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古今中西”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潮[1](2021)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往往首先聚焦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时代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政治高度和科学态度,为新的历史阶段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然而,以“政治话语”面貌首先出场的“两创”,常常被认定为是不证自明的,似乎可以被随意运用于关涉文化传承的所有语境之中。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为理论视域,在批判性反思中厘清其理论定位,在学理性阐释中澄明其思想内涵,在历史性审视中彰显其思想史意义。“两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两创”与“二为”“双百”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狭义的“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核心内涵。在狭义层面,“创造性转化”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创新性发展”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保留“旧文化”之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进而“新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文化”的过程。“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整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就哲学基础而言,“两创”思想之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色、辩证否定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要求;就运行机理而言,“两创”思想之中内蕴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辩证分析—逐级抽象”“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内在机理。正是这些哲学基础和运行机理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统一体的展开模式。经过一系列的界定、辨析、分析和解读,希冀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特定概念,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而言,有必要以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谱系为历史底色,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为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对象、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实现。“两创”思想的思想史意义需要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格局之中进行谱系定位和历史审视:就纵向而言,“两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它不仅全方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的核心观点,而且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融入了“综合创新”等思想成果、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明确了文化转化创新的基本限度,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就横向而言,“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总之,“两创”思想的理论出场和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但并不代表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最终解答,而只是适应新的时代语境所产生的阶段性理论呈现。只要“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没有得到彻底解答,只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古今中西”之争尚未得到彻底平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文化使命就仍然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
刘素娟[2](2020)在《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以降,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中华民族面对侵略,勇敢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对中西冲突的思考和探索,从物质层、制度层转向了文化层,自此之后,中西文化问题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话题。冯友兰是我国着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他曾以“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概括自己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作为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冯友兰的哲学研究始终围绕中西文化进行。他的文化探索随着时代脉搏而跳动,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起伏。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人们关于“中西文化异同”、“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有着广泛的讨论。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探索,主要围绕“中国文化为什么会落后、中西文化有什么不同”来进行,冯友兰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没有科学,中国没有科学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向内寻求的历史选择,它走的是“自然”路线,关注的是人的内心需要,注重的是人伦日常。与之相反,西方产生科学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向外追求,走的是“人为”路线,注重向大自然寻求力量,追求确实性。20世纪20年代,冯友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深入了解西方哲学,他发现中西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都同时存在着几种人生哲学派别,冯友兰以老子所谓“损益”问题为主线,将中西人生哲学按照“损道”、“益道”、“中道”三个大类分为了十个派别,提出中西哲学都有“损道”,主张人类的幸福在于约束人的欲望;也都有“益道”,主张向外探寻幸福;还都有“中道”,主张有限度地向外探索。回国后,冯友兰接续人生哲学之同的发现,参与了“科玄论战”,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20世纪3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广泛传播的影响,冯友兰逐步接受了唯物史观,认识到社会从低到高的发展规律。欧洲游学的观察和思考促使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从“中西之异”转向了“古今之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时代差别,中国是古代文化,西方是近代文化。冯友兰文化观从“中西之同”到“古今之异”的辩证发展,让他认识到中西互释的可能。20世纪40年代,面对抗日战争和建国问题,冯友兰认为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中,冯友兰接续“古今之异”,根据共相殊相理论,提出了文化的类型说,认为西方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工业社会,其文化是工业类文化,中国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社会,其文化是农业类文化。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是“全盘西化”,也非“中国本位”,而是要学习其工业类文化,保持中国的基本道德不变,保留中国民族文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冯友兰主动接受改造,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冯友兰的中西文化讨论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因素。面对1950年代文化改造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冯友兰勇敢地提出了“抽象继承法”,旨在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命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冯友兰在这个时期重新获得了学术生命,他认为,中西文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新阶段在于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新的文化体系。围绕“中国古典哲学有哪些成份可为新的文化体系所吸收”,冯友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为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输送营养。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思考长达近一个世纪,折射出了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展现了冯友兰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怀。冯友兰的中西文化观始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评价及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过程,表现了冯友兰在中西文化冲突面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着力和用心。冯友兰的中西文化探索,不仅涉及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还关照到了马克思主义,冯友兰对中、西、马三者关系的探索,也为后人铺好了基石。
李淑敏[3](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训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教育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家训围绕“修身、齐家、处世”这条主线逐渐发展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文化形式,它的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刻、历史之悠久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尽管传统家训文化产生于古代社会,但其字里行间的爱子之情、殷切期盼与谆谆教诲极大地拉近了与现代人的距离。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张独特名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2017年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问题,并明确提到挖掘和整理传统家训、家书文化,培育优良家风,这为我们开展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以“基本概述——理论基础——体系架构——困境透析——实践指向”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立场,对传统家训文化及实现其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体而言,全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通过这四个小节的概括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对家训、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定义做出解释和说明,然后总结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特质,梳理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以期客观地、全面地展示传统家训文化。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开展研究的逻辑前提和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以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是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几个基本方面的交代,包括原则、目标、要素三个板块。本章首先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最后以主体、客体、载体、环境、机制五个要素初步架构起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体系。这一章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透析。这一章以三个小节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不力的现状进行剖析,一是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二是社会转型对传统家训文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三是传统家训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桎梏。第六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指向。本章是全文的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重点、创新点和落脚点。这一章从发挥主体力量、深化内容建设、丰富传承发展方式、优化传承发展环境和健全传承发展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路径。从而紧扣前文构建的基本体系,回应面临的现实困境,使文章各部分实现有机联系和结构完整。
王宁[4](2020)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视野下,探究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新形态或许能够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提供鉴戒意义。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近现代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其发展几经波折。时至今日,在中、西、马三大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学界提出的“民主仁学”是不同于上一辈儒者“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儒学发展的宏观透视下,尝试将民主与儒家仁爱一同糅合为道体来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进行新的可能性探讨。全文藉由吴光先生提出的“民主仁学”为切入点,首先,从纵向的历史分期与演进轨迹的角度,引出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然后从横向的文化学术背景出发,探究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索,由此探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体用论、文化观以及价值观三大方面对“民主仁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逻辑架构的深入剖析,探究其可能有的贡献与局限。最后,探讨了“民主仁学”这一理论形态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毋庸置疑,在新时代对于儒学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工作仍在路上。“民主仁学”仅是儒学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尽管对于其提法还存有诸多疑问,但无疑在学理上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总之,在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被确定为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全社会共同进行的自觉构建的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在明明白白的自觉反思中,拣择适应中国现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优秀精华部分,并对其重新加以阐释与转化,推动当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王哲[5](2019)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文中提出学衡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一支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流派,其成员多有留学经历,学问贯通中西,他们勇于指摘提倡新文化者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偏谬之处和揭露西方近代文明的缺陷,提倡一种中国文化精华和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文化模式。学衡派的核心思想是一战之后反思西方的新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意识相结合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派的核心思想则表现为盛行于西方近代要求锐意进取、竞存救亡的“进化精神”。基于核心理念的分歧,两派在文学、史学、人生观等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两派的观点主张都有可取之处和缺陷之处,两派的结局也都各有所失所得。两派的文化论争不单纯是两种学说的学理性论争,论争过程中彰显出近代中国寄希望于文化改革达到自由富强的强烈诉求。新文化派追求的是时代价值,关注时代问题的解决,最终发展至高峰,转向革命,完成了他的时代任务,但他的启蒙主张被救亡所压倒,暂时中断;而学衡派追求的是永恒价值,关注对人的关怀,虽然在论战当时败下阵来,但是中国文化渐渐以学衡派所追求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对人的关怀。
邓妍[6](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彦超[7](2019)在《冯友兰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个体文化境界、群体文化差异、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着名哲学家冯友兰的文化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总结其特点及理论得失,并得出结论:冯友兰的文化观是一种进化主义文化观。冯友兰的文化观产生于西方列强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入侵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和碰撞的时代。这种现实促使冯友兰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思考。从理论来源上说,冯友兰的文化观是西方的哲学方法同中国传统的哲学资源融合贯通的产物。其中,西方文化哲学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杜威的经验论、蒙塔古的新实在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和佛家的神秘主义思维方式以及程朱理学的理事关系对他有直接的影响。冯友兰关于个体文化境界的讨论涉及文化本质、文化生产动力、文化形态与功能等文化哲学问题。他的讨论表明:文化即人化,是人理性地自我创造,是人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总体性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正是这种内在需要促使人去行动以不断完善自我;个体文化程度的差异体现为境界的不同;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个体自我提升境界而促进社会整体的改造。冯友兰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经历了文化地域说、文化古今说和文化类型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冯友兰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向文化进化主义立场转移的过程。冯友兰的文化差异地域说表明文化产生的直接来源是人的经济生活,而经济生活的不同来源人的不同欲望以及自然环境。他所提出的文化古今说和文化类型说表明,中西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中国文化需要采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摈弃农业文化建构现代化的工业文化。冯友兰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讨论表明他对文化发展机制的看法,为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视野。他的讨论表明:文化以自身为发展基础,人的进步是保留原有之性的基础上获得新性;历史不是过去的事,而是与当下融为一体。因此,不能人为割断传统文化。同时,他关于的势讨论还涉及文化评价的问题,即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势;好的文化应顺势而为,落后或者超越势本身的文化是不合时宜的。冯友兰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讨论涉及传统文化继承的前提、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冯友兰通过提出文化共相说、接着讲以及抽象继承法实质上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体系性的;可继承的传统文化不是因为其是传统的,而是因为它们能在新的文化体系内具有新价值、发挥新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与现代社会生活融合。同时,他通过讨论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理性精神的现代化。冯友兰的文化观呈现出自我超越的文化观念、追求文化一致性以及重视生活方式的特点。这种进化主义文化观能为中国当下的文化建设以及在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参与文化全球化等现实问题上提供借鉴。
汤浩[8](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赵兵[9](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滑晓军[10](2018)在《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而引起的一股以认同、回归、扞卫本民族文化传统为根本特征的文化潮流,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流派复杂、实践性强、影响颇大,与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并称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思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大陆隐没数十年后重新兴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遵循,高举“尊孔崇儒”大旗以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狭义则专指当代的新儒家新儒学,本文研究的是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推动的国学热、读经热使人们在重温传统文化魅力之时,也在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出路。本文试图聚焦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民众基础,在理清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谱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固守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重建儒家教义与人文精神,批判民主政治与推崇儒教等特征,重视其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及话语权的影响力,对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等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既有积极价值也有消极影响。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富含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但近年提出以儒学革新政治甚至“儒化”中国的主张,形成了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现实。当代文化保守主义不可能,也不能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科学评价并引领其发挥出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实现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引领,需要从文化保守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入手,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合理继承、文化共享等方面综合把握。对其引领不是单纯意义的马魂中体西用,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据此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路向思考,从传播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等提出建议并使之具有可行性,以应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严峻挑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同时也应该对其糟粕进行彻底的批判。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应当积极为传统文化植入现代价值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有益力量并有序发展,为国家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保障,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二、试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古今中西”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古今中西”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主要内容 |
(一)基本立场:文化的最终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
(二)认识前提:“使死人复生”的同时“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
(三)基本依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决不是“永恒价值” |
(四)基本态度: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决不是文化虚无 |
(五)传承方式:“剥取”与“扬弃” |
第二章 近代文化思潮谱系中“两创”的时代出场 |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路向” |
(一)“以中化西”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传承观 |
(二)“以西化中”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文化传承观 |
二、“第三重路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观 |
(一)“以马化中”与“三元格局”的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探索历程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生成脉络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提出的前奏曲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正式出场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文献确认 |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阐释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多维界定 |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两创”与作为学术话语的“两创” |
(二)作为文化观的“两创”与作为工作方针的“两创” |
(三)广义的“两创”与狭义的“两创”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哲学基础 |
(一)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唯物史观 |
(二)就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关系而言:辩证否定观 |
(三)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而言:辩证发展观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
(一)“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 |
(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 |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运行机理 |
(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 |
(二)辩证批判,逐级抽象 |
(三)时空交融,综合创新 |
(四)纵横结合,循环往进 |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考察 |
(一)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实践需求 |
(二)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需求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对象分析 |
(一)全方位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
(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向选择 |
(一)社会指向: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
(二)文化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
(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 |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路径 |
第五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史意义 |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 |
(一)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 |
(二)确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 |
(三)融入了“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 |
(四)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 |
(五)明确了文化转化发展的基本限度 |
二、超越了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 |
(一)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两级困境 |
(二)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辩证思维 |
(三)文化心态:从自卑自负到从容自信 |
(四)文化认知:从绝对整体主义到可解析性 |
(五)文化标准:从“或内或外”到实践指向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译着 |
四、英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网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三、参加会议 |
致谢 |
(2)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
一、文献综述 |
二、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与赴美留学: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初步探索(1919-1923) |
第一节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思想渊源 |
一、童年时期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三、从中国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 |
第二节 冯友兰对中西文化之异的比较 |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
二、中西文化“损益”说 |
三、“心物”、“动静”说 |
第三节 冯友兰对中西文化之异的哲学史阐释 |
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
二、中西文化之异的阐释 |
三、自然地理与人为选择 |
第四节 如何对待中西文化 |
一、学习西方科学 |
二、评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 |
第二章 直击文化核心:冯友兰对中西人生哲学之比较(1923-1926)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中西文化之争 |
一、动荡不安的政局与社会 |
二、梁启超欧游与“科学的破产” |
三、张君劢的人生观讲演 |
第二节 中西人生哲学之“天人损益” |
一、中西之同的发现 |
二、中西人生哲学比较 |
三、中西之同与中西之异 |
第三节 一种新人生观——对科玄论战的回应 |
一、“科玄论战”的争论焦点 |
二、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探讨 |
三、关于“一种新人生观”的阐释 |
第四节 中西文化近代分歧的人生哲学渊源 |
一、是否以知识权力为好 |
二、是否将个人与宇宙两分 |
三、中国人生哲学之贡献 |
第三章 欧洲游学促转变:冯友兰中西文化古今之异的转向(1926-1935) |
第一节 冯友兰欧洲游学的思想转变 |
一、193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二、冯友兰对唯物史观的接受 |
三、冯友兰在英国感受到“古今之异” |
第二节 冯友兰对中西古今之异的认识 |
一、游欧洲印象 |
二、秦汉历史哲学 |
三、中国无近古哲学 |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互释阶段 |
一、人类进步同一趋势的不同实例 |
二、中西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
三、研究史学之新趋势 |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以西释中 |
一、“在中国的哲学” |
二、“了解之同情” |
三、“新瓶旧酒” |
第四章 中西文化论争下的沉思:冯友兰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探索(1935-1948)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冯友兰 |
一、日本侵华与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 |
二、文化救亡运动的兴起 |
三、冯友兰建立“新理学体系” |
第二节 文化类型说对中西文化论争的回应 |
一、“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论争 |
二、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 |
三、文化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应走工业化道路 |
一、文化现代化问题讨论 |
二、冯友兰倡导的工业化道路 |
三、城里人与乡下人 |
第四节 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 |
一、改变封建伦理道德 |
二、中国基本道德不变 |
三、保持中国的文艺花样 |
第五章 大变革下的坚守:冯友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1949-1976) |
第一节 新中国的文化政策与知识分子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政策 |
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 |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
第二节 冯友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与实践 |
一、在新中国建设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新理学自我批判 |
三、在国际文化活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
四、文革中的“冯友兰现象” |
第三节 中国哲学遗产的“抽象继承” |
一、重视整理祖国的哲学遗产 |
二、抽象继承法的提出与讨论 |
三、1980年代“抽象继承法”再评论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
一、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的讨论 |
二、正确估价唯心主义的价值 |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价值 |
第六章 新时期“文化热”背景下的冷思考:冯友兰对中国文化新发展的展望(1976-1990)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冯友兰重获自我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二、1980年代的“文化热” |
三、冯友兰在文化的拨乱反正中重获新生 |
第二节 中西文化对比的新时代 |
一、“旧邦新命”与文化现代化 |
二、中西文化论争主题的转换 |
三、“终结”与“开始”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
二、继承很厚的“家底” |
三、两个孔子 |
第四节 “智山慧海传真火” |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的互动 |
三、理论回归与哲学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 |
2.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解读 |
2.1.1 家训 |
2.1.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 |
2.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思想 |
2.2.1 修身立命之道 |
2.2.2 齐家睦亲之道 |
2.2.3 处世交友之道 |
2.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 |
2.3.1 先秦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阶段 |
2.3.2 汉唐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成熟阶段 |
2.3.3 宋元明清至近代:传统家训文化的由盛转衰阶段 |
2.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 |
2.4.1 传播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
2.4.2 稳定家族内部及传统社会统治秩序 |
2.4.3 促进个体社会化及良好家风的形成 |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3.1.3 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 |
3.2 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 |
3.2.1 毛泽东的“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观 |
3.2.2 邓小平的“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文化观 |
3.2.3 江泽民的传统文化观 |
3.2.4 胡锦涛的传统文化观 |
3.2.5 习近平的新时代传统文化观 |
3.3 其他相关理论资源借鉴 |
3.3.1 系统论 |
3.3.2 “场域—惯习”论 |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 |
4.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定位 |
4.1.1 个体层面:塑造德行完备的理想人格 |
4.1.2 家庭层面:重拾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 |
4.1.3 社会层面: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 |
4.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原则导向 |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原则 |
4.2.2 坚持批判继承的创新性原则 |
4.2.3 坚持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原则 |
4.2.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性原则 |
4.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素 |
4.3.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 |
4.3.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客体 |
4.3.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 |
4.3.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 |
4.3.5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
第5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厄 |
5.1 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 |
5.1.1 传统家训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逐渐衰落 |
5.1.2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赖的政治结构逐步瓦解 |
5.1.3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附的思想基础遭受冲击 |
5.2 社会转型造成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隐没 |
5.2.1 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危机 |
5.2.2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伦理嬗变 |
5.2.3 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德育的弊端与困惑 |
5.3 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桎梏 |
5.3.1 传统家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5.3.2 传统家训文化社会宣传普及较弱 |
5.3.3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及师资欠缺 |
第6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 |
6.1.1 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承 |
6.1.2 加强传统家训文化师资培训 |
6.2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容建设 |
6.2.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文化资源 |
6.2.2 研发传统家训文化课程及教材 |
6.3 丰富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方式 |
6.3.1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传承 |
6.3.2 传统家训文化活动传承 |
6.3.3 网络新媒体技术传承 |
6.4 优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环境 |
6.4.1 以家庭为起点塑造优良家风 |
6.4.2 以学校为阵地加强校风建设 |
6.4.3 以社会为依托培育良好风尚 |
6.5 健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
6.5.1 完善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
6.5.2 建立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评估督导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 |
第一节 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 |
一 “仁本礼用”的古典儒学 |
二 “中体西用”的改良儒学 |
三 “新体新用”的当代儒学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寻 |
一 港台新儒家的开出论 |
二 大陆新儒家的复古论 |
三 后新儒家的融合论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提出 |
一 “民主仁学”的构想 |
二 “民主仁学”的演化 |
三 “民主仁学”的丰富 |
第二章 “民主仁学”的内在理论体系 |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体用论 |
一 民主仁爱为体 |
二 礼法科技为用 |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文化观 |
一一 元主导,多元辅补 |
二 会通古今,兼容中西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价值观 |
一 “仁”为根本之道 |
二 “义礼信和敬”为大德 |
第三章 “民主仁学”的理论评析 |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基本特征 |
一 “民主仁学”的人文性 |
二 “民主仁学”的兼容性 |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积极作用 |
一 推动儒家“内圣外王”的新发展 |
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化 |
三 推动中西、古今关系的再思考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理论局限 |
一 “民主”何以成为本体 |
二 体用二元:疑似陷入“双重边缘化”困境 |
三 模糊儒学对接现代社会的有效路径 |
四 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 |
第四章 “民主仁学”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在中西之辩中推进“一元”与“多元”互补 |
二 在古今之辩中推进“传承”与“转化”并进 |
三 在理论与现实之辩中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
第二节 科学把握“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范式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则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统一原则 |
第三节 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重塑 |
一 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宗旨 |
二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价值观 |
三 批判借鉴西方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学衡派历史背景研究 |
2.关于《学衡》杂志及其作者研究 |
3.关于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关系研究 |
4.关于学衡派文化观研究 |
5.关于新文化派进化文化观的研究 |
6.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研究 |
一、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概况 |
(二)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 |
(三)西方思想的反思——新人文主义 |
(四)新人文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学衡派 |
1.学衡派的知识背景 |
2.学衡派的酝酿 |
3.学衡派的形成 |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 |
(一)不同的文化观:进化论与体用论 |
(二)不同的文化建构路向:反传统而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
(三)两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的终极体现——时代价值与永恒价值之争 |
三、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方案之岐 |
(一)文学 |
1.文学的载体:白话与文言 |
2.文学的内容:自由解放的“人的文学”与文以载道的“人间文学” |
(二)史学 |
1.求真的“疑古”史学 |
2.致用的“信古”史学 |
(三)人生观 |
1.科学的人生观 |
2.道德的人生观 |
四、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的结局 |
(一)新文化派趋向革命 |
(二)学衡派黯然退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7)冯友兰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冯友兰文化观的来源 |
第一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现实来源 |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变 |
二、救亡图存引起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理论来源 |
一、西方哲学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近代文化争论的影响 |
第二章 个体的文化境界 |
第一节 人文化境界的区分 |
一、文化是人心灵的创造 |
二、人生境界是人自我文化的程度 |
第二节 人文化境界的提升 |
一、文化境界的哲学自觉 |
二、超越限制的觉解 |
三、陶冶情感的艺术 |
四、生活实践及体验 |
第三节 哲学对象是人的文化 |
一、人是文化的存在 |
二、哲学即人生哲学 |
第三章 群体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文化地域差异说 |
一、意欲导致文化的不同 |
二、自然条件引起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中西文化古今差异说 |
一、中西方具有相同的意欲 |
二、近古文化的缺失 |
第三节 文化类型差异说 |
一、生产方法造成的文化类型差异 |
二、文化类型是人的社会生活形式 |
第四章 历史的文化传承与进步 |
第一节 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 |
一、人是历史的存在 |
二、历史在变通中进步 |
第二节 文化进步的尺度 |
一、人性的丰富 |
二、人的解放 |
第三节 文化进步的基础 |
一、作为现实条件的势 |
二、作为历史条件的势 |
第四节 文化进步的动力 |
一、意志和欲望 |
二、生产方法的变革 |
第五节 文化进步与个体行为 |
一、顺势而为 |
二、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前提 |
一、从共相看文化 |
二、殊相文化可以变通 |
三、不变的道德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开创性尝试 |
一、传统文化表达的补充 |
二、传统文化的重塑 |
三、外国文化的借鉴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方法 |
一、传统哲学命题的两种意义 |
二、抽象意义的转换 |
三、抽象命题的现代转换 |
第六章 冯友兰文化观评析 |
第一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特点及影响 |
一、冯友兰文化观的特点 |
二、冯友兰文化观的影响 |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当代价值和局限 |
一、冯友兰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
二、冯友兰文化观的局限 |
结论 |
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
6.3 湘军创制评析 |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源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结构 |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
结语 |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10)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以往研究不足 |
三.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第1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谱系 |
1.1 主要流派及人物 |
1.1.1 大陆新儒家 |
1.1.2 海外新儒家 |
1.1.3 传统文化国学学者 |
1.2 其他社会组织及存在 |
1.2.1 国内外文化组织 |
1.2.2 国学热社会团体 |
1.2.3 二十一世纪新媒体社群 第2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嬗变 |
2.1 兴起背景 |
2.1.1 国际环境因素 |
2.1.2 国内环境因素 |
2.2 嬗变动因 |
2.2.1 思潮历史推进 |
2.2.2 民族意识勃生 |
2.2.3 文化冲突交融 |
2.2.4 政治矛盾变化 |
2.3 发展历程 |
2.3.1 发展脉络与历史接进 |
2.3.2 与当代世界的相生并存 |
2.3.3 从式微到示威的当代面貌 |
2.3.4 2004 年甲申文化宣言 |
2.3.5 二十一世纪三次大论争 第3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 |
3.1 固守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 |
3.1.1 中西文化观的本位文化 |
3.1.2 对待古今文化的态度 |
3.1.3 强烈的忧患意识 |
3.1.4 对激进主义的反拨 |
3.2 重建儒家教义与人文精神 |
3.2.1 坚守固有传统 |
3.2.2 优先复兴儒学 |
3.2.3 高扬人文精神 |
3.3 批判民主政治与推崇儒教 |
3.3.1 政治变革立场 |
3.3.2 道德本体色彩 |
3.3.3 高扬儒教旗帜 |
3.3.4 中庸准则方式 |
3.4 消解权威与去中心化 |
3.4.1 唯心保守论调 |
3.4.2 消解权威意识 |
3.4.3 否定革命行为 |
3.5 传播方式及载体新特征 |
3.5.1 传播迅速影响广 |
3.5.2 积极实践主张多 |
3.5.3 包容性和复杂性 第4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 |
4.1 现实意义与积极影响 |
4.1.1 建立主体性的中国文化的坚持 |
4.1.2 探索有别西方的现代化观念 |
4.1.3 社群传播多样化与影响力 |
4.1.4 解决文化断层及建设精神家园 |
4.1.5 增强文化认同和传承文化基因 |
4.1.6 大中华文化圈利于团结港澳台及海外华侨 |
4.1.7 文化复兴及走出国门的世界性意义 |
4.2 局限性与消极影响 |
4.2.1 对传统的盲目自信并缺乏开放批判意识 |
4.2.2 强烈政治倾向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
4.2.3 儒化中国思想及挑战核心制度需要警惕 |
4.2.4 大众化传承中的精华与糟粕共生 |
4.2.5 新媒体语境下与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并生 |
4.2.6 当代社会的定位及反思 第5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引领 |
5.1 正确认识:引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方法论 |
5.1.1 科学看待当代文化保守主义 |
5.1.2 全面把握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功能意义 |
5.1.3 国外文化保守主义的启示 |
5.1.4 文明对话的方法与探索 |
5.2 科学评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引领地位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
5.2.2 党对传统文化的政策及导向 |
5.2.3 新时代意识形态下的文化安全论 |
5.2.4 文化阶段性与进步主义张力 |
5.3 合理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融合 |
5.3.1 加强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 |
5.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掘及分类引导 |
5.3.3 治国理政资源与精神支柱保障 |
5.4 文化共享: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软实力 |
5.4.1 文化自省自觉、自信自强的历史逻辑 |
5.4.2 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尺度 |
5.4.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试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古今中西”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D]. 李新潮. 兰州大学, 2021(09)
- [2]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D]. 刘素娟. 郑州大学, 2020(02)
- [3]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李淑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D]. 王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5]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D]. 王哲. 青岛大学, 2019(02)
-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7]冯友兰文化观研究[D]. 马彦超.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D]. 滑晓军. 河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