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付红
桐城中学 安徽省 安庆市 231400
摘 要:微课程从2012年兴起至今已有几个年头,可谓百花齐放,有很多微课程大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教育改革的大潮和全民自媒体时代的双重夹击下,本文就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方向是否偏离了最初的目标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程;开发;实践
引言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上变化比较显著,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微课程大赛如约而来,是诸多微课程热爱者的福利也是勇于创新的教师们的福音,从2013年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程。但是也因为微课程广传于网络是的开发的方向有些偏离初心而且教学中的实践也出现诸多问题。
1 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
1.1 开发方向偏离
微课程之最初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精细化知识点,以网络为依托是学生爱上语文钻研语文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出师表》这篇文章虽是叙事类的文章但是好多学生还是死记硬背居多不能理解诸葛亮的心路历程,那么在解决阅读理解的时候就欠缺明显。微课程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文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且用ppt或者情景剧等新颖方式学生会记忆深刻并且可以感同身受。作为语文学科除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以外还需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给每一位热爱中国的人们。如今的网络四通八达可是许多所谓的微课大师以教学和传播文化为由却在进行着纯金钱的利益交换,如果是教师们的辛劳成果我们付出一些报酬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些或许与日常教学根本无关,使得大众对教师的职业近年来也是颇有微辞,开发微课程的初心就被这些人给带跑了。什么的研究和开发都是一个道理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到达的终点也是错的。
1.2 网络规范程度弱
全民自媒体时代是好事我们可以纵观世界,也是坏事我们会被误导。大多数的人们是从众心理。在不了解微课程是何物的情况下就给出了不准确的判断,而我们对微课程努力的人会心在所难免。归结于如今网络关于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缺乏专业的条款来给参与者明示和约束。
2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实践
2.1实践过程中的困难
2.1.1 实践过程中实用性差
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较短用于对个别需要精化的知识点深度解读或者是某一专题的研究例如:阅读理解中中心思想类问题如何回答、古诗词背诵的要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以40分钟到45分钟为主那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的几率就低了很多一是若一堂课中微课程过后还有一半的时间学生和教师需要进行普通课堂和微课程转换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二是微课程多位教师主力,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很多资料。若是ppt和讲课式相结合还好一点与普通课程准备的资料差不多,若是情景剧和学生主讲分享相结合的话就需要先“培训”学生,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困难。所以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微课程只是出现在微课程大赛、微课程展示、教师讲课大赛、公开课中,不免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为日常教学中的缺失使得微课程的实践实用性大大降低,一部分甚至成了面子功夫没有落到实处。
2.1.2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
在日常教学中因为班额的问题很难和大部分学生有互动而微课程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在课后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还是有所改善的,每个孩子都可以下载或者观看自己喜欢教师的微课程。但是课上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特别明显,尤其一起学生成绩差或者性格较内向的很难在教学中得到参与的机会,这样使得这些同学久而久之失去兴趣想要在提高成绩就是特别困难的了,而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高考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所以提高为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就尤为重要了。
2.2实践中困难的解决办法
2.2.1 提高实践中的实用性
对于实用性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改善。一是:监管,作为推行微课程的学校要以校长、教学组长等人组建监管队伍,做到多听课、勤听课将教师的微课程教学落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提供平台,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应用实践微课程的平台,学校可以将某一节课时间改动改为适合微课程的时间,例如:周三的第四节课改为两节微课程使得不同的老师有时间充分应用微课程达到长久利用为课程教学的目的。三是:加强教学研究,微课程是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视频图片等多元素加入课堂的教学手段,例如就《雨巷》这一课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人风格和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研究取长补短让每一堂微课程做到精彩。这样采用不同纬度共同维护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加大微课程的实用性。
2.2.2 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办法
一是:家校联合,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需要家长的高度配合。教师可以预留一些课后的小任务例如:观看某老师的再别康桥分析微课程书写简短的观后感、研究某老师微课程中提到的现代文阅读的解决技巧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二是:微课程比赛,可以让学生三五人一组参加微课程比赛教师担任评委,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要进行发言在完成参赛作品的任务中要都有贡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没自信的学生慢慢提高达到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
结语
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探究是所有高中语文工作者一生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的困难,困难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解决困难将微课程落到实处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硕果。在开发过程中方向偏离、没有相关的网络条文保驾护航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在祖国的网络建设不断的完善下这样的情况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我们不仅要利用微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为推广中华文化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边美玉. 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4):78.
[2]王永廷.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 中学语文,2017,(18):143-144.
[3]刘杰,徐舟. 浅探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课外语文,2016,(02):49.
[4]吴玉祥. 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0):35-36.
论文作者:张付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困难论文; 实用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