成一周前后进行,具体操作对象为注浆管路和单向阀门,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同时清除阀口周边的泥浆沉渣等,以此提高混凝土的纯度,增加其硬度以及抗压强度。在压水试验进行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桩端口以及塌孔系数的增大,因此为确保注浆管能顺利冲开覆盖层的混凝土,试验应提前进行。水压机从2级到3级逐级递增,按照预设的亚水量、同时设定压水时间、压力值直至注浆管疏通。待水压试验完成,将配置好的水泥浆液由高压泵通过预埋管泵入桩底,初次注浆的压力值要小,浆液浓度由小到大逐渐提高,注意观察注浆管的变化,调整注浆节奏。

2.5 下放注浆管

在下放注浆管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注浆施工规范来应对注浆施工需求,在开展注浆施工活动时,要对注浆管展开检查,重点在于核查其严密性与稳定性,在焊接注浆管时,必须处理管道的接口位置,使其保持完整,避免出现缝隙与其他类型的缺陷问题,焊接工作要保持连续性,注浆工作结束后还要检查注浆效果,对注浆管进行渗漏以及封闭性方面的测试,确定注注浆管没有问题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处理工作。

2.6 注浆处理工作

注浆工艺,注浆施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用于固化的浆液沿管道或者其他模具注入岩土地基的缝隙中,利用物理特性的变化或置换、或挤压改善被注浆液的构件的承受力。在注浆过程中需要主要应用点包括:施工顺序,根据场地地基的硬度不同,需要注意不同事项,当场地土基相对较软时,如果桩之间的距离过近可能会造成浆液串孔,浆液流向钢丝网或者未完成的桩位,对后期的施工程序造成影响。因此应采用间隔法进行注浆作业。注浆,注浆一般分为初次注浆和二次注浆,初次注浆即上述的压水试验,二次注浆是注浆技术的核心操作部分。通常采用2TG60/210双液注浆机,首先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好的浆液和水玻璃从不同的管道分别注入孔底,浆液与水玻璃在桩底进行融合,封堵孔底。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需要在多种先进施工技术的共同支撑之下才能切实落实,施工方在开展工程实践活动时,不仅要结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同时还要找出土建施工环节中的问题,进一步将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水平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桩基系统中的施工缺陷,探讨了全新的桩基施工 技术,在落实这一系列桩基施工活动时,还要精选注浆部位,如果摩阻力损失过大,桩基的加固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程度。施工者在应对桩基施工问题时,还要继续做好基础技术方面的强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小平.(2015).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及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30).

[2]徐洪亮.(2017).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探讨.工程技术:全文版(1),00126-00126.

[3]雷攀.(2017).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中国房地产业,15(23),260-260.

论文作者:张水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论文_张水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