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_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关于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_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光电子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基地建设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01)04-0012-0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的发展已进入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张的新发展阶段。去年,全国 政协“1331”提案和湖北省、武汉市的决策及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拉开了武汉国家光电 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帷幕,对基地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 研究和思考。

一、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首先是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自20世纪5 0年代进行的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中,一大批科技教育力量在武汉集聚,国家在武汉建立了 一 大批高等院校,使武汉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最多的城市之一,为武汉的发展打下了教育基础和 人才基础。在60年代和70年代国家大力兴办科研机构的过程中,又在武汉建设了一大批国家 级 和省级科研机构,武汉成为全国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为武汉的发展打下了科技基础 。进入80年代,为迎接世界高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挑战,改革经济、科技体制,促进经济 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武汉市根据自身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于1984 年提出在智力密集的东湖地区兴办新技术密集经济小区,于1985年进行试点建设,到1988年 正式启动建设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并在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从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且为武汉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 下了产业基础。

通过国家几次科技、教育力量的重大调整和重新布局,特别是国家把新兴的光电子学科和 科研机构相对集中在武汉,使武汉在光交换、光互联、激光、CAD、CIMS、GPS/GIS/RS等方 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光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方面的特色日益突出。正是建国几十年来武 汉形成的坚实的教育基础、人才基础、科技基础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使建设武汉国家光电 子产业基地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是国家长期支持的结果, 是湖北及武汉地区的一批科学家、企业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者多年来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 的结果。

其次,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是我国迎接新经济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 重大举措。自90年代起,特别是英特网业务开展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光纤通信容量每12个月翻一番;英 特网业务量每6个月翻一番。同时,高功率激光设备和加工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 了许多光子技术及其应用的新增长。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光电子技术的 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光电子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国都在力 求占据制高点和竞争的主动地位。武汉作为中国光电子技术和产业综合实力最雄厚的城市, 代表中国参与世界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责无旁贷,这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增 强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世界光电子信息产业正方兴未艾,必须在产业化前期的技术发展阶段 抓紧进入,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发展。

再次,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是中国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益探索。现在, 国家高新区已经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10年,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和新的 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的发展。高新区已 经成为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创新能力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区已经走过了初创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目 标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持 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正是东 湖高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中国高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向前 发展的一项重大探索。

二、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

中国发展光电子产业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技术引进模式

这种模式的初衷是想通过技术引进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 展,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生存之本,在进入 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主要依靠核心技术生存,主要从事核心技术的生产,而对具体产品 的生产制造环节主要采用外包的方式。因此,跨国公司很难对中国进行核心技术的转让,引 进的技术往往是过时、落后的技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曾经采用过这种模式,但往往是 “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引进、再落后”,引进的往往是人家要淘汰的技术,技术引进的 步伐 总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致使我国的微电子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光电子技术 的发展步伐更快,必须吸取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教训,想通过技术引进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道 路。

(二)招商引资模式

即通过引进外资来发展,这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普遍采用的模式。这种模 式虽然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但也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没有“高新技术 ”的严重问题。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绝大多数技术密集产业的合资企业已被外资控股。其实不掌握知识产权,即使我方控股,也 会受制于人。“三资”企业主要是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各种优惠政策进行高技术产品 的出口加工。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充当跨国公 司的加工基地,利润率很低,创造的财富大部分被外商拿走。在发展光电子产业中,如果主 要是依靠招商引资,则很难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且依靠招商引资,很难引进核心技术。

(三)合作各方“共赢”模式

合作各方“共赢”模式是指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支撑能力、不断 创新并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政策法律环境、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等有利条件与跨国公司合资合 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通过我国光电子信息技术存量资源的优 势整合,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激励战略、研发投资的引力战略和核心能力的创新战略, 来挤压、诱导和吸引外资转让先进光电子信息技术,与其合作共创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领 先优势、拥有共同的品牌,并依靠他们的全球网络,进行光电子产业的双向渗透,让中国的 光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也进入发达国家投资和制造。这也是新型工业化国家走过的一条成功之 路。这种模式可以使我们较快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并利用他们全球化的产业体系,加快 我们的发展步伐。

从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出路看,只有在第三种模式上下功夫,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才能 有新的突破。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 优势,通过构筑完备的创新体系,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根本出发点,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参与世界的竞争。

三、构筑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创新体系

构筑创新系统是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的平台和立足点。基地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 目标,是逐步建立开放的经济体系,实行开放运行的模式,在技术、人才、产业、信息、市 场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形成一种使各种社会、经济、科技资源充分结合的机制,实现自 主创新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推动光谷的跨越式发展。只有构筑创新体系,使每一种创新资 源充分实现其价值,光谷才能产生对全球的技术、人才、资本、企业的强大吸引力,有效地 吸引国内外投资,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构筑创新体系也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 关键。

创新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形成“四个机制”:

(一)官、产、学、研结合的机制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和引导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政府、知识、资本、产业等资源的有效结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力 。

(二)灵活、完善的融资机制

从基地产业创新和融资创新的高度出发,大力建设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实现信贷、证券 市场、风险投资、海外融资等资本要素与产业发展各环节的有效对接,为基础研究、技术创 新、产业发展的各环节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三)人才激励机制

新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创新体系建设成功的标志是能吸引和聚集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要根据人才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各种合理要求,建立并完善对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 培养激励机制和相应政策体系,使知识的价值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要制订并完善科研成果 产权归属和成果转化效益分配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法规,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专利权 人合法权益。进一步改革利益分配制度,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入股,建立有利于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利益分配机制。

(四)高效服务机制

要按照市场法则,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服务系统和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孵化器网络、 科技信息网络、科研协作网络、人才培训网络、融资协商网络、国际合作网络等,为企业提 供优质服务。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新区不同专业、不同形式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和 技术中介服务体系。要通过服务,加快实现各创新资源的结合。

四、建立光电子领域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是基地建设的历史使命和 一项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基地的最大特点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是有知 识 资本。目前,武汉已经掌握了光通信三大核心技术(即光通信系统、光纤技术和光电子技术) 的知识产权;在激光技术领域,中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 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技术都是自己独立开发的。基地的建设是以自己的知识资本与国内 外企业合作。光谷的建设必须形成一种能发挥自身特点的新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一个重 要内容就是实施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长远的、根本性的发展战略,解决我国高新技 术产业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的问题,并以此达到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立足于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 特点和世界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光电子产业基地为出发点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发挥武汉在光电子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光电子产业 的主要领域特别是一些核心领域逐步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专业比较齐全、覆盖面广、竞争 优势突出的知识产权体系,并以此为依托,把光电子产业的发展逐步往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领 域推进,不断开拓光电子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在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提供正确 的政策导向,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更有力地作用于技术创新;推动与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建立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进 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政府在科技计划中的专 利管理措施,注重形成重大科技项目在国内外的专利权;制定财税信贷扶持政策,提高自主 知识产权技术的实施率,积极扶持专利技术产业化。

五、促进光电子企业集群的生成,建设良好的产业协作环境

企业集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规律,也是创新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 美国“硅谷”等科学园区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发达的高技术区域都是高技术综合体或柔性 生产综合体,是大、中、小企业群体在地理区域上的集聚和相互作用。在企业集群中,大企 业是龙头,小企业是基础,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既相互竞 争又相互学习,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互利互补,在产品、产业上协作配套,并且共享 共同各种基础设施和知识、信息,从而通过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 繁殖,形成企业集群,使区域产生较强的竞争力,推动区域发展。

要促进光电子企业集群的发展,首先是要搞好光电子产业战略重组,发展一批国际化的大 型企业集团。国际化的大型高科技企业既是高技术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又是国际竞争力的象 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复杂化,新技术研制成本增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速,高 技术产业化蕴含着极大的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只有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才能适 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二是要创造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开放市场,引导大型企业集团改革自给自足 的产品配套模式,开放产业链上的一些环节,为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市场空间。三是要结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拥有名牌商标和经济技术实力的光电子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 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国内外通过资本经营和技术产品扩散,实现企业规模和产品领域的扩大 。四是要通过产权联结,调整资本存量,进行强强联合,向优势互补、规模更大、实力更强 、机制更好、管理更加现代化、具有现代企业功能的特大型股份公司发展。五要通过兼并、 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向多种经营或内部配套、垂直集成的大公司发展。此外,还要 通过建立光电子信息产品大市场、鼓励跨国公司在武汉设立采购中心、支持企业采用OEM生 产方式等措施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

六、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风险投资是光电子产业化的“孵化器”,是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实 现光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要完善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 风险投资中的功能,主要是构筑完备的法律框架,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解决风险 投资的退出机制,打通风险资金流通、运行的通道,实现风险投资由目前的“开环运行”向 “闭环运行”转变,解决风险资本的投资与收益的对称性问题,形成风险投资的自动生成机 制,促进风险投资的大发展。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主要是建好三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主板市场的作 用 ,积极筹措社会资本,解决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资金来源,二是要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 立,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三是要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 解决创业活动中技术和资金的有效对接问题,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动。

此外,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系统,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要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 制度,增强投资者信心。

标签:;  ;  ;  ;  ;  ;  

关于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_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