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社会对变电检修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我国变电检修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制约了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及高速发展。状态检修技术是在变电检修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监测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施监测,从而对电网运行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检修模式,其可以有效控制电力事故,是电力企业中常用的检修模式之一。笔者将对比状态检修模式、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等多种变电检修方法,从而凸显状态检修技术的优势,并对状态检修在变电检修中的额应用做出阐述,供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电检修;状态检修;应用;
1 变电检修中检修技术的分类
我国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故障后检修和预防性检修两个阶段。前者重在对故障的处理,后者则偏向对故障、隐患的预防。事故检修属于故障后检修,而周期检修和状态检修属于预防性检修。
1.1 事故检修
事故检修顾名思义,是在电网出现具体的故障之后才开展的检修工作。这种检修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修成本较高,而且变电设备的停运会影响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也给用电用户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
1.2 周期性检修
周期性检修即根据电网运行情况、电力设备性能及特点等制定定期的检修计划,从而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故障排查工作。该种检修方式的缺点在于若对没有到达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解体测试等试验项目,会对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降低设备使用年限;检修计划周期制定不合理时,一些出现故障的设备不能及时地被发现,从而影响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当前电力企业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检修方式,其具有实时性、可操作性强、监控指标多、对设备影响小等优点。诸如继电保护系统中的故障多发生于二次回路中,通过对二次回路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状况,从而采取合理、高效的控制措施,将隐患扼杀在量变阶段。
2 状态检修技术有效性分析
2.1 实现了对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全方位监控
解体试验、在线监测、远程遥控监测等都是帮助我们掌握变电设备状况的有效手段。解体试验通过对设备的内部构造、电气性能等进行测试,从而直观地反映设备的状况,但工作量较大,而且诊断准确率较低。在线监测即利用电网监控系统和配套安装在各重要变电设备上的传感器来反映其实时的运行状况,通过传输到电网主站系统上的电气参数、数据来分析、研究故障及隐患点的临界点。远程监测即通过油变电分析仪、超声波检漏仪等设备对设备进行分析,诊断有效性强,但这种检修模式成本较高。
2.2 能够对故障隐患进行有效诊断
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有瓦斯保护动作故障、差动保护动作故障、主变后备保护动作单侧开关跳闸故障等[1]。状态检修通过对系统的全面、综合、科学的分析,在获取到的系统运行数据和信息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辅以射线诊断、振动诊断等灵活的诊断技术对变电设备故障作出准确的判断。还可利用现阶段设备状态信息与前一周期设备信息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变电设备的故障类型,从而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为检修计划制定提供历史数据支持
变电监控系统出了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外,还能够所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储存,实现了“随时随采、随采随存”的监测模式,便于研究人员对历史数据进行调用分析,从而将隐患与风险扼杀在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之前,避免给电力系统和用电用户造成更大的损失。
3 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要点
3.1 保证入网设备质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电网建设、改造升级过程中,要对进入电网系统的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线缆进入电力施工现场;还要做好设备、检修工器具等的出入库管理工作,对检修维护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电气性能的测试等,保证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要控制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对于隔离开关、导线线夹的热故障处理,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质量好、抗氧化性强的抗热材料进行更换, 并要注意增加电阻接触面积,避免变电设备过热引起故障。另外,也要注重像铜铝扩散焊接等新工艺的应用,提高设备、线缆等的制作工艺水平;进行采购工作时,优先选择国标产品,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
3.2 提高带电作业水平
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中,常应用带电作业来保证电网运行的连续性,其是不停电作业的基础。带电作业具有危险性高、技术性强、效率高的特点,这也对带电作业人员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在检修作业时,需要1-3人对其进行辅助,确保带电作业期间的作业人员和现场周围的安全。
3.3 接头处理
状态检修下变电检修技术应用中,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电网线路中接头的发热现象,这也是线路运行中常见现象之一。首先,工作人员要对变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并注意查看设备运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比发现设备问题,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接头检修模式。工作人员要注意识别街头氧化物,及时采用金属清洁剂对已发现的氧化物进行彻底的清洗,最终避免线路因热故障而造成停电事故。另外,人员还要分析研究热隐患点的最高和最低负荷电流,详细记录接头的损坏程度,用0号纱布磨平热烧伤疤痕,并清除线夹表面的热化物。
3.4 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变电检修的状态监测系统要接入PMS(Pow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工程生产管理系统),从而为基础台账、缺陷管理、实验数据、检修计划和营销计划等提供基础性数据[2]。
3.5 接线维护和线路巡视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开展线路的巡视和维护工作,特别注意接线热故障和氧化物的处理问题,并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更换。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二次接线盒接地的引下线连接必须保证完整,配网中性点不接地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就要通过零序CT(Current -tranfer,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内部。线路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企业规章制度的严格监控和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从而做到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 结语
随着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停电检修时间大大缩短,为用电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电力企业电力管理、营销管理等的难度,也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但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中信息化程度不足、人员管理不到位、新技术和工艺应用不全面、设备线路型号难统一等问题,日后还需电力企业和各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华德.试析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Z1):104-105.
[2]肖笑.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4,(17):58-59.
论文作者:容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状态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隐患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