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戏剧批评话语——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剧论文,批评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研讨会论文,话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6月11日至13日,短短两天半会期的“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在 河南郑州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是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及河南 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河南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来自北京、上海、吉林、黑龙江、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青 海等18个省、市、区的专家、学者及《文艺研究》、《戏曲研究》、《中国戏剧》、《 剧本》月刊、《中国京剧》、《戏剧艺术》、《戏曲艺术》、《上海戏剧》、《儿童剧 》、《戏剧文学》、《剧作家》、《大舞台》、《东方艺术》、《戏剧丛刊》、《中华 戏曲》、《三晋戏剧》、《当代戏剧》、《艺术界》、《安徽新戏》、《文化时空》、 《黄梅戏艺术》、《戏文》、《艺术百家》、《剧影月报》、《福建艺术》、《四川戏 剧》、《电影评介》、《昆仑文荟》等20多家戏剧刊物的编辑同仁60余人与会,就如何 推动当下戏剧理论批评的健全发展及日益萎缩的戏剧期刊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理论探讨, 大家敞开心扉,言词肯切,不乏真知灼见。
这是一次新世纪之初聚焦戏剧批评的学术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颇具规模的全国戏 剧期刊联谊会。交流与对话,相互启发、借鉴,拓宽了理念和思路,增强了办刊的信心 ,也拨去了一个时期以来戏剧理论批评失语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与会者更加认同: 健全的戏剧批评对社会、人生是一种可贵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以指导观众欣赏与艺术 家创作实践为目的,将会有力地推动戏剧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变革。因此,人人都应勇 于承担起这份职责,尽管眼下是艰难的、苦涩的。
文化部科教司社科处处长陈迎宪、副处长李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 员王安葵、副所长研究员刘祯、河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谭静波分别主持了各场研讨。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 《文艺报》等新闻界朋友也专程前往郑州参与研讨并予报道。会议研讨的中心议题概述 如下:
一、认同戏剧理论批评的目的、功能与价值
戏剧批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的批评是对作品中蕴蓄的意蕴、激情和生命意 义的发现、判断与阐释;是被作品激发出的那份独特的心灵感受的倾情诉说;是对直觉 、认知、联想等一系列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经验形态的抽绎、概括和理论提升;是批 评者颇富创造性的审美发现!因此,批评者首先必须具备真诚、敏锐、犀利的文化人格 ,还需有广博、深厚的学养、见地与功力。
傅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社编辑)发言强调戏剧批评的价值、 功能和意义。他说:戏剧批评最核心的功能不是指导创作,而是与创作者对话。是通过 批评解读作品,进而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以此让创作者自身更清晰和更全面地理解 作品的内涵。批评者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与观众交流,能起到提供公众话语空间的 作用,能引发观众对作品的关注。他还指出批评家必须背靠史论,关注现实。对创作现 实的批评应以戏剧理论与戏剧史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批评才有深度。
陈迎宪在研讨会开幕式发言中指出了戏曲理论批评在艺术科学的学科建设中至关重要 的作用:虽然它处于整个学科建设架构的神经末端,却能敏感地捕捉并传递出整个戏剧 艺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并预示出社会文化发展的未来与前景。她列举了三位俄国著名的 戏剧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波罗留波夫如何推动了俄罗斯文学创作为例 证;列举了著名的德国莱辛《汉堡剧评》对哥德、席勒创作活动的启迪,并为布莱希特 创建史诗剧提供理论支撑等例证,充分证实优秀的戏剧理论批评具有对文学、戏剧创作 的巨大推动力。
吴瑜珑(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戏剧艺术》资深编辑)以“多一点建设性的批评”为 题,指出批评态度、批评方法与批评氛围对搞好戏剧批评十分重要,健全的戏剧批评, 是促进戏剧发展的大环境中的小环境。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双方应目标一致,仅仅是方法 与手段不同。批评者对作品应予具体分析,而杜绝简单与武断的批评;批评双方还应是 挚友,应相互理解与尊重,在相互沟通与切磋中促使作品不断完善。批评者只有熟悉艺 术家创作过程和思维习惯,批评才能切合创作实际,才能抓住要领。他还指出:戏剧批 评应着眼艺术层面,着眼于创作者为特定内容所赋于作品的艺术手段的意义是否实现了 ?而非孤立地只评价内容。针对探索性、尝试性作品的评论问题,他强调批评者应广泛 了解、熟悉当今世界各种戏剧流派、戏剧风格及相关理论,批评应有相应的理论支撑。
安志强(《中国戏剧》原常务副主编)以他多年从事戏剧评论和刊物编辑的双重身分, 谈到对于理论批评的几点体会:一是批评者要与人为善,要用理性去点燃艺术家创作的 火花,而不是指东指西乱出主意,或代替艺术家的创作。二是做编辑工作的人对写文章 的人要允许犯错误,尤其对也许经过一段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章和作者,更应该受 保护,这样才有利于真理的寻求和百家争鸣。
顾聆森(苏州市戏曲究所研究员)从昆剧史的研究角度谈到理论批评对戏剧发展的推动 作用。他指出,明、清两代昆曲理论批评家对昆曲发展在曲律、表演、编剧等方面的推 动具有极大能量。昆剧艺术的发生、发展、成熟至精妙绝伦,不但是作家、音乐家、表 演艺术家的创作,也渗透了昆曲理论批评家们的智慧和贡献。
谭静波发言重点论述了戏曲批评的方法问题。她指出,20世纪全世界艺术实践的多元 化导致了艺术批评的多元化,20世纪文艺批评方法迭出,各有自身哲学体系作为理论基 础。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的一统天下。马克思主义 批评方法这种美学、社会、历史三位一体的批评原则最具科学性,并且与中国传统戏剧 批评重视社会价值、教育作用二者具有一致性。她强调批评要有方法意识,方法论指导 下的批评才具有深刻性和系统性。要建立起原则、方法、途径、标准、规范严谨的马克 思主义批评范式,有力地推进创作实践和欣赏实践。
二、寻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戏剧理论批评话语
秦华生(北京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认为当下戏剧批评正面临全球化的挑战,遇 到两个难题:戏剧理论批评的边缘化和“世界艺术”时代的来临?出现了两个错位:戏 剧理论批评与戏剧创作实践的错位、戏剧理论批评与观众欣赏的错位。他提出要调整思 路,主动出击,转换批评话语,理论创新;要借助传媒,扩大影响,寻求资金;要丰富 民族戏剧理论,进一步完善民族戏剧美学体系,组织理论攻关,解决理论难题,知难而 上。
薛晓金(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指出,2001年北京话剧舞台原创剧目《 翠花,上酸菜》等,大都为搞笑、游戏、时尚之作,却赢得不菲的票房价值;而经典戏 剧如北京人艺复排《蔡文姬》等,却受到大众化戏剧的挑战。戏剧批评应能引导戏剧走 向良性循环,离开了市场和观众的话题戏剧批评将显得无意义。
单跃进(上海京剧院理论研究室主任)从戏剧团体期待怎样的戏剧批评视角指出:与当 下戏剧批评衰弱相对应的直接背景是戏曲艺术整体性的衰弱;批评家们游离于批评本体 ;剧团对正常文艺批评缺乏承受力;批评家似乎只能针对剧本感言,而对音乐、唱腔、 表演等却批评失语也折射出批评者自身职业素养缺陷;剧团期盼更多由形象感知切入的 理性分析和判断,而非高高在上的裁决式批评或只热衷于新创作剧目的评点。
王长安(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指出,戏剧批评和戏剧期刊都是戏剧实践的 派生物。戏剧批评不能离开戏剧实践而求得繁荣。当前要改善的是戏剧的生态环境;需 要找回的是戏剧的本体生命;需要理顺观演关系,建构戏剧的社会性需要。一切为了观 众,为了市场,戏剧批评才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刘斯奇(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电影评介》常务副主编)从贵州戏剧现状看 到造成戏剧批评退化的三点原因:戏剧现行体制与运行机制造成个人化的戏剧批评与官 方化的戏剧实践之间的不谐调;权衡利弊得失使戏剧批评的文化人格退化、戏剧批评呈 弱势;作为戏剧振兴的有力措施,各种评奖活动频繁,戏剧艺术生产、演出实践抹上了 官方行为色彩;戏剧的成功指数与文化官员行政业绩直接关联;戏剧的民间性被淡化, 戏剧的文化商品属性被淡化;戏剧批评话语权受传媒控制;批评话语控制权影响和左右 着戏剧批评走向,使其退化、走向平庸;一旦失去戏剧批评,戏剧本身沉缅于狭隘利益 诱惑和虚假繁荣的光环中,失去的不仅是观众和市场,最后将会失去戏剧自己。
刘祯提出要建立人文情境中的戏剧批评。他指出当前戏剧批评的弊病是:本体意义的 批评缺席,批评受到意识形态和实用性两股力量的钳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批评受物质 利益制约,未能实现使人类精神、思想得到提升的价值取向;批评应提倡“无目的的目 的性”,应摆脱仍在“实用性”和“习惯性”表层的徘徊;他提出要加强戏剧批评理论 建设(广义的批评),与具体作品批评(狭义批评)拉开距离,若即若离;批评要回归学术 ,理论创新,丰富和充实审美理论才是促进戏剧发展的动力。
刘景亮(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指出戏剧批评必须走出三个误区:对作品的教育意 义、社会功能和社会学价值的过分关注;过分重视作家和作品而忽略了观众,将会影响 作品价值获取。应该倡导观众学批评,使批评更加客观、公正;是否满纸溢美之词的剧 目更能吸引观众?相反,据观众调查,有争议的剧目和被批评的文章、被否定的剧目更 能吸引观众。
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指出有些戏剧批评不应提倡,如考据型、 经验型或八股型、应景型、外行型等等。他推崇戏剧批评应是体验型的。这是以剧作为 基础,调动批评家的个人全部主活积累,去挖掘作品的意蕴和作者的人生体味,或肯定 或否定或予以补充,他举出20世纪50年代张庚先生提出的“清官形象理想说”,及80年 代有学者针对川剧《潘金莲》讨论提出的“女性尊严”观点,认为这些都是体验型戏剧 批评的典范。
胡应明(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以“坚持审美文化理念”为题,论述到“ 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浮华而是升华”!引领“人之上升”的是美,是人的精神之美,是 人的爱美之心,使人类得以不断升华。浮华只是虚张声势、徒有外表的伪美,功利化、 庸俗化、时尚化营造出的浮华遮蔽世界时,唯有美的光辉能“去蔽”,能照亮人的心灵 。在现代社会受制于技术推衍出的大众化审美趋向下,心灵体验的精神价值性一旦失去 ,崇高之美何在?好在精神的最高领域还有固执着美的艺术,美的哲学和美的文化理念 。
三、期盼建立戏剧理论批评与戏剧创作实践良性互动,创作、评论与期刊三 足鼎立、相互支撑的新秩序
王安葵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有艺术期刊40多种,戏剧占3 8种。有些戏剧刊物业已蜕变为快餐文化或通俗文化阵地。呼吁尽快“退耕还林”。他 认为,目前戏剧理论批评主要成绩是对创作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有良好的 学术讨论氛围;加强了理论自身的建设,使评论的学理性和理论的实践性都有所加强。 但是,屡见平庸的、缺少创见的、一般化批评及片面的、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评论,也 暴露出当前戏剧批评仍存在的不足。他建议:对评论文章也要加以评点,对优秀刊物编 辑人员也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刊物之间开展竞赛,看看什么刊物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 轻评论家。
杨胜生(《中国文化报》总编室主任)针对戏曲理论与批评缺乏创新,批评语言及手段 单一、滞后,庸俗评论泛滥等现状指出:不能止于对现状发泄不满,应不断提高戏剧理 论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创新批评方法与手段,讲求批评艺术。当前最重要的是每个戏剧 理论工作者、每份戏剧期刊都从自身做起,真正拿出理论批评的勇气,减少庸俗批评、 人情批评,提高评论者和期刊的品位。让戏剧理论批评发出自己的声音。
丁海鹏(《中国京剧》副主编)以“确认自己的定位,转换生存能力”为题,论述了市 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京剧》生存、发展策略,在于确立自身定位,适应读者需求 ,学习经营之道,扩大发行,转换生存能力,自力更生,勇敢地走入文化市场;
王晓家(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提出办好综合性刊物《戏剧丛刊》的宗旨: 既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地方特色,又要把突出重点与复盖面相结合;切实改进文风, 理念与文采统一,散文情调与杂文笔法兼容;视野要开阔,加大信息量,要有“大文化 ”的批评角度和意识;注意倾向性、导向性的同时兼顾多样化,宽泛性;对戏曲化与规 代化等理论难点、热点问题仍需深入讨论。
延保全(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所副研究员、《中华戏曲》编辑部主任)谈到该校与中 国戏曲学会合作办刊的艰辛,《中华戏曲》丛书能在艰难困境中仍保持学术的纯洁性, 发挥以文物研究为主兼顾史论及现状的自身特点,建立起稳定的作者和读者队伍。他认 为,理论建设不仅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勇气和敏锐的思维,还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学 术准备,更需要对有自己独立个性的学术刊物和学术阵地的坚守。因此,办好戏曲刊物 是今后长期的任务,我们应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何成结(《黄梅戏艺术》常务副主编)谈到该刊创刊21年,总计出版78期(900多万字), 1989年开始国内外发行,现发行量为2200册(国外发行300册)。英、美、日、法、俄、 韩等国高校和国家图书馆都有订阅、收藏。近年来他们分别进行两次“开门办刊”活动 和扩大发行量的尝试初见成效,对促进剧种建设、开拓市场、提高刊物知名度收益巨大 。
徐沙(《戏文》主编)谈到多年来的编辑、出版感受,总结《戏文》办刊思路为“五靠 ”:纳入主流文化,往文化工作上靠;往地、市文化局及剧团上靠;往浙江省最大剧种 越剧上靠;往演员上靠;往观众上靠。现在《戏文》读者面不断扩大,每期印数都在上 升,已经基本解脱了经费不足的困顿。
邹平(《上海戏剧》主编)说:该刊的办刊措施是搞活动(如“白玉兰奖”),扩大刊物 社会影响;抓“三性”(理论性、观赏性、信息性);找“米”下锅主动出击等等,这些 都是行之有效的。他提出市场经济下的戏剧刊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生存,萎缩则无法 存活的新理念。
陈迎宪代表文化部科教司全国艺术规划办公室表达了文化部科教司对近年来全国戏剧 理论批评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提出要把办好戏剧理论刊物作为加强艺术研究院、所建 设的重要手段和评估的基础性条件。她宣布在即将开展的2003年艺术科学重点资助课题 评审中,也将对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研究和艺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予以更多的倾斜,并 加大资助力度。这些来自官方的信息使与会者倍受鼓舞。
秦华生、王晓家等很多同志在发言中都一致倡议要健全戏剧理论期刊和戏剧批评成果 的评奖机制。今后各期刊要加强横向交流,联合举办专题学术活动。并建议由中国艺术 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牵头,举办定期的刊物交流、研讨活动,以凝聚力量,形成集团军, 提高批评话语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发挥戏剧理论批评和戏剧刊物推动戏剧繁荣的作用。 他们的建议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大家信心满怀,相约明年再相聚。