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木炭论文,演示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实验5-2]和[实验5-3]演示了木炭的吸附作用,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对[实验5-2]:
①往集气瓶中添加几小块木炭时,要打开集气瓶盖,这样会使一部分有毒的NO[,2]气体从瓶中逸出,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②在摇动集气瓶时,木炭因碰撞瓶壁而使瓶壁沾上黑色的木炭小颗粒,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
③不能直观地说明木炭吸附红棕色的NO[,2]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少。
④所用时间较长。
(2)对[实验5-3]:
①同样存在因振荡锥形瓶,会使水中分散少量森炭小颗粒,影响观察效果。
②所用时间较长,[实验5-2]更长,达不到即时实验,即时观察现象的目的,不利于课堂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上述两个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2.实验设计思路
(1)对[实验5-2]尽量采用封闭体系,减少污染。
(2)尽量排除实验过程中因操作带来的干扰。
(3)木炭表面积越大,吸附作用就越强,从而缩短实验时间。
3.仪器装置图(见图1,图2)
1 木炭对NO[,2]的吸附作用
2 木炭对红墨水中色素的吸附作用
4.操作步骤及现象
(1)对[实验5-2](如图1):
①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事先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 注意:为防止气体从漏斗管中逸出和木炭小颗粒从漏斗管中掉下来,采用一端套有胶皮管的玻璃棒将漏斗管塞紧。
②打开止水夹,发现锥形瓶中的水不能被倒吸进集气瓶中。
③关闭止水夹,将已研成细小颗粒的木炭(已烘烤)装入漏斗中,轻轻往上提起玻璃棒,木炭小颗粒滑落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木炭后,再慢慢转动玻璃棒,塞紧漏斗管。
④静置片刻,即可观察瓶中红棕色消失,说明NO[,2]气体被吸附。
⑤再次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有少量水沿导管流进集气瓶中, 证明NO[,2]气体被吸附后,瓶内气体压强减少。
(2)对[实验5-3](如图2):
①按图2a组装好实验仪器。在漏斗中填装已研成极细颗粒的木炭(已烘烤),约3~4cm高度即可,然后将漏斗中间的木炭用玻璃棒弄成凹状,便于注入红墨水,防止因红墨水浸染滤纸而影响实验效果。
②将玻璃棒轻轻斜放入漏斗中,沿玻璃棒往漏斗凹面中注入已稀释过的红墨水。此时从漏斗下端管口即滴下无色液体,经过1~2分钟,试管中可收集到无色液体约2mL。
③为消去学生认为是滤纸将红墨水过滤成无色的疑惑,可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如图2b。按此装置操作得到的仍然是红色液体。由此说明滤纸并不能将红墨水中的色素除去。
5.实验优点
(1)图1实验在封闭系统中进行,有效地防止了NO[,2]对空气的污染。即使往上轻轻提起玻璃棒时,有极少量NO[,2]从漏斗管中逸出,但由于漏斗中装有木炭,起到了对逸出NO[,2]的吸附,NO[,2]也不会散逸到空气中,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履行“绿色环保”的能力。
(2)图1实验将物理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化学中,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学科融合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图2实验中笔者使用未稀释的红墨水,效果同样很好,但不能倒入太多、太快。
(4)改进后的实验均无振荡或摇动操作, 有效地防止了木炭因沾于瓶壁或分散到水中而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5)木炭研磨成细小颗粒, 用相同质量的木炭增大了有效表面积,使实验时间大为缩短(至少比原来节约一半时间);实验现象也更加直观、明了。虽然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对要大,但对于“立竿见影”的演示效果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值得的。
标签:木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