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夏天,漫长的除湿之路_除湿论文

漫漫长夏,除湿路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访专家 陈秀华)

什么是湿邪

中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湿性黏滞。因此,湿邪很容易阻遏气机,阻碍体内气的运行。湿邪还有“沉重”的特点。空气中湿度增高,会阻碍人体的热代谢,在高温高湿状态,大气中含大量水汽,皮肤汗液难以蒸发,妨碍了人体的散热过程,即阻遏了正常气化功能。很多人为什么在阴天多雨时,总是感到闷热、全身无力、火气大或压抑、头昏脑胀、身体沉重,这就是因为湿气过重。

湿邪和脾脏密切相关

湿在中医里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人们长夏季节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到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遏伤了阳气,阻碍了气机的运行。

专家TIPS:长夏最宜养脾

为什么长夏最宜养脾呢?脾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长夏季节阴雨连绵、潮湿,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另外,长夏时期的高温使体表的血流量增加,人大量出汗,于是供应给内脏的血量自然就减少。因此,防病方面要提防“湿邪”入侵,养生要注重健脾除湿。

“家庭医生”

——自我诊断是否有湿邪

看感觉:早晨起床的时候孩子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

看大便:前人有“无湿不成泄”,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看全身:孩子表现为面黄肌瘦、嘴唇没有光泽、经常腹胀;当湿邪比较盛,已经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时,还可能会有贫血、浮肿等问题。

如何远离“湿”

在长夏潮湿闷热的天气里,要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防范。

衣——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干燥衣物。衣服要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彻底晾干。没有干透不要急着收纳到柜子里。

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要过多食用肥腻、味道厚重的食物,甜食要少吃;贪吃冷饮也会令脾胃受伤,影响其运化功能,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

住——有雾的天气或“桑拿天”要少开窗。遇到有太阳的时候,应把受潮的被褥拿出去晾晒一下。孩子洗浴之后要尽快把水擦干,应让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后再睡觉。

中医特色疗法

行——适当运动、适当出汗有利于内湿的排出,像慢走、慢跑等运动都能让人微微出汗,又不致于大汗淋漓,是为人体“除湿”的好方法。

食疗祛湿

山药薏米粥

山药、薏米各30克,磨碎煮粥,补脾除湿,养脾胃。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需选择药店的干山药;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的作用。如果体内湿重就用炒制的薏米,并增加比例。

冬瓜海带汤

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

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

小儿推拿

清脾经100次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或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条线。

操作:在拇指罗纹面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将拇指伸直,循拇指桡侧缘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为清脾经。

作用:清热祛湿。

清大肠100次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大肠。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

按揉阴陵泉30次

位置: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阴陵泉。

作用:健脾利湿。

热水泡脚

进入长夏后,大家很容易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要泡到微微出汗为宜。

刮痧法

刮痧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小儿皮肤娇嫩,用力应轻柔,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脊柱两旁膀胱经一般约20分钟左右,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古人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应重视长夏防湿和除湿,以防湿邪损伤脾阳。

标签:;  ;  ;  ;  ;  

漫长的夏天,漫长的除湿之路_除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