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_工作选择论文

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_工作选择论文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选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档案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档案馆(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由于历史研究工作的发展,对利用工作和开放历史档案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为将档案史料按一定专题汇编成书,提供给读者利用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其水平的高低,是档案馆(室)利用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编纂工作首先是从选题开始的。档案馆(室)保存的档案史料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但并非每一份档案史料都有公布的必要,社会上对档案史料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究竟公布哪一方面的史料,自然要有所选择,用档案文献编纂学的术语来说,叫做选题。选择的题目是否有意义、有价值,直接关系到编纂成果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选题是编纂工作的首要环节。如果选题不适应社会的需要,那么其它编纂环节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将失去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选题问题:

一、坚持正确的选题方向是做好编纂工作的前提。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由选题、选材等环节所组成的,在这众多的环节中,选题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当前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选题应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的特征,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档案工作要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1988年8 月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编纂工作选题的方向。自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已经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档案工作也应毫不迟疑地跟上形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选题应围绕着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应服从、服务于这个根本方向,这是选题的基本方向,偏离了这个方向就要走弯路。坚持正确的选题方向,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认识题目的价值,这便要求我们:首先,题目应选得有研究意义,具有潜在价值,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能适应将来利用者的需求。其次,题目应选得有实际意义,符合利用者的客观需要,能提供决策的依据,或对工农业生产及各项工作起着重要的查阅和参考作用。在选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既要选择反映政治方面的题目,也要选择反映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题目;

2.既要选择反映正面的、进步的、革命方面的题目,也要选择反映历代统治阶级活动方面的题目;

3.既要选择反映历史上杰出人物活动的题目,也要选择反映人民群众活动的题目;

4.既要选择反映有关古代历史方面的题目,也要选择反映近现代历史方面的题目。

只有如此选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编纂选题的时代特点,才能扫除狭隘的封建主义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影响。

二、注意掌握选题的依据是做好编纂工作的关键。

1、选题必须符合客观需要。

社会对档案史料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编纂档案史料,要考虑党的路线、方针和方案的制定、贯彻和执行的需要,要考虑党政中心工作和经常工作的需要,要考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编史修志以及教学工作的需要,也要考虑国际间经济、文化、政治交往的需要。如何了解选题的客观需要呢?为保证所选定的题目更加符合当前和长远的客观需要,要求档案编辑人员经常进行周密的社会调查研究,参加一些必要的党政会议和学术座谈会,注意对编辑出版信息的搜集,加强档案馆(室)的情报工作。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选题时,既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考虑长远的需要;既考虑现实工作的需要,又考虑历史研究的需要,应采取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急需后一般的原则。

考虑党和国家当前中心工作的需要时,要认真选择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意义的题目,切合时宜地为党政领导制定政策和工作参考服务。选题是否切合时宜,也就是文献编纂工作能否及时满足一个时期的工作需要,这是关系到文献编纂工作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战斗力的问题。如1982年初,德州市委和市人大常委准备召开党代会和人代会,由于缺乏历届会议的史料,给会议筹备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市档案局汇编了近五万字的德州市历届党代会、德州市历届人代会、德州市历届团代会代表名单等材料。年底又结合全市体制改革,编印了《德州市、区机关六十年代机构、人员增减状况汇编》,为领导研究全市体制改革当好参谋,深得领导好评。再如为配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地区档案局搞了《档案利用效果汇编》,通过一个个生动纪实的实例,向社会展示了档案工作在改革开放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档案法》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工作的开展,史学研究部门一方面要求我们档案馆(室)放宽界限、简化手续,把大量的档案史料整理出来,提供给他们开展史学研究;另一方面希望档案馆(室)参加他们的学术讨论活动,配合他们的研究课题,公布、出版一批档案史料以证史实。

这就要求编者具有预见能力。编纂公布史料与档案馆(室)其它提供利用的形式(如出借、开放阅览)不同,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把馆藏材料公诸于世,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大型题目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选题时如果缺乏对社会需要的准确科学的预测,往往赶不上社会的需要而错过公布文件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汇编,而且更重要的是部署未来的选题计划,把馆藏的珍贵史料尽可能早地汇编成册。不但做到利用者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而且力争在利用者未曾提出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地把史料汇编好送到他们手中。加强预见性决非是凭空猜想,而是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从市场发展变化的动向中预见客观需要。如某地区水、旱灾情况常有发生,据此,德州地区档案馆先后汇编了本地《近二、三百年的灾情事例》、《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专题资料,为探索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和预防措施等提供了依据。为配合重大纪念性活动而编辑史料,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根据编辑工作量及早安排编辑工作。如为了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陕西、云南省档案馆从馆藏档案原件中精选合编了《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本书选收的材料完整翔实,充分再现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真实面貌。年逾花甲的老年人读了,会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之中;青年人看了,也会自然进入50年前我国如火如荼的时代激流。50年前,我国民族存亡系在旦夕。50年后,我国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已成为当今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此时机,档案出版社将《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奉献给海内外读者,真可谓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它的出版发行,必然激起更多同志、同胞的爱国热情,为我中华统一和振兴,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自觉地贡献力量。

2、选题必须依据材料基础

档案史料汇编是以档案材料来阐明问题的。由于编辑出来的“史料书”要求为利用者提供新颖的、未曾公开出版过的、社会上罕见的、有史学研究价值而且是比较系统的史料,所以编纂者在选定题目时,要着力考虑材料的基础。利用档案编纂出来的材料之所以受到社会的重视,是因为档案史料是“历史的记录”,是历史研究诸史料中的“第一手史料”、“未曾掺过水分的史料”。编纂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无论是搞史料汇编还是参考资料汇编,都是以馆(室)保存的档案史料为根据,所编纂的史料要保持政治上的准确性和史料上的可靠性,避免编进道听途说的不实资料。报刊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可作为补充材料适当记录。要编出一部有价值的汇编,必须收集大量的史料。在选题时,根据客观需要,从档案馆(室)保存档案的成分、内容、数量及完整程度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馆藏史料,这样编纂出来的汇编其社会意义就大,利用价值就高。反之,只考虑客观需要,需要什么就编什么,而不顾史料基础是否雄厚,以致造成由于馆(室)藏史料不丰富、不全面,或者根本没有那方面的史料,编纂出来的汇编内容贫乏,给人以软弱苍白无力之感。试想:这样的汇编会有什么利用效果呢?无疑是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档案馆(室),保存的档案史料的内容成分不同,编纂选题的侧面就有所不同,这是档案史料编纂选题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客观原因之一。如江西是个老革命根据地,江西省档案馆保存的革命历史档案主要反映我党在解放前领导江西及毗邻省边界地区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情况。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江西省档案馆充分利用老革命根据地这个优越条件,发挥馆藏中保存极其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优势,围绕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党史、军史、革命史研究,为教学、宣传、编史修志以及落实党的政策等各方面的工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于地方综合性比较强的档案馆(室)来说,选择的题目重点就应摆在地方、史志和为党政机关服务等方面。县级以下的档案馆(室)编纂工作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如各种农作物生产经验汇编,各种自然灾害专题资料汇编等等。总之,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情况,发挥馆(室)藏优势,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

选题除了依据上述两个基本条件以外,还要考虑编辑力量,这是选题能够实现的主观条件。就目前我国档案馆的实际情况来看,编纂工作大多才起步不久,馆藏史料有限,编辑力量薄弱,专业知识贫乏等问题较为普遍。如德州地区档案局搞编纂工作只有一位同志,如此薄弱的编辑力量来搞汇编工作,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各档案馆(室)的编纂选题,要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三、注意考虑选题的角度是编纂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根据客观需要和馆藏史料基础选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种类的题目,这样便可以把题目具体化。选题角度是很多的,如历史人物活动、历史事件、具体问题、组织机构活动、会议活动、重要文种等等。每个特定的角度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如从反映某一个会议活动的角度选题,历史上召开的某些重要会议往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一角度选定汇编题目具有相当普遍意义的。目前以会议为题选编史料的很多,有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中央全会等文件选编,又有党的特定的重要会议的文件选编,如《遵义会议文献》、《国共谈判文献资料选编》等。在选题的角度问题上,既要考虑汇编材料的特点,又要考虑客观需要的特点,尽量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选题角度正是这种联系的标志。

综上所述,编纂选题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准绳,以馆(室)藏档案为依据,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本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选题是编纂工作的起点,只要题目选得符合实际,我们的编纂工作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标签:;  ;  ;  

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_工作选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