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现状
1.1不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安排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是专业性、复杂性的工作,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在开展施工中需要周密地监测和分析数据,如果在监测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会对整个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系统地分析后发现,很多施工人员不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总是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例如,有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只是一味重视工作进度,并没有重视工作的质量。这些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审查相关的数据资料,也没有对数据进行细致地采集,进行系统地记录,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制定方案,工作人员制定了方案,才能为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误差。但是当前的建筑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制定方案的重要性,在开展工作时,制定的方案不是系统的、科学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1.2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一些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之所以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比较低的,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存在比较低的问题。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低,会严重影响工作的质量。通过对当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工作人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一些工作人员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单位,这些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用科学、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②一些工作人员虽然工作年限比较长,但是在工作中马马虎虎,并没有积累大量宝贵的经验,导致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漏洞。
2混凝土存在问题
2.1强度
强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层建筑在施工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时,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质量,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埋下安全隐患,对业主后续的办公和居住造成消极影响。混凝土强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误差较大、振捣力度不足、拌合时间不合理等。
2.2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不符合设计标准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情况在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也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人员在拌合混凝土时未能控制好砂浆用量,砂浆含量过大会导致和易性偏低,进而容易导致质量问题。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和易性偏低不仅会造成混凝土外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多孔洞和气泡,同时还会造成混凝土基本性能下降,其中包括抗冻性、耐久性等。由此可见,和易性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需要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
2.3监管问题
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混凝土技术更为复杂,对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就目前而言,因施工企业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整体流程混乱,易发生安全事故。
2.4裂缝问题
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问题根据产生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种:譹訛由干缩引起的裂缝;譺訛由沉陷引起的裂缝;譻訛由温差引起的裂缝;譼訛由混凝土结构问题引起的裂缝等。由于裂缝问题后期修复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因此技术人员需在施工阶段尽可能减少裂缝产生,从而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3.1施工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建筑部门在为实验室提供水、水泥、砂、石时,这几种材料的质量应合格,同时还有水泥强度,砂细度、含水量、含砂率等应符合规范。四种材料只有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才是合格的。当建筑部门选择了质量达标的材料之后,将这些材料交给实验室,这样一来实验室可以对这些材料作出一个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3.1.2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是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施工人员应该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定,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②应该将重量比换算成体积比;③对原材料和设计中的材料进行系统地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分析两种材料是否一样,要求材料的供应方提供两份同样的材料,一份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应该对两种材料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3.1.3原材料管理工作
如果材料发生了变质,对混凝土的强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工作。粗骨料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石子强度相等,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应该对混凝土粗骨料粒径控制在3.2cm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标准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材料员在选择材料时,应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在检测中如果发现了材料的质量是不合格,不能让材料进场,应该使用那些质量合格的材料。
3.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
在完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后,接下来就是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
1)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对柱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保证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应该在2m以下,如果浇筑的高度超过2m应该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浇筑时分段、分层连续进行,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快插慢拔,避免遗漏,实现均匀振实,浇筑应连续进行。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是需保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能随意踩踏绑扎好的钢筋。出现了问题,应该及时解决问题。
2)进行人工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混凝土入模之前和入模之后,都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首先在混凝土入模之前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如果需要降低拌合水的温度,可以使用含冰块的水。其次应控制混凝土的入模后温度,在表面洒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3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控制
在高层建设混凝土施工之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时还能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混凝土拆模之后,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具体方式是,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需要终凝后浇水,以保证混凝土是在湿润的状态之下。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大于7d,保证平均气温高于5℃。可以运用覆盖薄膜的养护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中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养护。在对气温进行检测之后,发现气温低于5℃是不能对混凝土进行浇水的。应该用薄膜布对混凝土柱进行养护,用不透气、不透水的薄膜布进行养护。
冬期混凝土的养护,竖向结构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方法养护。对于水平结构,采用上铺塑料布加保温被的方法进行保温养护,保温被覆盖要严实,防止混凝土裸露,确保混凝土不受冻。
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混凝土是该类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作为一种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合材料,混凝土的质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经常受各种因素干扰。同时混凝土达不到设计要求,那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所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汪小康.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88-89.
[2]陈书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7(36):29.
[3]侯克磊.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4):32.
论文作者:张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