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之浅见论文_骆建明

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之浅见论文_骆建明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密切相联,然而实际施工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针对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机械;保养;管理

引言

通过开展工程机械保养与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综合性能优势。精心维护保养能够使施工机械设备长期保持优良的技术性能,并使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得到提升。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控制工程周期和成本等。因此,要贯彻实施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特点,科学构建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制度体系,考虑诸多因素,全面全过程的维护管理施工机械。

1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对机械保养与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目前相当多的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都不太了解机械设备,最重视的是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会忽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肤浅的认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期越短,相对效益越高,进而就忽视了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大量的机械设备在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导致了机械设备的状态欠佳,同时又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致使工程效率较低,工程整体延期,企业的真实效益缩水。

1.2工程机械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的现场往往环境复杂,如果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复杂性考虑的不够充分,往往会导致许多突发状况等问题的出现,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施工的工期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而且工种较多,工序衔接比较紧张,人员流动性较大,这种在施工条件下,难以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难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的使用,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难以实现。如果施工机械设备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往往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该用的时候不能用,不用的时候闲置等不利于工程进展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建设工程中,拥有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高度统筹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工作,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使得工程顺利进行。

1.3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不到位

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目的是减少维修工作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减少生产成本。很多企业管理者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他们认为设备维修所需资金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支出,企业从中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因此在设备保养上的投入是减了又减,对机器的日常维护也只是维持在最低可用水平。然而,频繁使用机械设备后如果对机器缺少正确的维护保养和矫正措施,肯定会增加机器的突发事故率,不仅使设备的寿命缩短,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经济收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针对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及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足结合项目的管理,认为只有制定落实切实有效可行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才能降低设备的消耗,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了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强化管理意识

不少施工企业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将重点工作放在了使用和经营上,对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有所忽视,以至于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安全隐患加重。因此,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强化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尤其是上级领导部门的维修管理意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形势,从全局分析暴露出的问题,加强自身学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工程建设现状,不但规模扩大,而且跨度也在增加,结构更为复杂,业主对工程质量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上级部门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引导全体员工都树立起设备管理意识,人人参与其中。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从各个方面加以改善,因为施工机械设备与安全、质量、利益、进度等密切相关,应当从制度、技术、人员、管理上予以严密配合。

2.2完善管理体系

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一方面关系着其使用性能,另一方面也决定其使用年限的长短,所以,应该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要为机械设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也要着力增强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建立企业责任管理制度,定人、定机、定岗,保证有专人负责和管理每台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等工作,明确出现问题之时的责任落实。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才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严格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才能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机械主管部门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交接班时严格检查机械设备,辅助以不定期巡检形式,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可以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条件,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每一个专业岗位,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不轻易进行调整专业人员岗位,形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结构体系。

2.3加强保养规范管理

设备性能不同,使用频率不同,耗损也有很大差异。如果采取定期管理模式,极易导致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和资源浪费两种极端情况。因此,适合采取状态管理,从计划、购置,到使用再到报废,整个过程都应做好维护管理工作。购置机械设备时,不能一味地以技术先进为标准,还应考虑企业经济实力和工程需要,若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无法正常使用,就没有价值意义,而且还会增加修理费用。所以购置时,要考虑好所有因素,确保设备环保高效,性能稳定,检查维修方便。同时建立档案资料,尤其是耗资巨大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购置程序,待上级部门许可后才可购买,一旦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跟生产商联系。做好预防工作,加大检查维修力度,引进现代化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所有设备,既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旦发现问题,监测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修复。也可结合定期检修管理模式,每半年进行一次整体检查,全面掌握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经常维护保养,使用前经过试运转,确保机器性能良好,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这就要求操作人员须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流程和细节。积累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修理技巧,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使用过后不能随意丢置,还需加强养护,比如停止操作后拔掉电源,以免损伤内部元件;平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以免使用时出现散热不畅的现象;使用优质润滑油,经过质检后方能进入现场。

2.4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机械设备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提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就需要企业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这样除了避免安全事故出现之外,还可以提高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个人素养,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理论和思想上使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更加重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在施工中设备的损耗,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对于工程施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高度的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当前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中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潇彧.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费管理与成本控制[J].商,2013,11.

[2]姚杰.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水利水电施工,2012,01.

[3]张承亮.浅谈如何开展施工项目的长效安全管理工作[J].建筑安全,2011,12.

论文作者:骆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工程机械技术保养与管理之浅见论文_骆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