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药敏方法;药敏仪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WJK
引言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随之而来,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这使得监测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细菌耐药率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泛耐药菌等,细菌耐药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医疗问题。
1材料
菌株来源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第一医院儿科病房患者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细菌,对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只用首次分离菌。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和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甲氧苄氨嘧啶一磺胺甲噁唑、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药敏实验用MH琼脂培养基。
2实验方法
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产品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系统以及美国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检测系统及试剂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化监测所(CLSI)2015版标准,对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用Kirby-Bauer法测量抑菌环直径,头孢哌酮/舒巴坦参考头孢哌酮折点标准进行分析。质控菌株为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β内酰胺酶检测用头孢硝噻吩试验定性检测β内酰胺酶,按CLSI推荐的纸片法筛选和酶抑制剂增强确认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检测经仪器法药敏试验测定结果为非敏感株者,用万古霉素E-test条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检测用纸片扩散法或仪器法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如果出现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菌株,需要用E-test条检测其MIC值。泛耐药株(XDR):指仅对1~2种潜在有抗菌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对其余抗生素不敏感;多重耐药株(MDR):指对通常敏感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3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4结果
4.1肠球菌属
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强于粪肠球菌,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0.5%,远高于粪肠球菌(2.8%)。尚未发现对替考拉宁、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
4.2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24.1%(52例/216例),MRS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25.0%)、血标本(13.5%);MRCNS(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平均检出率为72.3%(434例/600例),主要分离自血标本(24.2%)、脑脊液标本(11.8%)。MRSA和MRCNS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SCNS(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中有73.1%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4.3非发酵糖革兰阴性菌
不动杆菌属中97.9%(508/519)为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0.3%和79.1%,除对替加环素全部敏感以外,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也很高(97.6%),但对大多数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1.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80%。
5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和检测仪器更加丰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随之而来,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这使得监测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变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儿科病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不断增加,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5,92(2):3-8.
[2]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9.
论文作者:陈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细菌论文; 葡萄球菌论文; 头孢论文; 菌株论文; 西林论文; 球菌论文; 杆菌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