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浙江 永康 321300)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94%、护理满意率为96.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59-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内科临床常见急重症,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患者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造成休克或猝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7.83±1.0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29 h,平均入院时间为(6.51±0.62) h,对照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57.79±1.0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27h,平均入院时间为(6.42±0.75) h,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并伴有不同程度头晕、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53例,室性心律失常75例,窦性心动过缓15例,房室传导阻滞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严格控制探视次数,为预防感染应对病房内进行彻底消毒,同时保持床单干净整洁,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及并发症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且48h之内病情未出现恶化的情况下给予循证护理,首先由科室主任医师、护士长担任,科室责任护士、护理人员为循证护理小组成员,针对护理理论、操作要点、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讨论,制定循证护理科学方案,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严重忧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对待治疗消极抵触。护理人员工作应有条不紊,对患者需求及时回应,医生抢救时护理人员要配合做好家属安慰工作,重视、关心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减少不良刺激避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及效果等相关知识,全面的告知患者和家属,同时将疾病的自我急救等知识详细的向家属和患者讲解,并向患者介绍控制良好的病友,分享治疗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突发情况的应对技巧,以提高治疗信心。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给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避免患者因使用禁忌的食物导致疾病的加重。每天饮食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充足,但又不能过多,避免使用辛辣的食物及海鲜类,禁止吸烟和喝酒,可适当增加脂肪类食品摄入,以提供足够热量,钾摄入量每天不能多于2g[2],并严格控制食盐和水的摄入量。
康复循证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之后可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素质等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患者可选择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过量[3]。
记录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11例、发生率为12.94%,护理满意82例、护理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35例、发生率为41.18%,护理满意56例、护理满意65.88%,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心肌持久、严重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常伴有心律失常并发症,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4]。循证护理是依据临床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建立标准的诊疗及护理模式,严格根据规范执行标准化治疗、护理,让患者全程按照标准模式接受诊疗及护理[5]。本研究通过探讨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数据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核心本质是在护理过程中将临床经验、理论知识及患者需求有效的结合,提出科学的护理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对于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娇.循证护理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24-225.
[2]康立惠,路慧,陶娟,等循证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2015,10(4):596-598.
[3]丁大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180-181.
[4]黄水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医学信息,2014(15):344-345.
论文作者:应娇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论文; 发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