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哲学史的发展角度,探讨了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指出古代突出的是其世界观的侧面;近代突出的是其认识论的侧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的论述,指出了当代及今后一个时期突出的则应是其方法论的侧面。
关键词 哲学发展趋向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哲学作为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有机统一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理论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大致说来,古代突出的是其世界观侧面,近代突出的是其认识论侧面,而当代及今后一个时期突出的则应是其方法论侧面。
一
古代哲学突出世界观侧面的根源或依据何在呢?
这是因为人和自然原本是混沌统一的。自从以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使人和自然界有了初步分化之后,如何认识、理解周围世界就成了当时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借助于想象和猜测,人们最早提出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看法大都表现为神话,经过加工,系统化为宗教。西方的“基督降世拯救万民”,东方的“如来转世,普渡众生”有着异曲同功之妙。但是,神话传说往往和人们的经验事实相违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人们借助直观和思考,逐渐提出一些既合于直观经验,又富于理性色彩的看法来,这就是“智慧”,也即最早意义上的哲学。由此不难看到,哲学正是在与宗教神话对立的意义上产生的。
古代的人们考虑问题,往往从人出发去理解周围的“物”,也从“物”出发去理解人。比如,他们从自己的梦中感觉到人有一个灵魂的存在和一个肉体的存在,由此便推及周围的物和人一样也都有“灵魂”。“万物有灵论”之所以能在当时广为流传,原因正在这里。由此就不难理解当古代的人们看到从一个或一对祖先可以繁衍生育出众多的子孙后,推及周围的事物也理应象人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并据此提出“万物本原”、“基质”的问题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相对“本原物”,人们把直观到的个别事物称作“变体物”或“变形物”,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本原物”和“变形物”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构成了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这个核心,逐步演化出一系列的矛盾,其中主要的有:
1.具体和抽象的矛盾。古代的人们探寻本原,最初都是把某一种具体事物指称为万物的本原。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人们直观到的事物有一些确实是由这些东西构成,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都富于变化性,很容易说明一种东西为什么能够发展变化为另一种东西。但是,再易变的事物,也不能由它说明万事万物。适应着这种要求,于是在西方就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在东方就出现了“五行说”。与以往相比,用几种事物作为本原虽说可以说明更多的事物,但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其一,迟早总会遇到用几种事物作为本原也说明不了的事物;其二,作为本原的几种事物之间那一种更具有“本原性”,也即几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古希腊先是阿那克希曼德提出用“无限物”,德谟克利特提出用“原子和虚空”,毕达哥拉斯提出用“数”,巴门尼德提出用“存在”,直至柏拉图提出用“理念”作为万物的本原。同具体事物相比,“无限物”、“原子”、“存在”、“理念”等无形无状,没有特定的规定性。用老子的话说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既可以成为这个事物的本原,又可以成为那个事物的“本原”,也即“无为而无不为”。这样,原有的困难暂时解决了,但新的争论也就开始了:第一,人们直观到的具体事物和作为本原的抽象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第二,有些人主张用物质性的具体物作为万物本原,另有些人主张用精神性的抽象物作为本原,究竟孰是孰非呢?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开启了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先河。
2.一与多的矛盾,也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人们借助于感官,直观到的具体事物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而人们探求设定的本质却是统一的,唯一的。这样,本原物和变体物、一和多、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然就成了人们长期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原”、“本体”在先哲们看来是“万物所从出者和所复归者”,是“一”。人们往往用一去说明多,认为只要探求到并理解了某个具体事物的本原,也就理解了这个事物。那么,一怎样变成了多呢?老子提出的办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此相类似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产生出多种数目;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气、土,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1〕
原子论和观念论的提出者力求在本原自身寻找一和多的统一,借以说明本原物与变形物的关系。德谟克利特主张:“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宇宙中处于涡旋运动之中,因而形成各种复合物。”〔2 〕柏拉图提出“感性事物都是按理念来命名的,因理念而得名的,因为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理念。”〔3 〕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仍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一与多的关系。他提出本体是一,但它同时又表现为多。在具体事物之外不存在一个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的“理念”,力求把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起来,从而把这一问题的解决向前推进了一步。
3.永恒和变化、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古人借助于感官,看到“冷的变热,热的变冷,湿的变干,干的变湿。”〔4 〕但同时又认为变化应有推动者,有归宿者。作为推动者和归宿者的事物即是万物的本原,它是永恒不动的,否则一切都在变化,变来变去,世界就会成为空无,这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具体事物的流动变化与本原事物永恒存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永恒存在虽然没有生灭的变化,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变化?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对这些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最早的要算赫拉克利特。他说:“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着,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5〕这表明,在他看来火是万物的本原, 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同变体物一样,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但变动的只是火的表现,而不是火的本质;原子论者提出:原子本身不变,变化不过是原子的分离和结合;柏拉图认为,象“美”、“善”一类的理念是具有最真实的存在,而“一大堆被众人赋予美和其它类似性质的事物,可以说是在不存在和真存在之间滚来滚去。”〔6〕这显然是把理念和具体事物, 真实存在和虚假存在,本原物和变体物绝对地割裂并对立起来。亚里士多德吸收了以往哲人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明确提出“永恒存在”是在“不断变化”的形式中存在的,从而推动了上述问题的解决。
4.因果必然性与合目的性的矛盾。早期自然哲学家, 特别是具有朴素唯物论倾向的哲学家,都试图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找原因。借以说明自然物的变化。阿那克希采尼说:“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驰的是热。”〔7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混合和分离的力量是“万古长存的憎和爱”,“在一个时候一切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憎中分崩离折。”〔8〕这是说, 只要自然物处在某种关系中,它们就会发生某种相应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是因,被引起的变化是果,因果密切相联处于一种必然性的关系中。但对于变化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却很难予以说明。
为了突破这个局限,从苏格拉底开始又提出了“全目的性”观念。他认为寻求原因就是寻求目的。某种事物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而不发生那种变化,变化的结果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归根结底是由于任何事物都在追求一种目的,都在“选择最好的事情”。事物之所以存在着“一个广阔而高尚的秩序”则是神有目的的安排。从理论上充分发挥目的论思想的是柏拉图。他提出“理念”不仅是世界万物所依照的模型,而且是万物运动变化、生存灭亡追求的目的。理念是分等级的,事物也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理念是万事万物追求的最高目的,这就是“善”。亚里士多德也把“善”作为最高信念,并把“目的因”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初步认识到应如何协调自然原因和目的因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目的”表达了因果必然性所表达不了的深刻内容。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至今仍然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
5.感觉和思想的矛盾。凭借感官,人们直观经验到一个个具体事物;凭借思维的抽象人们获得了作为万物“本体”、“本原”的认识。具体物和本原物相比,感觉和思想相比,那一个更真实,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等唯物论哲学家大都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感觉就是身体的改变”,在他们看来,感觉和思想相比,只有前者是真的,由感觉直观到的具体事物也是真的。而眼睛看不到,感官感觉不到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是虚假的。与留基伯、德谟克利特针锋相对,苏格拉底,尤其是柏拉图认为人们直观到的经验事物都是有生有灭,随时变化着的,因而是虚假的存在。只有共相性的“理念”才是永恒存在着的,因而是真实的,是事物的本体。但理念却是直观不到的,只有靠思维的抽象才能把握。因此思想和感觉相比,前者是“真知”,后者最多只能算作“意见”。真知和意见、感觉和思想的矛盾是从本原物和变形物的矛盾中引伸出来的,反过来又为判定本原物和具体物那个更真实而服务。这说明当时哲学即使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内容,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又是为世界观方面问题的解决服务的,认识论属于、服务于世界观。
二
为什么说近代哲学突出的是其认识论侧面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实践领域不断拓宽,便使得认识论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古代的人们考虑问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本能地以为人有充分的认识能力,可以毫无遗漏地认识周围事物。反过来说周围事物没有人所不能认识的,并由此出发确认认识和被认识的事物之间是完全、直接同一的,思维和存在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
但是实际的认识情形不断地告诉人们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当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碰壁,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就逐渐提出: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被认识分化了的世界如何才能统一。换言之,原本混沌统一的整体世界,由于作为实践活动有机环节的认识而分化为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如何使二者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有机统一,便构成了近代哲学的轴心和主线。
围绕着这个轴心和主线,近代哲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这样几个方面:1.关于认识对象问题,也即认识的源泉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具体事物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还是人心或绝对理念的产物。洛克、霍布斯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主张前者,贝克莱、黑格尔等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者主张后者,就此形成了两条认识路线的尖锐斗争。一派主张人的认识是从物到思想;另一派主张是从思想或精神到物;2.关于认识的能力问题,人有没有能力彻底认识这个世界?康德主张人们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引起现象产生的物自体。休谟认为所谓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不过是人们习惯性的联想而已,对于真实的因果关系人们一无所知。谢林、黑格尔等一大批唯心论哲学家和一大批唯物论哲学家都坚决主张世界的可知性,确认人有能力认识和彻底认识周围事物;3.关于认识的方式问题,换句话说究竟是感性认识可靠,还是理性认识可靠。洛克、霍布斯、休谟等人坚持前者,而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则主张后者,并据此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旷日持久的斗争;4.关于认识发展的过程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一次完成论,还是辩证发展论;5.关于认识的检验问题,用什么作为真理性认识检验的标准,是认识与被认识对象的符合一致,还是认识本身的自洽、清晰、无矛盾。
康德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他之前哲学研究的对象,讨论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围绕着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的。而康德发动的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使哲学的研究对象、讨论中心开始转向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如何保证你所认识到的东西就是周围事物本来面目的问题。显然,自此哲学的理论性质开始由突出世界观转向突出认识论了。需要说明的是同以往一样近代哲学虽然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但并不否认其他方面的问题依然处于继续讨论之中。
三
那么,当代哲学突出方法论的侧面的依据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这是由于哲学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造成的。在与宗教神话对立意义上萌发形成的古代哲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具体科学研究范围的总和也就是哲学的研究范围,因此从理论性质上看哲学和部门科学之间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概属于实证科学之列。但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部门科学已不再满足借助于哲学以弥补自身不足的状况。先是自然科学,再是社会科学,从哲学这一“母体”科学中纷纷独立出来,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恩格斯在谈到这一点时曾明确指出,现在留给哲学的地盘,仅是以思维为主要对象的关于思维的科学了。当各种部门科学逐渐成熟,哲学再越俎代庖地企求解决实证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然是力不从心,它所解决的每一个实证性问题都不可能比部门科学解决得那样完美和精确。因为后者是直接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而前者除了借用实证科学的结果,并没有自己独特的远远优于部门科学的工具或手段,在科学高度分化的今天,仅靠哲学是不能担当揭示总体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重任的,总体世界的问题则必须由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科学部门共同努力来解决。
其次,面对这种情况,现实生活究竟给哲学提出的迫切问题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探讨为实践活动所分化的主体如何才能够正确地把握客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统一的问题。说得详细一点,各种部门科学象以往一样,直接面对的都是总体世界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侧面,所探求的都是某一部分、某一侧面存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它们在各自的探索中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要总结,有一些失败的教训要吸取。如何使这些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有各种科学部门中没有一门是执行此项工作的。在当代科学体系的分化中,哲学恰恰应当担当起这项重任。无论是从事那项研究的,认识、实践的执行者都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而被认识、实践的对象又都是客体。所谓“经验”和“教训”正是在主体把握客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当哲学把先前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这些经验、教训系统化理论化之后,自然会给后来的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显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哲学既是近代哲学即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哲学的延伸,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而解决主体如何才能把握客体的问题,显然是方法论的问题。
最后,哲学虽然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者有机统一的学问,但从对人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功能来看,最直接的应首推方法论。世界观虽然关系到人藉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认识论虽然给人的实践活动揭示了正确的认识原则,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最后都要落实到方法论上。因为人们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为了理解而理解。认识理解的目的全在于利用。改造周围事物,使其为人自身的利益服务,使主客体无论是在观念形态上还是在实在形态上都达到完满统一。从这一点出发,弄清世界是怎么样的和正确了解人的认识状况,最终都要转化为正确地指导人们进行新的实践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帮助人们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遵循一条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了严整、系统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唯物史观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9 〕恩格斯也曾多次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借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哲学的主流,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明确无误地阐明了当代哲学所应特别突出的是其方法论侧面,同时也指出了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
注释:
〔1〕〔2〕〔3〕〔6〕〔7〕〔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页、第47页、第72页、第89页、第18页、第42—43页。
〔4〕〔5〕《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页、第21页。
〔9〕《资本论》第1卷,第41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