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宇晴[1](2021)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 ——基于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央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先后做出了许多政策性的尝试,我国货币市场中的利率品种随之不断丰富。短端利率方面,先有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R和DR,并推衍出相应的回购定盘利率FR和FDR。中端利率方面,有地位突出的Shibor和国债到期收益率,又有为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而改革的LPR利率。种种利率推陈出新、各具特色,看似各司其职,实际却导致了基准收益率曲线模糊不清的问题。对市场主体来说,定价缺乏可靠的参照对象;对央行来说,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年来,Libor利率流动性丧失、易被操纵等缺点不断暴露,倒逼各国(地区)纷纷寻找基准利率的替代对象。英国、美国率先明确了新基准利率,分别为SONIA和SOFR,欧元区则将新基准利率确定为ESTER。在国际化的冲击下,日本、香港、新加坡顺应改革潮流,接连地将隔夜平均指数TONAR、HONIA、SORA定为新基准利率。各个经济体在基准利率改革中的探索实践具有多条共性,这无疑为我国重新审视Shibor、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立足于境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境外“基准倾翻”的背景,基于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视角进行研究。首先,梳理我国市场中已有几个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利率,根据各自特点,从逻辑上考察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其次,从万得(WIND)数据库中调取各种类、各期限利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值,建立VAR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考察各利率在基准性、相关性、稳定性和传导性等方面的表现,选择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短端和中端的基准利率,结合长端确定的国债到期收益率构建完整的基准收益率曲线。结果显示,DR是目前最优的短端基准利率,中端基准利率可以将Shibor作为过渡、向DR和国债到期收益率发展。最后,本文针对如何疏通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闫博[2](2021)在《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改革的顺序上,是先一般商品价格、后生产要素价格;在改革的路径上,是先双轨、后并轨。与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类似,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纵贯中国金融改革历程持续时间最久、覆盖范围最广、因此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项改革,凸显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行政管制后,正式进入了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攻坚阶段。为此,如何构建这一机制,不仅关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成败,而且也决定了整个金融改革的成败。由此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当局、金融市场主体以及学术界,都高度关注这一重大问题。由于这场改革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放松金融管制”、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金融深化”(亦即“金融自由化”)的继续。为此,从全球的视角,即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后发展国家的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实践和经验展开考察,研究中国如何通过渐进的方式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第2章通过对货币政策有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基本框架。一方面,从货币决策理论与货币操作实践始终存在所谓的“两分法”这一实际出发,在厘清并界定货币政策框架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后发现,如何选取以及选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非最主要的问题。因为这主要与一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金融市场健全发育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当局决策的习惯偏好有关;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直被视为一国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逻辑起点。为此,属性的选择才是区分数量型调控或价格型调控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无论是过去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还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都是以短端(主要是隔夜)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各国中央银行坚持践行的操作准则。在此基础上,本章逐步勾勒出中央银行依靠调节短端(隔夜)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依靠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充分发挥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趋于货币政策当局的合意区间,从而推动基准收益率曲线发生相应变化,以此影响各类金融产品定价和市场主体行为,进而改变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逻辑主线和基本框架。本文将遵循这一逻辑主线,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进行研究。第3章以美国、欧元区以及印度、土耳其为例,论述了发达国家与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以及调控实践。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都实施了以取消利率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利率自由化。利率管制的取消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当看到,利率市场化仅仅是市场化利率形成以及调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此以外,还要求货币政策框架也相应转型。其次,在实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过程中,这些国家都最终选择了以短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价格型调控模式。然而不同的是,美联储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市场主体通过阅读央行设定目标利率水平与实际利率偏离所表达的货币政策立场形成相应预期,由此做出更加高效合理的决策;而欧元区、印度和土耳其央行则选择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开展的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利用更加容易控制的业务利率保留一定操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应该说,不同模式的选择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主要取决于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交易习惯。最后,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这些国家又都相继建立健全了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但是其结果则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货币市场利率调控效果比印度和土耳其好;土耳其为应对资本外流,引入了新的具有实验特征的货币政策框架,以此尝试挑战“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虽然从表面上看相似之处较多,但效果差异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客观规律,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记取。第4章在梳理发达经济体和后发展经济体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立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经验:第一,在货币政策决策层面,应当给予中央银行更大、更多、更加独立自主的政策制定权,并且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实施过程中,不受或较少受到外界干扰。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更加科学高效透明的决策机制,并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频率,对外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前瞻和愿景,以此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调控效果。第二,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货币政策框架从以数量为主向以价格为主转型势在必行,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是要逐步推动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向短端(隔夜)利率转换。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并始终注重其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协调配合。由于这种政策组合有助于降低公开市场操作的使用频率及操作成本,能够消除因市场摩擦对短端利率调控带来的诸多影响,因此已经成为发挥流动性效应与预期效应相一致的最佳选择。第三,在货币政策传导层面,遵循国际短端市场基准利率的改革趋势,遴选覆盖范围更加宽广、隔夜期限、有质押担保的回购利率作为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持续树立并巩固提高该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以及不断扩大其在各类金融产品定价方面的应用。与此同时,多策并举,建立一个期限结构相对完整、市场流动性较强、产品内容丰富、交易主体广泛多元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第四,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走廊”的上限应当设计为匿名申请制,且有较为宽泛的抵押资产清单。“走廊”的下限可以根据一国准备金缴存实际,选择清算账户余额利率或超额准备金利率(在极端情况下也可选择隔夜逆回购利率)。政策利率应该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模式相关,但是在利率期限、决策方式(频率)等方面,应该与利率走廊上、下限保持一致。政策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调控作用是其遴选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利率走廊形态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本质上应该是能够适应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当局调节短端利率波动的初衷。但是在设立初期,应本着简单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从而使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成熟稳定的利率走廊调控预期。第5章在厘定基准利率含义、分类以及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的基础上,以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分析为例,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央行基准利率的不同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如果选择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根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国际实践以及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选择隔夜期限利率较为科学合理。此时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重合于R001(或DR001)目标水平,类似于美联储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R操作对象除了存款类金融机构,还包含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抵押品相对宽泛,市场代表性更强;而DR则仅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抵押品范围较窄但质量要求较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因抵质押品质量优劣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多寡对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无风险性以及基准性更强。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强调DR在我国市场基准利率遴选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逐渐转换到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倾向。由此R与DR一度分化明显。为此,从货币当局的政策引导和偏好习惯上看,DR001目标成为央行基准利率(操作目标)的可能性更大;从市场代表性(或引导更大范围内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看,R001更为合适。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央行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当前比较合适的是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这种选择也更加符合我国央行更加倾向于开展7天期限市场操作的偏好。但选择7天期限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期限,显然与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当前各国均以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经验不符。然而,现实中同样采取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英格兰银行,历史上也曾经开展过多品种、多期限的公开市场操作,最终才逐步收敛到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第6章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短端基准利率选择以及短端基准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在短端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分析上,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模式,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属性出发,实证结果表明,R001与DR001均具备较好的基准性、市场代表性、稳定性、无风险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等特征,在技术性上都具备成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的条件;但是DR001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更加具有政策指向性,而R001目标更具有市场代表性。在实践操作中,建议对所有机构(特别是除存款类金融机构外)一视同仁,平滑因市场分割导致DR与R分化,畅通利率传导。同时,更加关注短端(特别是隔夜)市场利率稳定,并逐步将短端(特别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终如何选择应适时追踪央行后续政策取向以及市场接受程度为宜。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特定期限业务利率模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7天逆回购利率能够较好引导短端市场(基准)利率以及相关期限货币市场利率。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参考欧元区央行的做法,暂不公布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识别7天逆回购利率与R007/DR007(或R001/DR001)之间的基差来判断货币当局政策立场变化,以此实现利率调控的意图,并适时考察上述过程中市场主体变化,择机论证有无将其逐步转向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国际经验。另一方面,在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上,基于弹性分析以及SVAR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选定的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能产生影响;但是随着期限的增加,利率传导效果呈现逐渐衰减趋势。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日益健全,各类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持续增强,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效果已经明显提升,利率传导机制更加通畅高效。实证检验结果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第7章从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这一实际出发,重点聚焦信贷市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构建。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已经正式宣布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行政管制,但出于多方面考虑,作为过渡时期措施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体系双轨制的特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变向通过行为协同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同时,由于资金来源的属性不同,银行内部资产仍采取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双轨并行的方式定价,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变化难以一致。这种利率双轨制的基础已经由此前的行政约束转变为当前的市场主体的惯性适应,并且对经济发展、乃至各类社会主体的融资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基于TVP-VAR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在这种隐性利率双轨制时期,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利率传导效果不佳,向价格水平传导的效果也不够显着。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以贷款利率双轨合一为突破口,推动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并轨,牵头推进以新的报价原则、新的报价行、新的期限品种、新的形成方式和新的报价频率为主要内容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其中最为显着的特点,在于将此前LPR锚定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锚定“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并多策并举推出配套措施,持续巩固和强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准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以及快速稳健实施贷款利率并轨、乃至下阶段实现存款利率的并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8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利率调控机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的隐性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遵循价格型调控操作主流模式,央行一直在持续推进利率走廊的建设。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持续政策指引以及不断完善,当前利率走廊正处于隐性建设阶段,且相关技术储备已初具雏形:隔夜“常备借贷便利”(SLF)被设计成为利率走廊上限;由于我国一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下限较为合适;而在我国尚未明确央行短端基准利率是选择市场基准利率目标还是特定期限操作业务利率的情况下,本着审慎原则,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和DR(R)目标都具备政策利率的技术准备。从上述假设变量构建的隐性利率走廊运行效果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波动性均呈下降趋势,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效果初步显现。另一方面,从已经实施利率走廊的国家实践经验来看,利率走廊本质上应该是一种预期管理工具,因此需要央行与市场主体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自适应过程。着眼于建立健全我国未来的利率走廊调控机制,聚焦当前利率走廊运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第一,应更加注重货币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稳定。在重点关注存款类金融机构融资利率稳定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应当通过扩大一级交易商范围,将非银行机构纳入其中,或由其直接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以此统筹兼顾货币市场整体利率稳定。第二,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主体范围,并不断完善质押品制度,持续巩固“常备借贷便利”(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作用。第三,适时明确我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及宣示,适当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调控,持续向市场传递央行政策意图。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将政策利率期限由7天转向隔夜期限,以此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调节货币市场隔夜利率的政策初衷。第四,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通过货币政策当局以及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尽快完成这个渐进式自适应过程,最终完成由隐性建立到显性确立的过程。第9章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应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前瞻性。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根据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至1-2个;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更多的货币政策决策权,逐步提高利率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预期效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策并举,切实提高央行与市场各类主体沟通效果,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及前瞻引导能力。第二,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避免政策工具使用碎片化、操作短期化以及释放信号相悖等问题,更加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尽快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适时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相应以新的基准利率目标为核心开展相关操作;加强测算我国自然利率,并逐步探索切实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利率水平,以此根据产出缺口开展相关操作及调控;在继续广泛推进LPR应用贷款利率定价的同时,进一步培育以DR为代表的银行间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国债发行频率,以此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并不断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第三,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消化此前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将其降低至一个合理区间水平。同时,将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的落脚点由此前的稳定市场流动性,转变为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加快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强化市场定价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严格规范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施全口径预算约束管理;加强财政配套政策支持,优化国债发行期限结构,提高国债发行频率,着力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对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模式不够全面、清晰、准确的实际,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阐述了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或者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两种模式有关问题,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第二,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将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以及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独立研究而言,本文抓住央行短端基准利率这个共同逻辑起点,并以此为源点,将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二者进行有机统筹,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对我国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转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张菀庭[3](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张男[4](2020)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直都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中国而言,随着利率全面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的影响方式也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与理论中稳定的金融体系与完善的政策调控框架相比,我国本世纪初期我国金融体系的调整优化升级仅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市场间存在相互分割的状况,货币市场化利率浮动空间严重受限,金融自由化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改进可能,种种原因令该时期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具有潜在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一具体政策框架下,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的潜在阶段性特征角度出发,探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与关键政策的演进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传导机制的影响,不仅能够进一步解析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渠道与调控模式,同时够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实证检验。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别针对资产负债表渠道,金融机构信贷渠道,以及利率管制和存款保险渠道,深入探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速度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变化情况,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这对新常态时期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极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和累积的可能性,以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在中高速水平上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6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先详细介绍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并提出存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需求,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进一步,本章中依据政策传导路径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进行了多层次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政策传导机制、传导范围与传导效果,为后文中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进一步,本章同时对不同国家利率市场化这一具体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进的基本事实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梳理与文献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不同学者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框架与传导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综述。在以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与研究目的,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出铺垫。第二章开始进入文章的实证研究阶段,本章从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利率水平影响,利用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在明显上升,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主因,并且不确定性整体呈现出逆周期性,对经济发展具有负向的冲击。美国政府的行为和决策是造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是不确定性的主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面对不确定性的上升,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十分迅速,不确定性往往引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平稳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程度最低,在金融危机时期反映程度加大,在贸易摩擦时期的反应程度最大。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解研究。本部分创新性的将不同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具体政策结构与经济形势相结合,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已实行与未实行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在具体经济背景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三章将从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渠道这一角度出发,将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三个信用扩张渠道,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货币政策在广义信用渠道方面的传导仍然以信贷为主,表外融资次之,直接融资效果最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政策向广义信用的传导力度和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应推进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利率并轨和实质上的市场化。结合研究结果和与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本章对我国货币政策量价转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从“总量——结构”的功能性角度提出构建一种新的“价格为主、参考数量”的货币政策量价搭配调控范式。第四章的研究将从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存在调控“困境”出发,利用包含有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的DSGE模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的指标量化,进而分析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的阶段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当模型系统中考虑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时,紧缩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效果得到相应的强化,并延长了相关变量对经济系统稳态的回归时间且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模型框架中同时考虑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利率市场化程度变化时,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增加将提高模型中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程度并提高变量恢复稳态的速度,换言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助于提高紧缩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第五章的研究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双轨制”这一利率生成模式展开,利用DSGE模型对我国的双轨制利率生成模式、利率管制程度与市场化程度以及存款保险金制度等利率市场化进程政策与操作进行研究,重点探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措施与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制一方面削弱了常规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同时抑制了宏观经济的常规性波动,减少了经济活力。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能够显着的提高中央银行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释放市场潜能。逐步取消管制利率,让“双轨制”利率生成机制逐步回归市场化生成机制,是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六章的实证研究是对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在探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各渠道的传导机制以及方针效果后,最后本文将针对存款利率上限打开以后,中央银行迟迟没有推进市场轨和计划轨的双轨合并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对我国利率的渐进市场化与完全市场化后货币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进行研究,并且对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给出相应的预测与展望。在宏观传导方面,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地优化利率传导机制,然而若是立即进入完全市场化状态,均衡利率水平的提升很可能降低经济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这说明尽管完全市场化不会改变利率宏观传导的有效性,但会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利率的微观传导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实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效率。然而若是进入完全市场化状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风险会迅速放大,造成利率的微观传导失灵。
曹为宇[5](2020)在《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是政府部门进行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措施。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政策利率或者货币供应量,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在内的重要经济目标。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个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下降。这主要体现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其他国家带来重要影响。美元是重要的全球性流通货币,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很容易对其他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造成外部冲击。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与资本流动牵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以及新冠疫情冲击,美国停止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脚步,致使联邦基金利率重新步入零下限。美国货币政策频繁地在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之间切换,不仅对中国经济金融造成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本文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美国传统以及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到底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哪些方面的冲击?第二,这两种不同的政策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为全面衡量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传导机制,本文研究有两个特征:首先,强调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异质性;其次,量化政策冲击的动态演变及时变特征。具体而言,本文在系统地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系统梳理美国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机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货币政策长期以传统的利率政策为主,经历了三次利率周期。在金融危机后,为提振经济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零下限,并转而实施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以量化宽松政策和前瞻性指引政策为主。相比之下,中国是维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少数国家之一,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充足。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一方面通过创设新型的政策工具,进行短期以及中长期的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也积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政策从价格型向数量型转型。第二,深入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向中国经济外溢的理论机制。从传统的政策工具看,利率传导、汇率、资产价格以及信贷渠道是主要的渠道;非传统的政策工具看,信号传导也是重要的传导渠道之一。量化宽松和前瞻性指引,意味着向金融市场参与者做出长期维持低利率水平的承诺。第三,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金融冲击的路径分析。本文将传统货币政策和非传统货币政策放在统一的框架中,选取2001年至2018年的月度数据,基于递归与符号约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具体的传导渠道。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表明,在本文选择的样本区间内,美联储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意外冲击均能在短期内对中国的GDP和通货膨胀产生显着的影响,其中汇率和利率是主要的传导渠道。从美国传统货币政策看,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及增加广义货币供给,会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水平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与净出口增速提高有很大的联系;而且中国广义货币供给以及利率水平变化有波动特征,但是总体效应为正。对于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而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以及基础货币规模的扩张,也短期内促进了中国宏观经济总量和通货膨胀的增加,但在长期影响并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国内金融资产价格以及全球原油价格也在短期内增长。第四,通过实证分析刻画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本文通过含有时变参数的TVP-VAR模型,衡量了传统和非传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时变传导机制。基本结论发现,对于传统货币政策而言,美国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在20个月内对中国的总产出是正向冲击,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的过程。与此同时,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环境也将受到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导致中国的利率水平也随之上升。对于非传统货币政策而言,美联储总资产负债规模的正向变动,导致中国总产出水平呈现短期下降压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5个月后趋近于零。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而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是利好消息,上证综指迅速呈现上涨趋势在5个月时间内正向影响逐渐减弱至零。不同冲击的动态变化,可发现以利率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约在20个月左右,而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般持续5个月左右。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在零利率下限中,美国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导致基础货币和资产负债表规模显着增加,引发全球美元供给结构发生显着变化。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供参考。一方面,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政策的实施背景、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等;另一方面,准确测度了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能够为中国经济应对外部风险提供建议。美联储的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冲击,均对中国GDP以及通货膨胀影响显着,其中汇率和利率是主要的传导渠道。美国提高传统利率导致美元升值,国内净出口增速提高。中国广义货币供给以及利率水平变化有波动特征,但是总体效应为正。对于非传统货币政策而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增加,造成宏观经济与通胀的短期波动,但是长期影响趋近于零。以利率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约在20个月左右,而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般持续5个月左右。
何书成[6](2020)在《银行竞争、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是维持我国金融体系稳定与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金融机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来进行发挥,在不确定性增大、“黑天鹅”频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如何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起到调控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对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竞争逐渐加剧,银行竞争程度的变化会给银行风险承担带来怎样的影响,进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以及银行竞争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政府和银行业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通过构造DLM框架模型推导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风险承担渠道,并在模型中引入银行竞争因素,探讨银行竞争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承担传导机制,根据模型的计算与推导提出相应的假设。实证部分运用中国78家商业银行2007至2018年资产负债表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回归验证了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得出结论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银行竞争程度增加会提升其流动性创造水平,而且银行竞争因素还会对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风险承担渠道效应有抑制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下如何合理制定货币政策与调控银行业竞争程度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潘宇新[7](2020)在《我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应对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实施低利率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如今,全球已经迎来了低利率时代,我国利率比美国、日本等国家有所提高,但仍旧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传统凯恩斯理论认为,当市场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货币当局的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将无法奏效,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但宏观上却表现出投资下滑、消费乏力与出口增长疲软等经济下行的状况,不由让人怀疑中国是否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因此,对我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讨论该实证检验结果,并分析价格型、数量型这两种货币政策在不同利率区制下对产出、价格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并依照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我国的货币当局提供货币政策调整方向,让货币政策更好地实现其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本文首先梳理前人的文献,同时归纳代表国家在全球利率下调背景下的政策经验,并对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相关内容以及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TR)和非线性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检验我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选取我国1996年至2019年的月度数据,首先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将我国实际利率分成不同区制,探究在不同区制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否发生变化。再通过MS-VAR模型分析不同利率区制相关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曲线,观察数量型、价格型这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实证结果对比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不同的利率区间,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在对实际产出、价格水平的调控机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二,在中、高利率区制,采用相机抉择的价格型、数量型政策工具在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都有方面有持续且显着的效果。第三,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实际利率较低时期,对利率的下调操作空间受限,采用相机抉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并不能对产出与价格水平起到很好的调控效果;而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虽然仍旧能够很好地刺激产出,但却会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给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结合具体的经济形势,选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基础上合理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第三,应警惕利率极低的情况,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王玉平[8](2020)在《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了自建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指数,其中使用扩散指数模型和随机波动模型测算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使用金融压力指数法测算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结合以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在原理,选取相应的中介变量,在SVAR模型中研究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对传导渠道中介变量的脉冲响应极值为标准,对传导机制的主要贡献者进行了判断。研究表明:(1)托宾的Q渠道、消费渠道、银行资本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渠道;(2)利率渠道中利率变动对企业的资产投资的影响力度下降;(3)银行信贷渠道随着银行盈利观念的改变,所受到央行的调控逐渐失效;(4)对于汇率渠道而言,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的稳定汇率制度,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也相对较低;(5)重要渠道中,对于货币政策变动相对于其他渠道来说,消费渠道更为敏感。为了得到我国货币政策的时变效果,本文采用了滚动SVAR模型进行估计,从结果来看,相较于以往,虽然在下降过程中有所起伏,但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正在随时间递进而缓慢下降,产出和物价的滚动式的脉冲响应函数都表现出相同形式,总体上是处于下降趋势,而金融风险则有所差异。经济不确定性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很明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抑制投资渠道中的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本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且对部分渠道中数量型工具的抑制作用更大。而托宾的Q渠道、消费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则不会被经济不确定性抑制,且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虽然托宾的Q渠道并不会为经济不确定性所抑制,但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同样也减弱了企业的投资意愿。总体来说,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行效果是处于抑制作用,并且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利率渠道和托宾的Q渠道都表现出同样的结果。而对于消费来说,经济不确定性降低了人们对于物价因素的反应,或者说,相比于物价因素,居民消费对经济不确定性更加看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是信贷渠道,还是资本渠道,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反应都尤为强烈,资产负债表中所使用的房地产指数价格与消费一样,反映了居民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自觉行为。总体而言,过高的经济不确定性会加重居民的反应,不利于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本文在研究货币政策效果时,添加了防范金融风险目标,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存在一定的促进效果,尤其是其中的数量型货币工具,其促进力度会更大。在时变的货币政策效果中,近期的金融风险会随着政策工具的正向随机冲击而上升,对于我国稳定经济下行局势,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对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提出一些建议:(1)对于经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抑制作用,政府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应该关注整体经济的波动,在高经济不确定性时期,应该加大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关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再重点关注银行方面的信贷和资本渠道,更多地关注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通过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投资和消费,以便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2)经济不确定性作为宏观经济中影响力较为广泛的经济变量,政府应该予以重点关注。从本文的结论来看,经济不确定性基本上能从宏观渗透到微观,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政府应该出面,对相关现象予以引导和解释,使得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能够形成合理的预期,减少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得整个经济活动能够运行更加稳健;(3)就我国目前逐渐上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应该稳健地推行货币政策工具,更多使用价格型工具,以便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问题。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增加金融风险,在基于防范金融风险这一目标时,可以通过降低经济不确定性,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过高。
周琳[9](2019)在《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债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之间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使得利率期限结构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具有显着影响,又使我们通过利率期限结构来考察货币政策效果成为可能。基于这样的特点,将利率期限结构纳入货币政策研究框架内,对分析和判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多已完成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各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比较相似,一般是将某一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政策利率,通过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实现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导,最终长期利率的变化导致实体经济响应变化,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各个环节的传导都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但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仍存在阻滞因素。西方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中利率在各市场间快速传导这一前提假设在我国并不完全成立,因此为了能更全面具体地研究我国当前利率传导机制的通畅性,将包含了利率跨期限传导过程的利率期限结构纳入到当前的利率传导研究中来,也是对当前利率传导机制研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本文按照"理论梳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展开。理论梳理部分:本文首先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传统理论和现代估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后文分析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估计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模型方法。随后从利率期限结构内含货币政策信息、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两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理论分析部分: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以及货币政策对期限结构的影响两部分,分别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得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实证分析部分:首先选用参数较少、经济意义明确、构建形式相对简单的动态Nelson-Siegel模型对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拟合,将复杂的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降维成三个代表不同含义β因子的变动,并分别运用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两种方法对模型拟合的效果进行验证。样本外预测结果显示,运用动态NS模型对未来12个月内收益率预期和方差预期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下得到的结果拟合程度非常高,验证了运用动态NS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拟合的合理性。基于第四章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结果,将利率期限结构的代表性因子作为货币政策中的中间变量,将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分为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期限结构效应和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目标效应两个部分在第五六章进行分别实证。根据本文设定的实证研究思路,首先对目标的实现程度运用建立VAR模型进行说明,但是考虑到考察的变量因子可能存在原序列非平稳的情况,所以进一步考察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如果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进而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目标间的实现程度。其次,货币政策效应的通畅性选择运用相关系数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验证说明。再次,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效性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说明。最后,通过实证结果综合分析,对利率期限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考量,本文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利率期限结构能够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做出反应,同时对货币政策经济目标产生显着影响,说明当前我国利率期限结构视角下货币政策传导是通畅的,并且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前瞻性指引。二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期限结构产生的效应更强。三是代表短期斜率项的利差因子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更具实践意义。
李佳音[10](2019)在《基准利率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联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不断升入,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正经历着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指标(如M2)向基准利率的转变。从国际经验来看,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已经在过去几十年内完成了这项转型。实证经验表明,推动这个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条件有三:第一,数量型指标(如M2)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的相关性显着弱化,因此无法继续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精准调控可以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目的;第二,由于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发展,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实体经济相关性均不断下降,难以形成有效调控。此时,一味的关注货币供应量反而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动荡;第三,价格型中介指标基准利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均较好,可以随时观测,及时评估货币政策效果,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及可信度,基准利率与包括债券收益率、存贷款利率在内的中长期利率,与实体经济之间呈现传导效果。基于以上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在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型,未来将形成以市场化基准利率为基础的新货币政策框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想要清晰的知道,一是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倚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什么样的基准利率适合以最优基准利率的身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推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二是央行利率政策的传导渠道是否顺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利率通过影响基准利率这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能否实现对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的传导,能否有效地影响总产出和消费,从而实现政策目标。三是货币政策框架是由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倒置决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使得货币政策框架也要随之调整。理想的数量型指标利率的传导途径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最优基准利率SHIBOR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引起债券市场利率变动继而实现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导,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可替代效应会将利率传导至存贷款利率。同时,商业银行同业借贷成本的改变会传导至存款成本,进而影响到贷款利率。所以,基于上述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逻辑,确定了本篇论文的主题:基准利率(SHIBOR)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联动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最优基准利率SHIBOR,并通过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SHIBOR的变动,面对传导效率不同的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会引起贷款价格和债券价格怎样的变动,从而揭示、印证以及检验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提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及展望。本文各部分的主要结论是:Shibor适合作为市场化的最优基准利率,通过代表央行意图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SHIBOR进行影响,Shibor变动的利率传导,最终使得信贷市场价格和债券市场价格产生如下传导效率和传导结果:1.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价格有显着正向影响。基准利率Shibor对债券市场的传导是基本有效的。Shibor变动对三个债券市场的企业债券价格都有影响。尤其对发行量最大、发行占比接近90%的银行间市场,期限为一年的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价格传导效率最高,互相影响。2.基准利率与信贷市场价格有正向影响但有时滞。上述结果说明,在没有数量管制、存贷比等约束条件下,基准利率即政策利率对信贷市场的传导是有效的,“最优”基准利率Shibor与贷款利率互相影响,在6-7月之后,影响达到最大。3.基准利率与两个市场价格互相影响,长期变动趋势一致。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的价格,如果没有基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进行影响,两个市场本身的互相影响较小。基准利率对两个市场的传导效率,尤其是对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较低,仅为美国基准利率对信贷市场传导效率的30%。综上,本文应用较为成熟的定量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化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及其各因子)的影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通过完善债券市场、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等,来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促进国家货币政策和债权市场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 ——基于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利率传导机制相关文献 |
2.2 基准利率相关文献 |
2.3 基准收益率曲线相关文献 |
2.4 文献评述 |
3 相关理论与我国利率体系概况 |
3.1 基准利率与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3.2 基准收益率曲线相关理论 |
3.3 我国中短端基准利率与利率传导机制概况 |
3.3.1 我国传统利率传导机制下的利率框架 |
3.3.2 改革后的LPR与利率传导机制 |
4 基准利率和基准收益率曲线选择的国际经验 |
4.1 基准利率选择的国际经验 |
4.1.1 全球基准利率变革情况综述 |
4.1.2 美国与SOFR |
4.1.3 英国与SONIA |
4.1.4 香港与HONIA |
4.1.5 新加坡与SORA |
4.2 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国际经验 |
4.3 对中国的启示 |
5 我国基准利率和基准收益率曲线的选择 |
5.1 短期基准利率的选择 |
5.1.1 对比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 |
5.1.2 对比R和DR |
5.1.3 对比DR和FDR |
5.2 中期基准利率的选择 |
5.3 长期基准利率的选择 |
5.4 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短期和中期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 |
6.1 短期基准利率的选择 |
6.1.1 利率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2 基准性检验 |
6.1.3 相关性检验 |
6.1.4 稳定性检验 |
6.2 中期基准利率的选择 |
6.2.1 利率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6.2.2 基准性检验 |
6.2.3 相关性检验 |
6.2.4 传导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深化改革LPR释放潜力,同时明确中短端基准利率 |
7.2 健全回购市场制度,改进回购品种不足 |
7.3 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
参考文献 |
(2)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 |
1.1.2 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处于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转型 |
1.1.3 中国需要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 |
1.2 研究目的 |
1.2.1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
1.2.2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结构安排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
2.1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
2.1.1 货币政策框架有关概念的厘清 |
2.1.2 价格型调控与数量型调控 |
2.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 |
2.2. 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理论 |
2.3 有关全球货币政策框架演进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研究 |
2.3.1 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
2.3.2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2.3.3 基准收益率曲线 |
2.3.4 利率传导机制 |
2.3.5 金融机构市场化定价机制建设 |
2.3.6 短端基准利率的选择 |
2.3.7 利率调控的具体操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实践 |
3.1 美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1.1 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3.1.2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1.3 美国利率调控机制 |
3.2 德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2.1 德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3.2.2 联邦德国及欧元区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2.3 欧元区利率调控机制 |
3.3 印度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3.1 印度利率市场化进程 |
3.3.2 印度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3.3 印度利率调控机制 |
3.4 土耳其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4.1 土耳其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2 土耳其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4.3 土耳其利率调控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 |
4.1 货币政策决策及操作日臻成熟 |
4.1.1 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日益科学完善 |
4.1.2 操作目标向短端利率收敛 |
4.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成为最主要的政策工具 |
4.2 货币政策传导通达有效 |
4.2.1 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保障 |
4.2.2 货币市场短端基准利率遴选标准变化显着 |
4.3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日趋成熟 |
4.3.1 利率走廊上限选择有抵押的政策利率且为匿名制申请 |
4.3.2 利率走廊下限选择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相关 |
4.3.3 政策利率遴选培育及其关键重要 |
4.3.4 利率走廊形态因经济变化而各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选择 |
5.1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5.1.1 基准利率含义及分类 |
5.1.2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 |
5.2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特定期限业务利率 |
5.2.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超额准备金利率 |
5.2.2 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
5.2.3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
5.2.4 创新性流动管理工具利率 |
5.3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货币市场利率目标 |
5.3.1 基于实际交易的回购利率 |
5.3.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
5.4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的期限选择 |
5.4.1 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及其实践 |
5.4.2 隔夜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价格调控模式下的利率传导实证分析 |
6.1 中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实证分析 |
6.1.1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 |
6.1.2 央行特定期限业务操作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6.2 短端基准利率向债券市场利率传导的实证分析 |
6.2.1 基于回归模型Beta值分析 |
6.2.2 基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构建 |
7.1 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7.1.1 存贷款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 |
7.1.2 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表现形式 |
7.2 隐性利率双轨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
7.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7.2.2 平稳性检验 |
7.2.3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7.2.4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7.3 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并轨 |
7.3.1“贷款基础利率”(LPR)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
7.3.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的“双轨合一” |
7.3.3 配套措施持续巩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功能和作用 |
7.3.4“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完善成效显着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
8.1 货币调控方式的转型 |
8.1.1 利率调控机制的演进历程 |
8.1.2 向货币价格调控转型的必要性 |
8.1.3 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面临挑战 |
8.2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
8.2.1 利率走廊的作用机理 |
8.2.2 隐性利率走廊的构成要素假设 |
8.2.3 隐性利率走廊的运行 |
8.3 建立健全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
8.3.1 统筹兼顾存款类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的整体稳定性 |
8.3.2 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范围及完善质押品制度 |
8.3.3 适时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以此锚定并引导预期 |
8.3.4 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
8.3.5 规避监管叠加对利率走廊可信度的冲击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以及前瞻性 |
9.2.2 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
9.2.3 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论文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
2.2.1 约束条件 |
2.2.2 福利损失函数 |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
2.3.4 稳健性检验 |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
3.3.1 参数校准 |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
3.5.2 稳健性检验 |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1 回归方程说明 |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
5.1.2 汇率渠道研究 |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
6.3.1 价格粘性测算 |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
6.4.1 参数校准 |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
1.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1.4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研究综述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不同时期下我国利率水平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研究 |
2.1 利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研究问题的提出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回顾 |
2.3 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典型事实分析 |
2.4 基于LT-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研究 |
3.1 货币政策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研究问题的提出 |
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回顾 |
3.3 广义信用视角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
3.4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分解 |
3.5 基于TVP-SV-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率市场化、资产负债表衰退与紧缩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4.1 资产负债表衰退和紧缩型政策的经济后果 |
4.2 基于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的DSGE模型构建 |
4.3 数据选取、参数校准和参数估计 |
4.4 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实际经济后果分析 |
4.5 基于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率双轨制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5.1 我国货币政策“双轨制”框架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5.2 双轨制泰勒规则模型的构建 |
5.3 参数校准与参数估计 |
5.4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 |
6.1 利率市场改革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的逻辑分析 |
6.2 理论模型 |
6.3 数据选取、参数校准与参数估计 |
6.4 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传统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传统货币政策定义 |
2.1.2 传统货币政策的外溢性研究 |
2.1.3 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2.2 非传统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分类 |
2.2.2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外溢性研究 |
2.2.3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3章 美国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机制分析 |
3.1 美国传统货币政策演变机制 |
3.2 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演变机制 |
3.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3.2.2 前瞻性指引 |
3.3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机制 |
3.3.1 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
3.3.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
3.3.3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
3.3.4 流动性过剩期间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
3.3.5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演变 |
第4章 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性的理论机制分析 |
4.1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模型 |
4.1.1 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 |
4.1.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 |
4.1.3 模型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解释 |
4.2 传统货币政策外溢性传导机制分析 |
4.2.1 利率传导渠道 |
4.2.2 汇率传导渠道 |
4.2.3 资产价格传导渠道 |
4.2.4 信贷传导渠道 |
4.3 非传统货币政策外溢性传导机制分析 |
4.3.1 利率传导渠道 |
4.3.2 汇率传导渠道 |
4.3.3 信贷传导渠道 |
4.3.4 信号传导渠道 |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路径分析 |
5.1 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 |
5.1.1 美国货币政策变迁描述性特征 |
5.1.2 中国宏观经济变化特征 |
5.2 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 |
5.2.1 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的理论基础 |
5.2.2 数据选取和模型建立 |
5.2.3 实证分析 |
5.3 量化宽松政策前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冲击的时变性分析 |
6.1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传导的时变性机制 |
6.2 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
6.2.1 数据选取与指标构建 |
6.2.2 TVP-VAR模型设立 |
6.3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冲击时变性的实证结果 |
6.3.1 美国传统货币政策冲击效应 |
6.3.2 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冲击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银行竞争、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2.银行竞争、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流动性创造相关研究综述 |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综述 |
2.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
2.3 银行竞争相关研究综述 |
2.4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机制与流动性创造研究综述 |
2.5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假设 |
3.银行竞争、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流动性创造理论模型 |
3.1 模型假定条件 |
3.2 模型求解 |
3.3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流动性创造关系推论 |
4.银行竞争、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与流动性创造实证设计 |
4.1 银行层面及宏观经济数据来源 |
4.2 中介效应检验与系统GMM方法实证模型 |
4.3 变量指标构建与选取说明 |
5.银行竞争、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流动性创造实证结果 |
5.1 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中介效应检验及GMM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6.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不同利率区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1 货币政策基本理论 |
2.2 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 |
2.3 全球利率下调现状分析 |
第3章 基于门限回归模型不同利率区制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
3.1 变量设置及数据选取 |
3.2 门限回归方法介绍 |
3.3 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S-VAR模型的不同利率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4.1 MS-VAR模型简介 |
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经济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相关概念 |
2.1.1 经济不确定性 |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理论推导 |
第3章 测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 |
3.1 测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标 |
3.2 测算金融风险 |
第4章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实证分析 |
4.1 计量方法 |
4.2 实证模型 |
4.3 模型估计与识别 |
4.4 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 |
4.5 实证结果 |
4.5.1 利率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2 托宾的Q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3 消费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4 汇率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5 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6 资本渠道的实证分析 |
4.5.7 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实证分析 |
5.1 实证模型 |
5.2 模型估计与识别 |
5.3 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 |
5.4 实证结果 |
5.4.1 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5.4.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2.1.1 利率期限结构传统理论 |
2.1.2 利率期限结构现代理论 |
2.2 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关联性综述 |
2.2.1 利率期限结构内含的货币政策信息 |
2.2.2 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
第3章 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作用机理 |
3.1 货币政策体系概述 |
3.1.1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
3.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 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信息预测效应 |
3.2.1 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 |
3.2.2 利率期限结构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
3.2.3 利率期限结构对远期利率的预测 |
3.3 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渠道 |
3.3.1 基于流动性效应的利率传导 |
3.3.2 基于预期效应的利率传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估计——基于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 |
4.1 拟合模型及方法 |
4.1.1 Nelson Siegel模型 |
4.1.2 卡尔曼滤波算法 |
4.2 基于Nelson Siegel模型的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估计 |
4.2.1 样本数据选择 |
4.2.2 样本数据统计性描述 |
4.2.3 参数估计 |
4.3 拟合及预测效果评价 |
4.3.1 样本内拟合 |
4.3.2 样本外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效应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变量关系设定 |
5.1.2 阶段划分 |
5.1.3 效应评价 |
5.2 样本数据概况说明 |
5.3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期限结构效应分析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对长期水平因子效应 |
5.3.3 对短期斜度因子效应 |
5.3.4 对中期曲度因子效应 |
5.3.5 实证结果归纳 |
5.4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期限结构效应分析 |
5.4.1 数据选取 |
5.4.2 对长期水平因子效应 |
5.4.3 对短期斜度因子效应 |
5.4.4 对中期曲度因子效应 |
5.4.5 实证结果归纳 |
第6章 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目标效应实证分析 |
6.1 数据选取 |
6.1.1 数据含义 |
6.1.2 数据处理 |
6.2 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目标效应分析 |
6.2.1 对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6.2.2 对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
6.2.3 对贸易差额效应分析 |
6.2.4 对其他经济运行目标效应分析 |
6.3 实证结果归纳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全文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基准利率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联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金融理论 |
第三节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定价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市场定价方法 |
第二节 债券市场定价方法 |
第三节 基准利率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关系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准利率选择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准利率的选取原则 |
第二节 基准利率选择的国际经验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备选基准利率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债券市场与基准利率价格联动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基准利率联动分析 |
第二节 公司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基准利率联动分析 |
第三节 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与基准利率联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贷市场与基准利率价格联动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市场概述 |
第二节 信贷市场与基准利率价格联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的价格溢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和美国市场传导效率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 ——基于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视角[D]. 姚宇晴. 浙江大学, 2021(10)
- [2]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D]. 闫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张男. 吉林大学, 2020(03)
- [5]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D]. 曹为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6]银行竞争、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D]. 何书成. 暨南大学, 2020(04)
- [7]我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 潘宇新. 吉林大学, 2020(08)
- [8]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效果研究[D]. 王玉平.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9]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D]. 周琳. 辽宁大学, 2019(12)
- [10]基准利率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价格联动关系研究[D]. 李佳音.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